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年初,在学习荆门炼厂等试用文丘里喷射器的基础上;我们将原“老三套”处理流程中的全加压溶气浮选改为文丘里喷射回流浮选。通过生产运行和标定,证明了在浮选中使用文丘里喷射器,可使含油污水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因而解决了我厂浮选一直开不好的问题。使经过“老三套”处理的含油污水很快就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含油污水的净化,国立高尔基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研制出了一种高效率的浮选装置。在建装置之前,试验了安装在连续装置上的浮选设备的中试模型。在设计中试模型的结构时,把絮凝室和浮选室两者的优点兼收在同一浮选设备中。  相似文献   

3.
荆门炼油厂自七九年以采,采用喷射浮选代替空压机供风的加压溶气浮选,近两年的实践,在该厂运行良好。国内其他炼油厂相继学习采用。为了在技术经济上分析这一技术,根据石油部污水治理技术组首次会议的安排,由荆门炼池厂和石油部第二炼油设计研究院合作,于一九八一年七月对荆门炼油厂的喷射浮选进行了标定工作,现将主  相似文献   

4.
掺烧污泥已成为燃煤电厂能源结构转型的手段之一。本文基于浙江金华宁能热电厂现有燃煤烟气系统,提出在烟道系统增设活性炭喷射净化技术,基于Fluent模拟分析,从单喷口和多喷口的喷射点位置、喷射角度、喷射质量流量三个方面,对烟道中活性炭喷射分布均匀性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比较停留时间、扩散效果,分析了不同活性炭喷射方案下的喷射效果;最后,对活性炭喷射系统应用于烟气治理领域的影响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喷口喷射,多喷口喷射的活性炭更加均匀,但成本更高。对于单喷口喷射,当活性炭喷射点位置在烟道水平转垂直的弯头出口截面中心位置处时,扩散效果好,且活性炭停留时间长;当活性炭为顺流喷射、质量流量为10 kg/h时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多喷口喷射,活性炭质量流量为15 kg/h时,活性炭吸附效果较好,但是成本更高。单喷口和多喷口下都应选择顺流喷射,这样扩散面积相对更大,活性炭的扩散效果相对更好,并且在截面中分布相对均匀。活性炭喷射系统应用于烟气治理领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浮选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叙述浮选法分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介绿了几种主要的浮选方法,对影响浮选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浮选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的研究进展状况,预测了其在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利用浮选柱与纤维过滤工艺对石化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达到回用水的要求。结果表明:对石化污水,应用浮选柱和纤维过滤工艺处理,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完全达到回用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美化居室除摆设各种家具外,便是点缀花卉了。常言道: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为此在室内陈设一些花卉,使室内绿化起来,就会使满室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令人感到舒适、快慰、疲劳顿失。室内最适宜选择四季常青的花木,如吊兰、文竹、常青藤、龟背竹、万年青、棕竹、铁丝蕨、四季海棠、君子兰、绿萝、马蹄莲等。此外,还可以根据各人爱好选用,其中有赏花类的:可选用玫瑰、月季、山花、大丽  相似文献   

8.
来安县磷肥厂是生产普钙磷肥有近10年历史的企业,生产规模为年产1.2万t普钙磷肥,生产旺季最高日产量为80t,该厂原拥有一套水喷淋吸收废气中氟化物的治理装置,净化效率仅为69.7%,后采用二室一塔加三次除沫洗涤吸收流程,废气经两个串联的双轴技水轮吸收室.拔水轮不停转动把清理水喷成雾状,废气与液体充分混合吸收,没有被吸收的废气连同气沫,经挡板除沫器(除沫进人喷射塔.喷射塔的喷射段通过锥形布水器的作用,使喷液形成水帘而较均匀分布在喷杯四周.中部吸收段废气与液体充分混合.下部为分离段,采用气液并流,气相中的粉尘…  相似文献   

9.
空气浮选槽     
这项发明是一种新颖的空气浮选槽,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选矿和废水处理,例如从炼油废水中除去油;从造纸工业废水中回收纤维等。由于采用了很多相互关联的与浮选室20和通风室60相连的静态剪切管100,这一设备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问题。静态剪切管与表面活性剂联用,产生出细小的气泡,小气泡被分散并均匀地通过浮选室。不需要吸气器和冲孔压缩板。在剪切管的下部开有长方形孔102,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江汉石化厂炼油污水开展了浮选剂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室内及现场模拟试验,筛选出了性能优良的几种复配浮选剂配方。实践证明,使用这些复配浮选剂克服了PAC(聚合铝)作浮选剂的缺点和不足:提高了浮选效率,除油率平均提高24.7%,悬浮物去除率平均提高54.1%,CODcr、S(2-)等的去除率也大幅度提高;减轻了生化池的负荷,提高了外排水达标率(GB8978-88,一级);并且浮渣减少69.9%~84.3%,浮渣含油率提高5倍左右,含水率降低;对浮渣进一步处理有利;此外,浮选剂用量大幅度减少,与原用PAC加入量相比减少6~9倍,每处理1m3污水可降低药剂成本60%~85.2%。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酸雾净化方法.其特点是借助湿式纤维过滤层从空气中分离酸雾.纤维过滤层用喷雾将其封闭,由于纤维的湿润表面和微细水雾滴为酸雾粒子与其碰撞和截留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而提高了酸雾捕集效率.与其他净化吸收塔相比较,它的特点是阻力低,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这种湿式过滤器也可用于车间空气的循环净化而不必在冬季抽排大量车间内空气导致能耗的增加.文中推导了几个公式用于设计时计算阻力、流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Cyanobacterial bloom has many adverse effects on source water quality and drinking water production. The traditional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can hardly achieve satisfactory removal of algae cells. This review examines the impact of pre-oxidation on the removal of cyanobacteria by solid-liquid separation processes. It was report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chemical oxidants such as chlorine,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d ozone in algae-laden water pretreatment could improve algae removal by the subsequent solid-liquid separation processes. However, over dosed oxidants can result in more serious water quality risks due to significant algae cell lysis and undesirable intracellular organic matter release. It was suggested that moderate pre-oxidation may enhance the removal of cyanobacteria without damaging algae cells. In this article, effects of moderate pretreatment on the solid-liquid separation processes (sedimentation, dissolved air flotation,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3.
气浮净水工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热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三个方面介绍了气浮理论,对涡凹气浮、浅层气浮、超声波气浮、高效加压气浮、逆流共聚气浮等五种新型气浮工艺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评述,最后讨论了气浮净水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CAF空穴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罗浩 《环境工程》1997,15(5):3-5,16
介绍了一种皮革废水处理新工艺,即CAF空穴气浮—接触氧化工艺。经预处理的制革综合污水采用CAF系统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CODCr、BOD5、TSS、FOG、硫化物以及总铬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可达到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旋流气浮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和气浮分离效率进行准确预测,在借鉴重力场下气泡-颗粒碰撞模型建立方法的基础上,考虑旋流气浮的特点,首次将表征流态的雷诺数引入到各种碰撞过程中,推导建立了旋流气浮接触区的气泡-颗粒碰撞效率模型.理论模型显示:低强度旋流气浮工艺中气泡-颗粒的各种碰撞效应主要与雷诺数、气泡和颗粒直径有关.当颗粒直径接近于分子直径时,即直径为1nm时,碰撞主要受扩散碰撞所控制;当颗粒在1~10nm之间时,碰撞主要受扩散碰撞和离心沉降效应的共同作用所控制;当颗粒在10nm~1μm时,碰撞主要受离心沉降效应所控制;当颗粒大于1μm时,碰撞将受截留效应、离心沉降效应和惯性效应联合作用.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旋流气浮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和分离效率,为旋流气浮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浓度超稠油乳化段废水前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浓度超稠油乳化段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性质及前处理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稠油废水前处理的技术关键在于:①采取合适的隔油沉降工艺参数,有效分离污水中的原油和渣泥;②采用适当的絮凝工艺,保证气浮出水水质,最大限度降低前处理出水的矿物油、渣泥和COD.为此提出了低负荷隔油沉降,高负荷组合气浮前处理工艺.通过延长隔油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回收污水中80%的原油;两级气浮组合,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到:矿物油99%,渣泥98%,COD 86%.日处理量800 t污水处理厂采用该工艺方案和参数进行设计,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深床滤料浮滤池处理高藻水源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深床滤料浮滤池是一种采用气浮过滤一体化,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深床过滤,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一体化的工艺.该工艺处理高藻原水的结果显示:出水藻总数为4.30×105个/L,总去除率为95.1%;出水叶绿素-a为0.88μg/L,总去除率为92.2%;出水浊度为0.18NTU;出水UV254为0.016cm-1,总去除率为54.3%;出水耗氧量为0.78mg/L,总去除率为63.6%,出水没有嗅味,色度为3度,总去除率为86.4%.出水残留铝含量为0.011mg/L,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过滤单元运行周期为36h,滤柱产水能力UFRV为504m3/m2.  相似文献   

18.
The treatment of the tannery wastewater was studied by orthogonal test of beaker coagulation. FeSO4 and alkaline sodium aluminum waste liquid contained NaOH-NaAlO2 were used as flocculants, with polyacrylamide (PAM) as coagulation. When the dosage of FeSO4 was 2.66 g/L (pH 5.5), the wastewater pH value of adding alkaline sodium aluminum waste liquid was 8, and the dosage of PAM was 1 mg/L, the optimum result was obtained. A test device of co-coagulation flotation reactor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glutination of bubble, flocci and turbulent flotation theory. In the device, the gas-1iuid mixed pump substituted the air compressor and the pressure releaser. The combination of coagulation and air flotation were realized. The pump is a new kind of air saturation equipment. The air compressor and the pressure releaser were used commonly in traditional air flotation device.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the tannery wastewater showed a stable state, when the operating pressure was 5×105 Pa, circumfluence ratio was 225%.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屠宰及肉类加工废水处理现状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屠宰及肉类加工废水的水质水量特性,在调查沈阳市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废水处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一些企业缺少污水处理设施、现有设施不能正常运转及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提出技术对策:对小规模的该类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建议采用污水外运,沉积物做农肥;或人工格栅-隔油沉淀-强化气浮的一级强化工艺;或人工格栅-隔油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二级工艺。对大规模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建议采用粗、细格栅-刮渣撇油平流沉淀池-高效气浮-水解酸化-SBR/A2 O/生物接触氧化-氧化塘/人工湿地/BAF工艺。  相似文献   

20.
报废汽车内饰件塑料品种复杂、难以分选,为此,以分离汽车内饰件中4种主体塑料——PP(聚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聚碳酸酯)、PVC(聚氯乙烯)为目标,利用实验室自制浮选设备,考察了浮选液流量、溶气罐压力、润湿液浓度等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溶气罐压力为0.22 MPa、浮选液流量为10 L/min、润湿液中ρ(单宁酸)为15 mg/L时,一级浮选PP、ABS、PC、PVC效果达到最佳,其中PP和ABS为上浮料,二者上浮率分别为100%和98.63%;PC和PVC为下沉料,二者下沉率分别为98.95%和100%. 当溶气罐压力为0 MPa、浮选液流量为6 L/min、润湿液中ρ(单宁酸)为10 mg/L时,二级浮选完全分离PP/ABS;当溶气罐压力为0.24 MPa、浮选液流量为10 L/min、润湿液采用10 mg/L单宁酸和10 mmol/L癸二酸二丁酯时,二级浮选分离PC/PVC效果达到最佳,PC上浮率为92.87%,PVC下沉率为91.41%. 通过二级浮选分离,PP、ABS、PC、PVC的最终分离率分别达到100%、98.63%、92.87%和91.41%,显示出该二级浮选工艺在报废汽车内饰件塑料分选方面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