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油田放射性测井过程中,对人体产生损伤的决定因素是人体对辐射的敏感程度,所受辐射剂量的大小及受照条件。通过对299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放射性测井中主要的损伤是长期小剂量慢性效应,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测井对环境和个人辐射剂量监测数据表明:个人受辐射伤害最大的是保管员,其次是仪器修理人员,然后是农民轮换工、司机、绞车工、操作工、主管领导、井口工人。保管员、仪器修理工、司机遭受辐射的剂量比较大,而在一线现场操作人员的个人辐射剂量水平反而都比较低,说明现场的个人防护措施得当。经过分析,确定了放射性测井施工中各岗位的安全操作时间,并针对个人防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放射性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是当前世界各国很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食品是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一个主要途径,然而调查食品中总β,减钾总β,铯—137的放射水平,对于了解外环境放射性的污染、制订食品放射性标准,进行食品卫生监督以及预估其对人体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电离幅射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电离辐射源分为天然幅射源和人工辐射源。前者存在于人类所处的环境中,人们已能适应,后者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污染环境的人工辐射源,主要是生产和使用放射性物质的企业排出的放射性废物以...  相似文献   

5.
刘兆华 《四川环境》1999,18(2):53-57
本文介绍了对某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浅地表处置场周围环境的终态和连续四年的放射性水平监测。发现该处置场在填埋放射性固体废弃物过程中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并在四年时间内,该处置场还未出现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将某种同位素发生器用于示踪测井的贮存、运输、淋洗及现场测井各阶段,通过开展不同阶段放射性水平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剂量估算与现状评价,掌握113Sn-113mIn同位素发生器用于示踪测井过程对环境及人员造成的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7.
谢云  陈大华 《四川环境》2013,32(2):113-117
为了对经多年暂存且受“5.12”地震影响的放射性废物包装体运输到国家规定处置场进行处置,需对待运输的放射性废物包装体进行整备以达到运输和暂存的要求,待整备的放射性废物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放射性废物整备工艺流程处理后,尤其是对放射性泥土和已损坏或变形严重的包装体采用自主研发的工艺进行整备后,放射性废物包装体达到了相关标准要求,满足了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和放射性废物体和废物包的特性鉴定要求,放射性废物整备运输后减轻了项目实施单位的废物暂存压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废物最小化工作的不断深化,由于体积和放射性物质总量在放射性废物中占比较高,针对放射性废水的高效处理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对现有放射性废水来源、处理方法做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同时,建立综合评价矩阵对现有方法应用情况及前景进行论述,以期为放射性废水处理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物质所致新疆地区环境中大气沉降物和空气气溶胶总β放射性污染水平。北疆高于东疆,东疆高于南疆。空气气溶胶中总β放射性衰减指数(n)值为0.50,污染的主要放射性核素可分成半衰期为7.7天和54.1天两组。污染空气放射性核素导致居民肺组织的待积剂量当量,乌鲁木齐为29.6×10~(-7)sv;阿勒泰为31.6×10~(-7)sv;哈密为9.7×10~(-7)sv;喀什为4.8×10~(-7)sv。均远低于我国放射防护基本标准中规定的公众年剂量限值,对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中存在着天燃和人工放射性辐射。天燃辐射是人类所受各种辐射的主要来源,其年剂量当量约占环境总年剂量当量的五分之四。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核试验及放射性伴生矿的开采,对环境放射性水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核电站的出现和发展,更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放射性的关心。  相似文献   

11.
人工放射源在石油勘探、开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放射性核素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土壤环境。大庆油田有13个单位应用放射性物质(非密封源或密封源)。为了对大庆油田地区的土壤放射性状况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因此对土壤放射性本底、现状水平及放射源周围土壤放射性强度进行了监测,采集样品200多个,总α的测定采用饱和厚度法,总β的测定采用有效厚度法,监测结果说明原油开采应用放射性物质对土壤环境未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克拉玛依一家有代表性的油气田工业,按照国家规范和相关标准对关键点的γ辐射剂量率进行了监测,对土壤、泥浆池泥浆、污泥、水垢、原油、水样等样品进行了~(238)U,~(232)Th,~(226)Ra,~(210)Pb、~(210)Po等核素实验室分析。对油气开采及加工过程中天然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水平进行了研究,为我国油气工业中天然放射性物质排放量及天然放射性物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评估提供了有效依据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蒋勇  赵鑫  徐俊  李雪泓  唐辉 《四川环境》2023,(5):327-333
为了解广元市集中饮用水源地的放射性水平,对居民通过饮水途径摄入放射性物质导致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调查了广元市四县三区的集中饮用水源地2018年~2021年期间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使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对检测数据进行了组间比较和分析;根据不用年龄段公众饮水的情况计算饮水途径导致的辐射吸收剂量,再应用健康风险模型评估导致的居民健康风险。调查结果显示总α放射性浓度范围为0.0045~0.1610Bq/L,总β放射性浓度范围为:0.0103~0.1560Bq/L;不同年度、不同水源地、不同水源地类型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水期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通过饮水途径摄入总α、总β放射性所导致的年均总待积有效剂量均低于0.1mSv,总α和总β放射性对各年龄段居民所致的总致癌风险处于1.80×10-8~3.74×10-7,低于WHO和ICRP发布的最严格控制限值。广元市四县三区的集中饮用水源地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中的辐射不同于环境中其它有害物质所带来的污染。其理由不只是因为它们对人体的影响方式有所不同,而更为特殊的是环境中的辐射在猿还没有进化成人之前就早已客观存在了。人类从来就处于自然辐射之中,从呼吸的空气到吃进的水和各种食物,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农村,无不受射线的照射。就是我们人体内部也始终有一些放射性核素在照射着。如果从1890年贝克来发现了天然铀具有放射性和1898年居里夫妇在实验室里得到了放射性物质镭和钋算作是人类研究放射性的开始,那末自从各国进行大气层核武器试验以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扼要讨论了煤电厂和核电厂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煤电厂对环境的污染要比核电厂严重得多,煤电厂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居民造成的剂量当量要此压水堆核电厂大几十倍,煤电厂对居民的危险比压水堆核电厂大800~10万倍。  相似文献   

16.
以常用的油田化学表面活性剂为研究目标,采用发光细菌法对其生物毒性进行了评价,考察了pH值和矿化度等对生物毒性的影响。结合表面活性剂对细菌中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对表面活性剂的生物毒性效应进行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法可以快速、简便地对油田化学剂的生物毒性进行评价,但对体系条件要求严格,pH值与矿化度对评价结果具有明显影响;发光细菌法得出的生物毒性评价结论不能简单的推演到其他毒性评价方法,单一的发光细菌法生物毒性评价标准无法全面判断油田化学剂的生物毒性效应,应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对油田化学剂的毒性效应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吸水剖面工艺在油田已应用很久了。吉林油田应用低毒性同位素(113) ̄In测吸水剖面工艺,较好地解决了安全与环境污染问题。叙述了(113) ̄In的产生原理,在吉林油田的试验应用以及使用(113) ̄In测吸水剖面对环境的影响等。对从事油田测井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冀东油田南堡油田某开发井自7月10日三开钻进后,多次发生井漏,于8月份两次发生测井遇阻。为了改善该井井眼情况,9月4日,采用雷特超级清洁纤维对井眼进行清洁,洗井过程中携带出大量井内沉砂,为测井施工提供了良好的井眼条件,9月6日—9月11日采用存储式钻具输送测井2次,均成功入井并起出,确保完井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放射性物质进入了环境,造成了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随着人类对放射性物质的发现,进而到原子能事业的发展(铀、钍矿的开采冶炼、核燃料的加工、核能的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科研等方面的应用)和核试验的进行,从而增加了环境中的放射性成分(~(131)碘、~(89)锶、~(90)锶、~(137)铯等人工放射性核素等进入环境),产生了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问题。概括起来,环境中放射性污染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核设施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造成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放射性废水、废气和废渣释放到环境中,将造成污染,如何选择污染区的治理技术以及环境治理项目的终态是在实际工作中最核心的问题。针对某室外污染区的环境治理项目,从辐射防护最优化和废物最小化的原则出发,对治理技术和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