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LS系列硫磺回收催化剂工业装置使用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总结了LS系列催化剂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在一级转化器均装填LS-931Al2O3基催化剂的前提下,二级转化器上部装填LS-971脱氧保护型催化剂,下部装填LS-811Al2O3催化剂后,与单纯使用LS-931催化剂相比,单器转化率由64.1%提高到70.1%,有机硫水解率由96%提高到接近100%,两项合计使装置总硫转化率由95.1%提高到96.2%,若与两个转化器全部使用LS-811催化剂相比,则装置总硫转化率可由94.49%提高到96.2%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武汉石油化工厂硫磺回收装置系采用酸性气部分燃烧法、入口气体高温热掺合二级催化转化的克劳斯制硫装置。过去使用天然铝矾土催化剂,总硫转化率只有84%(V)左右,有机硫水解率为60~70%(V),使用期限一年。采用了LS-811活性氧化铝催化剂,经过二个周期使用,结果表明,在现场工艺和生产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总硫转化率可提高10%(V)左右,有机硫水解率达到85%(V)以上,尾气中硫化物含量小于1%(V),催化剂使用寿命可达3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利用气-固相因定床反应装置考察了Rh交换的Al-MCM-41在高气体空速条件下对贫燃NOx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考察了氧含量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000h^-1的气体空速、O2/C3H6=20、603K时,NO转化率为74.3%。利用原位FTIR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的表面吸附物种及表面程序升温反应行为,并结合实验观察探讨了贫燃条件下Rh-Al-MCM-41催化剂上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稀土金属氧化物对乳化液废水催化湿式氧化工艺中的催化活性,得出:CuO的活性高于MnO2,Co3O4未表现出催化活性。CeO2、Nd2O3、Sm2O3均表现一定活性:制备了CuO/γAl2O3,Mn/γAl2O3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复合负载型催化剂,并对它们各自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Cu/γAl2O3负载型催化剂用于乳化液废水处理,200℃反应2h,CODCr去除率为88.4%,达到均相催化效果,比非催化提高13.0%,Mn/γAl2O3表现出负催化作用.复合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低于Cu/γAl2O3。  相似文献   

5.
X740.1 9603389LS一811一2硫磺回收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王毓秀…(齐鲁石化公司)//化工环保/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一1996,16(2)一75~79 环信X一32 介绍了LS一811一2催化剂的研制及在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上的工业应用,实践证明,此催化剂的活性已达到国内外同类催化剂的水平,并具有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无三废污染、原料易得及成本较低等特点。此催化剂的开发,为生产硫磺回收催化剂开辟了新的原料路线及制备方法。图2表9参2X740.3 9603390氯化钙用于油田钻井废水的净化/李进强(滇黔桂石油勘探局二公司)//环境保护/国家环保局一1996,(3)一…  相似文献   

6.
查键  周宏仓  何都良  单龙  张露  谢婕 《环境科学》2014,35(10):3984-399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O/Al2O3、CeO2/Al2O3和CuO-CeO2/Al2O3这3种催化剂,通过氮吸附、SEM、XR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固定床反应装置考察了活性组分、气体流量、催化反应温度对萘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8%CeO2/Al2O3的萘催化活性较低,18%CuO/Al2O3和9%CuO-9%CeO2/Al2O3的活性较高,两者在300℃时对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89%;CuO-CeO2/Al2O3催化剂具有比CuO/Al2O3更好的低温活性;气流量的变化对两种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4%Ag/Al2O3、4%Ag/10%TiO2-Al2O3催化剂.利用N2物理吸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程序升温脱附(NOx/SO2-TPD)以及普通/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DRIFT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讨催化剂在含硫气氛前后选择性还原NOx活性的变化及中毒机理.结果表明在4%Ag/Al2O3催化剂中掺杂10%TiO2能提高催化剂的中低温活性以及在400℃下抗SO2中毒的能力.TiO2引入后可促进甲酸盐物种的形成从而有利于低温反应的进行;SO2与NO在同一活性位上出现的竞争吸附以及活性组分Ag的硫酸化是4%Ag/Al2O3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TiO2的加入能促进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并能减弱其对SO2的吸附,同时能有效抑制活性组分Ag的硫酸化,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抗硫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Zr含量的ZrO2-Al2O3复合载体和Pd/ZrO2-Al2O3催化剂,利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Pd/ZrO2-Al2O3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HDS)性能,并运用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脱附(H2-TPD,NH3-TPD)和N2物理吸附等技术对载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Al2O3复合载体中Zr含量对Pd基催化剂的HDS性能有较大影响,加入适量Zr可增大Pd/Al2O3催化剂的分散度及H2吸附量和酸量,减弱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使活性中心和噻吩吸附位增多以及活化能降低,从而有利于Pd基催化剂HDS反应活性的提高,w(Zr)为9%时Pd/ZrO2-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运用工业级活性氧化铝作载体,开展CeO2掺杂对不同粒径活性氧化铝负载Fe2O3催化还原烟气脱硫脱硝实验研究。并采用BET和XRD分别对氧化铝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和孔容相近的不同粒径活性氧化铝载体负载活性组分后,催化还原同时脱硫脱硝的活性表现出粒径较大的铝基催化剂,比粒径较小的铝基催化剂脱硫效果好;不同组分CeO2掺杂10%Fe2O3/Al2O3催化剂中,3mm粒径6%CeO2-10%Fe2O3/Al2O3催化剂脱硫效果最好;将此种催化剂用于模拟烟气(SO2+NO+CO+N2)脱硫脱硝研究,获得较宽的脱硫脱硝温度范围(300~550℃),且NO和SO2转化率均大于92.5%。  相似文献   

10.
采用Cu-Ag/Al2O3复合催化剂在低温下选择性催化氧化 NH3.实验结果表明,Ag/Al2O3 和 Cu/Al2O3分别具有高氧化活性和高 N2选择性的优点;一定负载量范围内,Cu-Ag/Al2O3复合催化剂既具有高氧化活性(介于Ag/Al2O3和Cu/Al2O3之间),又具有Cu/Al2O3的高N2选择性,当反应温度为280℃时,Cu5%-Ag5%/Al2O3对NH3的氧化率大于96%,N2选择性大于95%.催化剂表面上形成的Ag2O 颗粒及其大小是影响催化剂选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使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硫化物在高温氧气流中燃烧、分解、定量地转化为无机硫的氧化物,经硼砂双氧水溶液吸收,生成硫酸根离子,用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可测定AOS的范围为25~1333μg/L,回收率为86.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35)用该方法还可同时测定水中的可吸附有机氯.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法测定二硫化碳和甲硫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相色谱(配火焰光度检测器,采用3mxφ2mm玻璃填充柱分离)对CS2和甲硫醚(DMS)两种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分离检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该分析对含硫气体的最小检测浓度在mg/m3级,在柱温为70℃,检测器温度为180℃,气化室温度为150℃,氮气流速为50mL/min时,CS2的回收率为98.66%,变异系数为2.12%;甲硫醚的回收率为98.66%,变异系数为1.56%。  相似文献   

13.
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ing world population and rapi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s increased the consumption of fossil fuel-derived oils. In response to the resulting exhaustion of fossil fuel energy,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investigating methods of waste energy recovery and reuse, including oil recovery from the pyrolysis process of waste tir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iciency of an ultrasound-assisted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UAOD) process in sulfur reduction from diesel oil and the pyrolysis oil from waste tires treat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xid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as the doses of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 are increased. Longer sonication time also enhances the oxidation process, apparently through the biphasic transfer of oxidants, which results in a high yield of organic sulfur oxidation products. The best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was 99.7% (2.67 ppm sulfur remaining) and 89% (800 ppm sulfur remaining) for diesel and pyrolysis oils, respectively, via a process executed by two UAOD units connected in series and combined with solid adsorption using 30 g of Al2O3 in 6 cm columns. These batch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clean waste energy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while fulfill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aiwan EPA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sulfur concentrations less than 5000 ppm).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捕集、解析、氧化、紫外荧光检测技术,用于水中痕量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检测.自行研制的低温捕集-热解析装置实现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富集,富集的有机硫化物在高温和助燃气作用下,充分氧化为二氧化硫,采用紫外荧光法检测二氧化硫含量,从而间接获得水中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浓度值.方法的捕集温度5℃,解析温度150℃,氧化温度1000℃,气提室温度65℃,气提时间20min,精密度5.5%,检测限为6ng/L,加标回收率为91.6%~95.1%.利用该装置对青岛市某池塘水样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中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含量为1503~1911ng/L.  相似文献   

15.
影响硫磺回收装置硫回收率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工艺、催化剂及设备等几方面影响硫磺回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总结,目的是为硫横回收装置的操作者提供一对照检查表并对照检查自己存原实际问题,找出降低硫回收率的主要原因并加以解决,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采用球磨混合方法,将催化剂以m(Cu/SAPO-34):m(VW/TiO2)为1:1的比例制得干混样品SAPO-Ti。利用固定床实验台架研究了混合催化剂的NH3-SCR脱硝性能及其抗硫性能。采用 XRD、BET、SEM、H2-TPR、NH3-TPD和in-situ DRIFT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球磨混合样品SAPO-Ti同时具有2种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且酸量增加,中温活性提高。表面形貌研究表明,VW/TiO2催化剂覆盖在Cu/SAPO-34催化剂表面,对Cu/SAPO-34催化剂起到保护作用;原位红外结果显示,Cu/SAPO-34催化剂硫中毒失活主要是在Cu活性位上形成硫酸盐物种,导致活性位减少,脱硝效率下降,而SAPO-Ti表面形成硫酸盐的数量减少,抗硫性能提高,主要是由于表面VW/TiO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硫性,保护内部Cu2+活性位,以保持高效中温脱硝性能。  相似文献   

17.
西山白家庄矿8煤可排放硫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山白家庄矿8煤的实际情况,初步尝试了测定其硫的实际排放状况,探索了温度及添加剂对可排放 硫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煤的自身固硫率不高; 添加9%的CaO可排放硫含量可以达到城市窑(锅)炉对硫分的要求;同时试验表明MgO对可排放硫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典型难生物降解污染物,为强化其在废水处理中的降解去除,开展了合成类芬顿催化剂及其对安替比林(ANT)及染料降解特性的研究。水热法合成的Cu1-xCoxFe2O4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一种具有尖晶石立方结构的磁性材料,比表面积为147.3~187.5 m2/g,饱和磁化值为17.2~62.3 EMU/g。随着Co含量逐渐增加,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明显提高。所得最佳Cu0.25Co0.75Fe2O4催化剂的适用pH值为7~9,ANT初始浓度为5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0.7 g/L和H2O2投加量为150 mmol/L的条件下,当反应初始pH=7时,对ANT去除率为93.1%;pH=9时去除率达到94.7%。不同类型的难降解有机物,如罗丹明B和酸性橙Ⅱ在该催化剂催化作用下也可实现有效降解。催化剂通过磁性回收再利用5次循环后,ANT去除率仍保持在80%以上,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研究合成的类芬顿催化剂为高效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剂是低温催化氧化脱除硫化氢(H2S)的研究重点,采用浸渍法研制了Cu/Al2O3催化剂,利用N2物理吸附、XRD(X射线衍射分析)、XPS(光电子能谱)、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了解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物相结构,并开展不同温度、相对湿度、Cu负载量条件下的H2S动态脱附以考察催化剂脱硫性能.结果表明:①催化剂是一种典型的介孔材料,且CuO和Cu2O高度分散在催化剂表面.②FT-IR结果表明,催化剂在H2S催化氧化过程中表面CuxO和表面结合水中的羟基均参与反应,且有SO42-的生成.③XRD、XPS结果表明,脱硫过程中有S单质和CuS的生成.④适宜的温度(50℃)和相对湿度(50%)会显著增强Cu基催化剂的脱硫性能.⑤负载量为3%的Cu基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硫性能,穿透硫容量高达220.92 mg/g.研究显示,利用浸渍法可以合成低温催化氧化H2S的高硫容Cu基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