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解酸化-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大蒜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水解酸化-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在处理大蒜废水中的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进水ρ(COD)=800~1 000 mg/L,ρ(BOD5)=300~500 mg/L,ρ(SS)=200~300 mg/L,时,出水ρ(COD)、ρ(BOD5)、ρ(SS)分别为56,19,22 mg/L。系统出水达到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预处理-气浮-氧化沟工艺在再生纸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进水ρ(COD)、ρ(BOD5)、ρ(SS)分别为1542,654,2254mg/L时,出水分别为77,38,22mg/L,系统出水水质达GB3544-2001《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屠宰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较好等特点,因此生化处理是屠宰废水的主要工艺。某公司对屠宰废水采用"气浮-水解酸化-SBR"工艺进行处理,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当废水进水SS、COD cr、BOD5、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580 mg/L、1 900 mg/L、1 140 mg/L、54 mg/L时,出水SS、COD cr、BOD5、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45 mg/L、55 mg/L、15 mg/L、10 mg/L,出水水质指标满足《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废水中SS、COD cr、BOD5、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97%、98.5%、72%。  相似文献   

4.
大型白酒企业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传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大型白酒企业废水。工程运行表明 ,在进水SS、COD、BOD5分别为 762mg/L、791 .0mg/L、350 .8mg/L的条件下 ,排出水的SS、COD、BOD5分别为 2 8mg/L、55 .0mg/L、2 3 .5mg/L ,处理后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对高有机磷废水采用铁炭微电解-光催化氧化-生化工艺进行处理,经过8个月调试,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进水平均ρ(COD)=12 890 mg/L、ρ(BOD5)=3 472 mg/L、ρ(NH3-N)=118 mg/L、ρ(TP)=664 mg/L,出水平均ρ(COD)=96 mg/L、ρ(BOD5)=19 mg/L、ρ(NH3-N)=13 mg/L、ρ(TP)=0.45 mg/L,达到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预处理-IC-氧化沟-气浮工艺处理再生纸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春涛  张鹏娟  代吉华 《环境工程》2012,30(2):44-46,50
介绍了预处理-IC-氧化沟-气浮工艺在再生纸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处理效果好、性能稳定、维护管理方便,出水pH为7.39~7.52,COD为57.6~58.7 mg/L,BOD5为12.5~15.8 mg/L,SS为18~19 mg/L,出水水质达GB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标准;通过制浆回收和废水再生循环利用,降低了运行成本;对同类型造纸废水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东佛山市某工业园内污水处理厂采用混凝/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牛仔服装洗水废水进行集中处理,进水水量30 000 m3/d,水质ρ(COD)=411 mg/L、ρ(BOD5)=147 mg/L、ρ(SS)=313 mg/L、色度为239倍、pH=7~9,出水相应指标分别为ρ(COD)=53 mg/L、ρ(BOD5)=16 mg/L、ρ(SS)=32 mg/L、色度为8倍、pH为7.5,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DB 44/26—2001《水污染物排放限制》第二时段中的一级标准。此工艺具有工程投资少、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张尊举  张连凯  张仁志 《环境工程》2011,29(4):21-22,34
介绍了紧凑式污水处理系统(Bever反应器)在处理回用校园生活污水中的应用,并介绍了Bever反应器的构造。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ρ(COD)、ρ(BOD5)、ρ(SS)和ρ(NH3-N)分别为400,300,200,80 mg/L的条件下,该系统对COD、BOD5、SS和NH3-N的去除率均大于93%,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9.
食品生产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排水量大、污染物浓度、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如不处理就直接排放,将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本工程中废水原水水质参数为:CODCr<5000mg/L,BOD5<3000mg/L,SS<500mg/L,pH5.0~7.5,水温20~30℃.针对该废水水质特点,采用气浮-生化-砂滤工艺处理食品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管理简便、抗冲击负荷、污泥量小、出水水质稳定、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处理后出水CODCr85mg/L,BOD524.3mg/L,SS56.2mg/L,pH6~8,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某精制棉生产有限公司精制棉废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预处理-生化处理-气浮工艺处理精制棉废水的工程应用,总结并分析了工程设计及运行经验。设计处理流量2 000 m3/d,进水CODCr,BOD5,SS质量浓度分别为1 200,623,567 mg/L;运行结果表明: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Cr,BOD5,SS等水质指标均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低C/N条件下MUCT工艺的反硝化除磷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军  王晓玲  吴相会  吴磊 《环境科学》2007,28(11):2478-2483
以C/N较低的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研究和分析了MUCT工艺缺氧区的反硝化除磷特性.结果表明,①缺氧区1因为COD浓度相对较高,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氮优先被传统反硝化菌利用,不能作为DPB的电子受体,所以主要发生释磷反应;②缺氧区2内DPB利用厌氧段贮存大量PHB为碳源,以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进行吸磷,且吸磷量逐日提高,从最初的0 .93 mg/L增加至18 mg/L,缺氧吸磷率最终稳定在40%左右;③缺氧区3内,由于硝酸盐氮和COD浓度过低,进行无效释磷反应过程,释磷量在0 .27~3 mg/L之间;④系统对COD、TN、TP的去除率较高,出水TN和TP浓度分别在10 mg/L和0 .9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2.
厌氧UASB-好氧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报道厌氧-好氧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试验结果。厌氧段采用UASB反应器,好氧段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1150—1300mg/L、色度500倍的染料废水,在厌氧段停留6—10h,可获得60%以上的COD去除率,色度降到50—100倍。后续曝气6h,总COD去除率可达85%-90%,色度降至20倍左右。进出水的光谱分析揭示,染料废水的脱色主要发生在厌氧段.并且通过生物降解作用来实现。从这些结果得出,UASB-好氧工艺是处理染料废水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厌氧UASB-好氧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报道厌氧,好氧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试验结果,厌氧段采用UASB反应器,好氧段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1150-1300mg/L色度500倍的染料废水,在厌氧段停留6-10h,可获得60%以上的COD去除率,色度降到50-100倍,后续曝气6h,总COD去除率可达85%-90%,色度降至20倍左右,进出水的光谱分析揭示,染料废水的脱色主要发生在厌氧段,并且通过生物降解作用来实现。从  相似文献   

14.
厌-好氧交替工艺的生物除磷特性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采用模拟配制的生活污水,研究了厌-好氧交替工艺对磷和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驯化运行等阶段后,在高效除磷阶段运行期间,磷的去除效率在90%以上。总COD去除率通常大于90%,实验表明COD主要是在好氧阶段被去除。  相似文献   

15.
三唑磷农药废水厌氧处理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流化率工艺处理在唑磷农药废水,必须降低原水中NH3-N含量,调整营养比例,当COD:N:P=(180~200):5:1时,在中温厌氧消化条件下,COD含量可从4170mg/l,去除率约50%,沼气产率达到0.256m^3/m^3.d。因此,把厌氧处理作为好氧处理的预处理单元,能确保整个处理系统出水达标。  相似文献   

16.
斜板(管)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阐述了斜板(管)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简称UASB/ITS工艺)的特点、与其他厌氧消化工艺的区别、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徐庆云  黄勇  袁怡 《环境科技》2006,19(4):31-34
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是近年来废水处理领域的一个新发现。它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由自养型Anammox细菌将NH4 -N直接转化为N2。厌氧氨氧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此,概述了近年来国内研究人员在Anammox工艺研究中所采用的不同培养反应器及其启动方法和培养过程,以及他们的成功经验,由此说明厌氧氨氧化研究利用的可行性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剩余污泥减量性能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了污泥衰减、能量解偶联、低污泥产率厌氧反应对OSA工艺污泥减量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衰减是由微生物死亡及吸附于污泥表面的颗粒有机物水解酸化和微生物内源代谢2部分组成.间歇试验污泥厌氧过程中,上清液SCOD、NH 4-N、TP浓度均随厌氧时间逐渐升高,OSA污泥厌氧16 h后溶解性蛋白质高达33.09 mg/L,上升幅度高于多糖浓度的变化,证实了污泥水解现象.OSA污泥内源SOUR可达8 mg/(g·h),是CAS污泥内源SOUR的1.7倍以上,说明OSA系统中较高的内源代谢促使污泥减量.污泥衰减是OSA工艺污泥减量的决定性原因,可占OSA污泥减量效果的66.7%左右.间歇实验证实了OSA系统由于厌氧一好氧耦合环境,存在能量解偶联现象,但由于这种作用引发的污泥减量仅占7.5%左右.OSA工艺污泥厌氧池释放的SCOD作为缺氧反硝化、厌氧释磷、硫酸盐还原及产甲烷的二次基质,由于这些厌氧反应污泥产率低于好氧代谢,使得系统污泥产率下降,约有23.5%的污泥减量是源于这种因素.OSA污泥减量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柠檬酸废水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在不同pH值调控条件下开展柠檬酸生产废水剩余活性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研究。通过对发酵液挥发性脂肪酸(VFAs)、有机质、氮磷和污泥脱水性能的分析,探讨了柠檬酸污泥厌氧产酸机制。结果表明,pH³10的碱性条件更有利于有机质的溶出从而促进VFAs的产生。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发现在恒定pH值下腐殖酸(HA)和富里酸(FA)会大量溶出降低VFAs的产量。初始pH=10是柠檬酸污泥厌氧产酸的最佳pH值,发酵4d的VFAs浓度最高达(6681.47±126.82)mg COD/L,是文献报道中市政污泥产酸量的近2倍,其中乙酸占比49.8%,发酵后产酸功能菌Chloroflexi、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分别由初始的9.52%、10.87%增至16.84%、14.39%,污泥归一化毛细吸水时间(nCST)为(11.34±0.27)s×L/g,脱水性能良好,发酵液TP浓度为(20.45±0.33)mg/L。研究表明,利用柠檬酸剩余活性污泥碱性厌氧发酵产酸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外加碳源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高浓度废水可调式厌氧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酒精发酵和有机化工混合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厌氧工艺的改进,成功地研发了"可调式Ⅰ级全糟发酵/DDG+Ⅱ级UASB+Ⅲ级IC"厌氧工艺,实现了废水有机负荷和进入方式的随机调节。运行结果表明:新工艺运行稳定,有机负荷提高1倍,沼气产率提高39%~56%,厌氧阶段出水COD由原工艺的2000 mg/L降低到500 mg/L左右,COD去除率由93%上升到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