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中国环保产业》自2007年第10期起,全新推出"专访"栏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理念的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解读发展困惑,共商应对举措,寻求合作机遇。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别约访了一些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或者在新兴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家,有关文章将陆续刊出。我们期待更多的读者加入讨论,共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中国环保产业》自2007年第10期起,全新推出"专访"栏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理念的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解读发展困惑,共商应对举措,寻求合作机遇。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别约访了一些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或者在新兴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家,有关文章将陆续刊出。我们期待更多的读者加入讨论,共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中国环保产业>自2007年第10期起,全新推出"专访"栏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理念的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解读发展困惑,共商应对举措,寻求合作机遇.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别约访了一些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或者在新兴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家和学者,有关文章将陆续刊出.我们期待更多的读者加入讨论,共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中国环保产业>自2007年第10期起,全新推出"专访"栏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理念的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解读发展困惑,共商应对举措,寻求合作机遇.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别约访了一些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或者在新兴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家和学者,有关文章将陆续刊出.我们期待更多的读者加入讨论,共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2008,(2):19-23
编者的话:"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中国环保产业>自2007年第10期起,全新推出"专访"栏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理念的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解读发展困惑,共商应对举措,寻求合作机遇.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十一五"以来,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中国环保产业>自2007年第10期起,全新推出"专访"栏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理念的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解读发展困惑,共商应对举措,寻求合作机遇.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王心芳会长在2006年7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工作会议上,就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环保产业“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形势及“十一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要的工作思路做了讲话(本文为讲话摘录)。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掌握“十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进程,分析研究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市场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制定“十一五”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规划、方针和政策提供基本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决定联合开展2004年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本调查是继1993年和2000年后开展的又一次大规模的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9.
产业发展与环境1.产业环保是未来环境保护的必然趋势过去,人们采取的是先发展产业,等到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能力治理环境,或者是环境已恶化到不能再恶化的程度时,再来进行大规模治理。我们曾大力宣传报道过的太原钢铁厂李双良同志等“当代愚公”搬掉钢厂1000万m3大渣山的事迹,他们这种契而不舍的奉献精神的确值得学习。但人们有没有想到,那些“渣山”原本就不应该出现。这种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是许多发达国家曾经走过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的发展道路。由于大规模的治理环境需要有极强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又由于治理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06,(5):10-13
在2004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全面完成,《2004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状况公报》发布之际,本刊和《中国环境报》记者共同采访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负责人,请他就这次调查的基本情况、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以及“十一五”期间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措施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进行的“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评选,于9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揭晓。其中,6家中国环保企业生产的6个除尘器品牌产品进入榜单。环保产品首次入选中国名牌产品,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向这些企业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新疆环保产业的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张莉 《新疆环境保护》1996,18(3):48-52,55
加快发展新疆环保产业的对策初探张健,张莉(新疆环境保护科研所乌鲁木齐830011)1前言环境保护产业是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产业,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家对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指出:“要重视环...  相似文献   

13.
钱盘生,1967年出生,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报》理事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EMBA联合会会长,“江苏省劳动模范”“无锡市劳动模范”“无锡市十五届人大代表”“宜兴市十六届人大代表”,并荣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优秀企业家”“江苏省环境保护产业十大杰出贡献企业家”“江苏省首届十佳环保人物”“无锡市优秀人才贡献奖”“2012年度江苏巅峰经济人物”等荣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保产业》2004,(4):13-14
2004年4月15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产业协会发出“关于推荐2004年中国优秀环境保护装置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协会将根据《中国优秀环境保护装置表彰办法》试行附件1组织开展2004年度优秀环境保护装置表彰工作。请各地协会依照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申报指南(附件2)要求,对申报的项目进行严格初审,确保项目质量,积极做好推荐工作。申报材料一式三份于2004年6月10日前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技术部。有关申报材料可在中国环保产业网(www.cepi.com.cn)或中国环保产业在线网www.cepiol.com下载。联系电话:010-68393939…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28日,由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研讨会”在烟台召开。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吴舜泽副院长、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刘启风副会长、张凯副会长、滕建礼主任,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乔琦秘书长等领导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WTO(即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之后,中加也达成了有关双边协议,表明了中国加入WTO的最大障碍已经逾越,中国加入WTO已成定局。 中国加入WTO,以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又会有哪些机遇?进而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我国环保将面临的挑战 中国加入WTO,从环境保护来讲,面临的挑战体现在多方面,概括起来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1、环保要求会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加入WTO,中国将得到WTO各成员国的最惠国待遇,进而为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摘编自作者发表在1998年9月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四期中“发展我国环保事业与开拓资本市场的战略设想”一文中的第三部分———“开拓资本市场加快我国环保持久发展的基本战略设想”。文中第一、二部...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国特色”正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变化了的经济体制,要求改革和调整环境保护的机制和格局;环境质量局部虽然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的严峻现实,要求环境保护工作者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认真思考。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经济要坚持持续发展战略,迎接市场经济挑战的重大发展战略转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9.
1985年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布的《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了考核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工作成果的指标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这个考核制度具体列出了国家考核的主要污染物有10种,但没有生态保护的指标或条文,而在为数不少的“三线”企业里还包含着艰巨的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环保产业》2014,(12):68-68
重庆立洋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洋”)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重庆市渝北财富中心,现有员工763人,其中技术人员326人,中级以上职称163人,高级职称42人.立洋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立洋专注于为工业企业提供节能、环保第三方服务;致力于以“绿色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秉承“融铸品质、创造卓越”的企业精神,弘扬“绿色服务”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