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造纸废水可生化性差,处理困难,对其进行生化前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和有机混凝剂联合处理,有助于提高混凝效果。实验研究了两种造纸废水混凝处理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分析,确定了最佳投药量,得到的结果分别是:卫生纸车间废水为聚合氯化铝(PAC)75 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0.075 mg/L;板纸车间废水为聚合氯化铝(PAC)350 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0.125 mg/L。在此工况下,卫生纸车间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了62.12%,色度去除率达到92.12%,SS去除率达到了95.36%;板纸车间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了44.03%,最佳色度去除率达到90.25%,SS去除率达到93.18%。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宋薇  臧海龙  张峰  刘长青  毕学军 《环境工程》2013,(Z1):307-309,328
以青岛市某规模化养鸡场冲洗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以"A/O生化+混凝沉淀+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氧化"三段式处理工艺处理该类废水达标排放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A/O生化段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COD的去除率可达92.86%,出水COD浓度可以达到DB 37534—2005《山东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三阶段要求;对BOD5、SS、氨氮及TP去除效率分别可以达到90.81%、89.04%、68.42%及80.79%,但出水尚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混凝沉淀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SS及TP,处理后出水浓度分别为44 mg/L及2.26 mg/L,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经济有效的混凝剂为聚合硫酸亚铁,最优投加量为15 mg/L。MBBR氧化对BOD5及氨氮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水力停留时间8 h时BOD5及氨氮出水浓度分别为42 mg/L及19.40 mg/L,出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COD、SS及TP去除效果,采用絮凝沉淀工艺对煤矿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在原水COD、SS、TP浓度分别为185 mg/L、136 mg/L和5.1 mg/L的条件下,PAC或PAFC均可作为絮凝剂与PAM复配处理煤矿生活污水,最优反应条件下的出水COD、SS、TP浓度分别达到63 mg/L、19 mg/L和0.22 mg/L。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餐厨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COD、TP的去除效果,并确定了絮凝沉淀最佳工艺条件:最优絮凝剂为PFS,最佳投加量为450 mg/L,絮凝反应时间为30 min,PAM投加量为0.6 mg/L,PAM投加时间为距离PFS投加后至少l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OD、TP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36%、83%,此时絮体体积比为13%.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具有除垢阻垢、缓蚀、抑制有害菌藻繁殖、除磷、降解有机物、絮凝沉降等多种水处理效果的微生物菌剂(MEMA),并对其作用原理进行介绍。为解决传统化学药剂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存在浓排水TP、COD、SS超标的问题,首次在保有水量为2. 5万m3的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微生物菌剂除具有传统化学药剂阻垢、缓蚀、抑制有害菌藻的作用外,还同时具有降低TP、COD、SS的效果。对比2种药剂,塔池浓排水ρ(TP)平均值由2. 4 mg/L下降至0. 5 mg/L,ρ(COD)平均值由86. 3 mg/L下降至43. 1 mg/L,ρ(SS)平均值由39. 3 mg/L下降至9. 1 mg/L,表明该菌剂对降低TP、COD、SS浓度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屠宰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较好等特点,因此生化处理是屠宰废水的主要工艺。某公司对屠宰废水采用"气浮-水解酸化-SBR"工艺进行处理,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当废水进水SS、COD cr、BOD5、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580 mg/L、1 900 mg/L、1 140 mg/L、54 mg/L时,出水SS、COD cr、BOD5、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45 mg/L、55 mg/L、15 mg/L、10 mg/L,出水水质指标满足《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废水中SS、COD cr、BOD5、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97%、98.5%、72%。  相似文献   

7.
采用PAC(聚合氯化铝)和PAFC(聚合氯化铝铁)作为絮凝剂,探讨不同絮凝剂及其投量对于内循环连续砂滤器处理效果和滤料板结潜在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和PAFC投量由5mg/L升至30mg/L时,COD和SS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mg/L为试验水质下的最佳投量,在该投量下,PAC对SS和COD去除率为分别为49.7%和12.9%;PAFC对SS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0.6%和13.8%.内循环连续砂滤器主要去除的是相对分子量在3k以上的溶解性有机物,但对相对分子量1k以下的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不好,总DOC去除率低于5%,需进一步深度处理以满足最新的排放标准.PAFC混合液比PAC混合液黏度低,有利于缓解滤料板结.总体来看,更适合于石化二级出水的混凝剂为PAFC,最佳投量为10-15mg/L,可保障对SS高效去除同时并使内循环连续砂滤器运行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的对高COD、高悬浮物的豆沙废水进行处理,本实验中选用气浮-厌氧-曝气生物滤池为主体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COD为20 000 mg/L,SS为1 500 mg/L的条件下,通过本工艺,出水水质COD降为283 mg/L,SS为200 mg/L,去除率分别为98.58%和86.67%,出水水质完全达到(CJ 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说明:本处理工艺能够对豆沙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有望成为豆沙废水处理的主流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中和混凝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化学除磷工艺对可发性聚苯乙烯 (EPS)废水的处理工艺。在废水中的CODCr、TP、SS、NH3 N分别为 194 0mg L、112mg L、5 92mg L、2 3 6mg L的条件下 ,废水经过处理后 ,出水CODCr、TP、SS、NH3 N分别为 70mg L、0 38mg L、2 6mg L、0 32mg L ,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废水中CODCr、TP、SS、NH3 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6 4 %、99 3%、95 6 %、98 6 %。  相似文献   

10.
通过烧杯搅拌试验,以聚合氯化铝(PAC)和FeC13为混凝剂对华东交通大学排放口生活污水进行混凝处理研究,考察在不同混凝条件、混凝剂投加量、pH下浊度、COD、TP的去除率.研究表明:在最佳混凝条件下PAC投加量为105mg/L时浊度、COD、TP的去除率分别为96.2%、67.4%、94.8%;FeCl3最佳投加量为...  相似文献   

11.
城市污水处理厂化学强化生物除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解决北京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含量较高的实际问题,通过在生物处理工艺(A2O)后端添加化学除磷强化单元的方法,依次开展了实验室试验和现场的生产性试验.实验室试验以好氧池出水为试验用水,对不同浓度梯度的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FeCl3)等除磷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分别对其除磷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中,PAC除磷效果最好,当其投加量为60mg/L,投加系数β为4.15时,出水总磷含量可小于0.5mg/L,而且药剂投加成本较低,仅为0.078元/t.现场生产性试验选取好氧池出水端为药剂投加点,对PAC的除磷效果进行现场验证.经试验测定,当PAC投加量为60mg/L,投加系数β为4.22时,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含量远低于0.5mg/L,符合排放要求.考虑到进水量和负荷的波动,在保证出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为保证药剂的有效利用,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前端生物除磷效率及反馈投加药剂的方法,以有效减少药剂的投加量及化学污泥的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体化活化硅藻土反应器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尔  曾祥英  陈莉  范跃华 《环境工程》2011,29(1):1-4,28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污水深度处理反应器--一体化活化硅藻土反应器,并对其性能和净水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用的混凝剂PAC、硫酸铝相比,活化硅藻土对污水厂尾水中的SS、NH3-N、COD、BOD5、TP、TN、UV254等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更好且其处理成本也较低;当原水流量和水质变化时,一体化活化硅藻土反应器具有一...  相似文献   

13.
采用絮凝沉淀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进行了处理,探讨了絮凝剂种类、絮凝剂投加量、絮凝剂和助凝剂的配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SO4,Al2(SO4)3,PAC和PAM这几种混凝剂对所处理废水的COD和UV254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FeSO4和PAM联合使用时的处理效果最好。在FeSO4投加量为400 mg/L,PAM投加量为6 mg/L,pH为7.7的条件下,废水的COD从3790 mg/L降到606 mg/L,去除率可达84%,UV254去除率达到52%,大大降低了垃圾渗滤液后续处理的负荷,为垃圾浓缩液的初步处理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三种混凝剂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化工废水高CODcr水质特点选定3种混凝剂:PAC、Al2(SO4)3与PFS。首先分别确定两种药剂的最佳用量,然后找出各自最适宜的pH值,通过实验结果对比,选定了PAC,该混凝剂处理废水后CODcr为349 7mg/L,去除率达到66 7%。  相似文献   

15.
无机铝盐混凝剂处理采油废水的实验表明,PAC在最佳投药量即750mg/L时,COD、BODs、KS和总P的去除率分别为64%、52.8%、91.5%和78.3%。Al2(SO4)3和PAM的投药量为750mg/L和1mg/L时,COD、BOD5、SS和总P的去除率分别为61.5%、40.9%、91.4%和75.3%。出水BODs/COD由0.32提高至0.42,可生化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Fenton化学氧化法深度处理精细化工废水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根据某精细化工厂的废水经过长时间的厌氧-好氧生化处理,难以进一步生物降解的特点,采用Fenton试剂进行高级氧化处理。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的H2O2和Fe2+浓度、反应时间、pH等因素对二级生化出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在H2O2投加量为18mmol/L,FeSO·47H2O投加量为12mmol/L,反应时间1.5h,废水的pH=4的条件下,二级生化出水的COD去除率达到82.61%,降到100mg/L以内,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采用Fe(NO)3.39H2O和FeSO.47H2O混凝剂处理模拟大红染料废水,通过改变各药剂投加量及废水pH值,考察其对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剂在处理大红染料废水中都表现出了较好的脱色性能,而Fe(NO3)3.9H2O的去除性能较FeSO.47H2O更为优越。Fe(NO)3.39H2O对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十分显著,所有的脱色率都在86%以上。当投加量为0.18 g时,脱色率达最大值93.3%;当投加量为0.24 g时,COD去除率为63.6%。FeSO.47H2O对废水色度的去除效果好于COD的去除。其最佳投加量为1.5 g,此时,脱色率达82.4%;当投加量为0.9 g时,COD去除率为51.8%。Fe(NO)3.39H2O在pH为5.0~9.0之间处理效果都较好,当pH=8时,其脱色率最高,为93.4%;FeSO.47H2O在pH为6.0~8.0之间最佳,当pH=8时,脱色率最高为83.2%。  相似文献   

18.
运用磁种混凝技术处理校园生活污水,通过分析原水水质,磁种(Fe3O4)、混凝剂PAC(聚合氯化铝)或PAS(聚合硫酸铝)、助凝剂PAM(聚丙烯酰胺)投加方式及投加量考察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磁种的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水处理起到关键性作用。先添加磁粉0.3g/L,再添加PAC 0.3g/L,PAM 0.002g/L混合搅拌出水COD去除率为78.90%,处理后COD含量43.60mg/L,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研究"混凝沉淀-Fenton试剂氧化"工艺处理印染行业退煮漂废水,结果表明,在选用的四种混凝剂中,最佳混凝药剂是聚硅酸硫酸铝(PASS),最佳投药量为3 g/L,适宜反应pH值为4~5;用Fenton试剂处理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最佳氧化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1.5 h、pH为3~5、H2O2投加量为0.2 mol/L、n(H2O2)∶n(Fe2+)值为1.5;经过"混凝沉淀-Fenton试剂氧化"全流程处理后,废水COD cr、BOD5、色度、SS均有较高的处理效果,COD cr去除率达93.55%、BOD5去除率达89.77%、色度去除率达85.71%、SS去除率达9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