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沼泽土腐殖酸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脱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红斌  杨敏  宁平  王炯 《环境工程》2002,20(3):72-74
利用 2种不同方法从云南中甸沼泽土中提取的腐殖酸 ,对亚甲蓝溶液进行了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腐殖酸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受到振荡时间、温度等影响 ,与pH的关系不大 ,腐殖酸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朗格谬尔吸附理论 ,为单分子层吸附。 2种方法提取的腐殖酸吸附规律基本一致 ,但由于焦磷酸钠法提取的腐殖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因而它的吸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
李有康  李欢  李忱忱 《环境工程》2013,(Z1):22-24,31
采用国际腐殖酸协会推荐方法和碱提取法提取污泥中的腐殖酸,得到污泥腐殖酸的含量,测定了腐殖酸的元素含量,用超滤法分析了污泥腐殖酸的级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用国际腐殖酸协会推荐方法提取的腐殖酸占污泥总固体的14.6%,占污泥有机质的27.0%,其中胡敏酸占90.6%,采用碱提取法提取的腐殖酸占污泥总固体的5.5%,占污泥有机质的10.2%,其中胡敏酸占71.7%。污泥富里酸的碳元素含量为46.8%,胡敏酸的碳元素含量为57.2%。污泥富里酸中分子量在10100 kDa的部分TOC含量比例超过80%,胡敏酸中分子量大于100 kDa的部分TOC含量比例超过80%。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经典的氯化亚锡——重铬酸钾容量法测铁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等优点,但需要使用有毒的氯化高尿作氧化剂而污染水质环境;除此容量法外还有铝——重铬酸钾法,此法虽具有无汞的氧化剂,也具有上述等忧点,但对铝的纯度要求高,且用铝还原高价铁时溶液的酸碱度不易控制。据有关资料介绍,铝与高价铁反应最佳溶液的PH值在2.4~3.2之间,此溶液对于两个氧  相似文献   

4.
腐殖酸溶液对超滤膜污染的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腐殖酸溶液对超滤膜污染的原因,对超滤膜在过滤腐殖酸溶液时受到污染的变化进行了探讨,通过测试的数据比较了待测腐殖酸溶液与膜通量的关系,同时对腐殖酸溶液和添加钙离子后,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状况,同时还对超滤膜在过滤过程中的UV254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腐殖酸溶液,它们对膜通量的影响比较显著,在相同的过滤时间内,膜通量分别下降了不同的百分组成。在腐植酸溶液中添加钙离子后,膜通量下降更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择最优消解体系,尽可能提取总悬浮颗粒物TSP滤膜上所含的重金属元素,并选定适宜的基体改进剂、仪器工作条件等,研究了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TSP中重金属镉的方法。实验表明,高浓度的硼氢化钾溶液和加入一定量的焦磷酸钠能有效地排除铜、铅带来的干扰,在载流中加入含Co2+的溶液,对镉的荧光强度有较好的增感效应,能有效提高镉的测定灵敏度和重复性。本法简单、灵敏、准确,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在可靠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分析饮用水水源地水体和底泥中腐殖酸,对研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十分必要.由此,综述了水体和底泥中的腐殖质提取技术,以及腐殖酸各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由于腐殖酸分子组成的不确定性,一些实验方法,如可见光吸收法、紫外吸收法、红外光谱法、扫描电镜分析、核磁共振法等已应用于实验研究中腐殖酸的表征.讨论分析上述表征方法在腐殖酸结构与性能研究中的应用,优化或寻求更为准确可靠的腐殖酸表征方法,将有助于对腐殖酸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徐红  何洁  刘锋  黄启飞  徐明德 《环境工程》2013,(Z1):156-159
以废电路板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硫酸/硝酸溶液、柠檬酸、酒石酸、草酸、醋酸缓冲溶液和商用腐殖酸为浸提剂,研究多溴联苯醚(PBDEs)的浸出释放特征。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样品中的PBDEs,液液萃取法提取浸出液中的PBDEs,然后用GCMS对11种PBDEs同系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PBDEs以BDE 28、BDE 47、BDE 66等低溴代联苯醚为主,11种PBDEs同系物均被检出。在硫酸/硝酸溶液、柠檬酸、酒石酸、草酸、醋酸缓冲溶液的浸出液中,BDE 28、BDE 47、BDE 66、BDE 99等4种PBDEs同系物被检出,但浸出量较低;在商用腐殖酸的浸出液中,BED 28、BDE 47、BDE 66、BDE 85、BDE 99、BDE 100、BDE 153等7种PBDEs同系物被检出,且浸出量远高于其他类型浸出液的浸出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葡萄糖和氯离子在重铬酸钾溶液中氧化特点的分析,发现氯离子在60℃下的经过5分钟消解所测得的COD结果比较稳定,于是采用低温短时间消解后进行数值修正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在不使用硫酸汞和硝酸银的条件下用重铬酸盐法测定高氯葡萄糖废水COD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水中COD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COD测定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用“鱼刺图“方法排列出每种可能作为来源的影响因素,并从标准溶液制备、样品滴定、水样移取等方面分析了COD监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值并给出了扩展不确定度,从中得出在标准滴定溶液制备过程中,重铬酸钾溶液的制备是最具权重的分量,其中标准物质质量的不确定度又是最大的分量,提高天平的精度对COD的不确定度会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紫外辐射对腐殖酸溶液理化性质及其混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文东  张轲  范庆海  郑丹 《环境科学》2016,37(3):994-999
为探明紫外辐射对腐殖酸溶液在后续混凝过程的促进原理,系统考察了紫外辐射对腐殖酸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以及这些理化性质上的变化对腐殖酸混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紫外辐射处理后,除Zeta电位外,腐殖酸溶液的p H、色度和黏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黏度对腐殖酸溶液的混凝效果影响相对较弱.酸性条件下,腐殖酸溶液的混凝性能明显增加.Zeta电位的增加使得胶体之间更易聚集沉淀.此外,除了相对分子质量为10×10~3~30×10~3和小于1×10~3的腐殖酸所占比例增加外,低分子量腐殖酸所占比重也无明显改变,这可能是紫外辐射后腐殖酸溶液混凝性能不降反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城市景观水体中腐殖酸的臭氧氧化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师范大学德风园池底泥中提取的腐殖酸(HA)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对其进行去除,对初始pH值、混合气体流量、腐殖酸(HA)初始浓度以及水中常见离子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腐殖酸(HA)的去除率随初始pH值的升高而提高,随混合气体流量减少而提高;当腐殖酸(HA)初始浓度为5 mg/L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UV254升高,紫外扫描结果发现,溶液在200~220 nm内出现杂乱的吸收峰,表明有新物质生成;水中常见的无机阴离子(CO32-、HCO3-)和二价金属离子(Ca2+、Cu2+)的存在会降低臭氧对腐殖酸(HA)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2.
季峰 《环境科技》1990,3(4):10-11
在强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将水样中的还原物质氧化。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出水样中的化学耗氧量(COD)。该法在测定条件下,重铬酸钾的氧化性很强,且标准溶液浓度稳定。作为标准分析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其回流时间长达2小时,这对一般实验室测定大批的样品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笔者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COD测定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用“鱼刺图”方法排列出每种可能作为考源簟影冀詈案,并从标准溶液制备、样品滴定、水样移取等方面分析了COD监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值并给出了扩展不确定度,从中得出在标准滴定溶液制备过程中,重铬酸钾溶液的制备是最具权重的分量,其中标准物质质量的不确定度又是最大的分量,提高天平的精度对COD的不确定度会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在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时,Cl~-、NH_3和H_2O_2等无机污染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其干扰机理。结合实验资料,提出采用无汞盐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消除Cl~-的干扰,采用低浓度重铬酸钾溶液以消除NH_3的干扰;用预先测定水样中H_2O_2浓度而后加以扣除的方法消除H_2O_2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工业腐殖酸提纯前后对泰乐菌素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稀碱法对购买的工业腐殖酸进行了提纯,研究了腐殖酸提纯前后对泰乐菌素的吸附特性,并对其吸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腐殖酸提纯之后,其C、H、O、N、S的含量明显增加,灰分含量显著减小.腐殖酸经提纯后对泰乐菌素的吸附明显增强,在24h可以完全达到吸附平衡,其吸附动力学曲线可以用拉格朗日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扩散模型较好的拟合;吸附等温线可以用线性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较好的拟合;且提纯后的腐殖酸对泰乐菌素的吸附随着溶液的p H值和离子强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综上,推测腐殖酸对泰乐菌素的吸附机制可能以疏水性分配、氢键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酸活化法从褐煤中提取腐殖酸,将腐殖酸通过加碱的方式制成一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腐殖酸钠,并将其应用于乳化液舍油度水的处理。实验中分别采用物理沉降、化学混凝及化学混凝-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对乳化液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吸附+混凝联合法处理乳化液废水效果明显,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国家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与传统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沉降时间短,环保经济,出水水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氧化铝对腐殖酸的吸附性能,以及吸附操作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500℃以上的热处理,可有效地提高氧化铝水合物对腐殖酸的吸附效果;中性偏酸的溶液和吸附质溶液中铝离子的存在,可明显提高腐殖酸的去除率;氧化铝对腐殖酸有较快的去除速度,在22.3mgTOC/l的浓度范围内,腐殖酸去除量与其浓度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蓟运河及其入渤海口处水及底泥中的腐殖酸已经提取并且进行了物化表征。本文用凝胶过滤技术研究了它们与汞的络合作用,测定它们对汞的络合容量为0.85—2.10m molHg/gHA(FA)(171.2—420.3mgHg/gHA);计算了腐殖酸汞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并比较了用各种浓度表示方法所计算的表现稳定常数。另外,合成了蓟运河腐殖酸汞络合物并粗测了其溶解度。根据蓟运河水体中腐殖酸的含量,可以认为,腐殖酸汞是该河中汞的主要存在形态,并且大部分以可溶态存在于表层水及间隙水。  相似文献   

19.
腐殖酸对生物炭去除水中Cr(Ⅵ)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污泥生物炭作吸附剂处理水中Cr(Ⅵ),研究了共存腐殖酸对生物炭吸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能显著促进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大幅提高吸附量以及缩短吸附平衡时间,生物炭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溶液初始pH4.0,生物炭浓度20 g·L-1,Cr(Ⅵ)初始浓度在50~800 mg·L-1范围下,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更好地描述等温吸附行为.加入腐殖酸(20 mg·L-1)后拟合得到的理论饱和吸附量达10.10 mg·g-1,较未加入腐殖酸的吸附量5.56 mg·g-1提高近1倍.在pH 2.0~8.0范围内,吸附量随溶液初始pH值升高而减小.腐殖酸浓度上升,生物炭吸附能力进一步提高.红外光谱显示,生物炭表面的羟基、羧基、酯基、芳香环上C—H和环状结构上的CC等化学活性官能团与Cr(Ⅵ)的吸附有关.结合XPS分析结果,推断腐殖酸共存促进生物炭吸附的机制是:腐殖酸提高了Cr(Ⅵ)在生物炭表面聚集浓度,有利于生物炭对Cr(Ⅵ)的直接吸附和还原,而腐殖酸本身具有的吸附能力增加了对溶液中Cr(Ⅵ)和Cr(Ⅲ)的去除.  相似文献   

20.
吴应琴  陈慧  夏燕青  王永莉 《环境科学》2009,30(12):3658-3662
采用批平衡试验法, 研究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蒽在腐殖酸溶液中的溶解热力学及动力学特征. 结果表明, 腐殖酸对蒽有一定的增溶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 增溶程度增强. 在25℃下蒽在腐殖酸溶液中的增溶行为为自发、吸热的熵增过程, ΔG~θ=-1.682 kJ/mol, ΔH~θ=11.96 kJ/mol, ΔS~θ=45.78 J/(K·mol); 在35℃、45℃下ΔG~θ分别为-2.140 kJ/mol和 -2.598 kJ/mol. 用几种溶解动力学曲线方程对腐殖酸增溶蒽的溶解动力学曲线进行了拟合, 结果表明腐殖酸增溶蒽的溶解动力学曲线更符合 Elovich 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