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防苑》2006,(Z1)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对节约城市用地、改善城市交通和扩大城市空间容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各级民防部门在编制“城市人民防空规划”时,也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管理的探索。本文结合杭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管理的实践,杭州民防部门在如何更好地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民防苑》2006,(Z1)
当前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背景下,研究地下空间规划控制与引导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试图结合城市规划编制过程,建立以规划控制为介入点的工作理念和方法,通过对当前地下空间开发过程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与引导方法,并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与引导要素的剖析,探讨了总体规划层面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地下空间开发控制与引导的内容,力求能为将来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6,(Z1)
我国大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在城市规划中地下空间规划,在地下空间中投资领域的多元化,在行政管理及立法中等都存在许多呈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的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规划同城市建设规划的关系,研究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行政管理、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投资领域的现状与发展,提出了在管理、立法、规章、投资多元化方面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06,(Z1)
部分国家或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具有相对完善和系统的法律体系。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制是分散的、不是很完备,影响了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没有制定之前,上海市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地方规章或地方性法规,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民防苑》2006,(Z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使用也变得日益频繁,相应地城市地下空间房地产登记的要求也变得日益迫切。本文从城市地下空间房地产登记的实践出发,对地下空间权的界定、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用地审批、城市地下空间房地产登记的法律和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城市立体开发不断发展,建设了大量地铁、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公共设施。然而,城市地下空间在使用人数越来越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其安全防范和管理却较为滞后,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特别是在近期,武汉、北京暴雨成灾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地下空间的安全已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问题。本刊特别邀请地下空间防灾专家、同济大学教授束昱,为您详细讲解有关地下空间洪水灾害的安全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防苑》2006,(Z1)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上海在建设城市环境空间的同时,必须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民防工程的建设也大大促进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地铁的迅猛发展已形成一个地下网络构架,逐年来已建成的一大批地下工程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有的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民防苑》2006,(Z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作为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对城市的经济建设、民防建设、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充分利用GIS技术,建立城市地下空间数字化系统对于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空间数字化系统的框架结构,论述了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及实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民防苑》2006,(Z1)
本文结合北京市黄庄站的地下空间开发实例介绍了项目的实施过程、进展状况及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现行政策的相关建议及实施对策,希望为综合利用地下空间改善城市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民防苑》2006,(Z1)
城市地下空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面资源的匮乏,为人们躲避战争与灾害的威胁带来了安全感,其平战结合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也给社会创造了财富。然而,近年来发生在地下空间的事故灾难却给我们的应急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应急管理,减少地下空间事故灾害的发生,降低地下空间事故灾害对人员的伤害、财产的损失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民防苑》2006,(Z1)
历史赋予了各省、市人防办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职能,如何将一个城市在不扩大用地,不摊大饼的情况下,将一个城市变成两个城市,将人们的第二空间——地下空间开发出来,是历史的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办法。根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量资料,结合我国城市现有的实际情况,就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战略的实施,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2.
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研究背景1.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有一定的国际经验对人类争取生存空间而言,地下空间具有现实的开发前景。国际上有学者预测21世纪是全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人类越来越多的活动将会转入地下;并认为这是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土地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塞、能源浪费、防灾安全等问题的战略性方向。在工程实践方面,加拿大、日本、美国、法国、瑞典、挪威和芬兰等国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领域已达到相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防苑》2006,(Z1)
一、地下空间的概念及其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一)地下空间的概念地下空间是人类潜在的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对地层空间的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通过敷设各种市政管线或构筑各种地下建(构)筑物,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主要包括地下交通、市政、民防及公共设施等类型。  相似文献   

14.
1.序言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和隧道是城市最大的地下空间,引导着城市地下空间的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同时也是形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网络系统的基础和依托,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起着“龙头”作用。随着轨道交通网络体系的逐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发展轴的上海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有机系统也将逐步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民防苑》2006,(Z1)
深圳市经过8年实践的摸索,尝试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对市场进行引导和调控,实现交通与土地的整合,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目前地下空间利用仍处于实践摸索和个案积累阶段,几年实践使政府和企业逐渐在“市场运作”与“规划控制”的博弈中走向理性和成熟。2005年前后,面对围绕地铁建设掀起的地下空间利用新热潮,政府开展了新一轮的规划编制及政策研究。在市场的推动下,地下空间的利用理念有了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一个包含4个层次、72个指标的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并以上海市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民防苑》2003,(2)
停车问题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静态交通问题,随着城市中各种车辆的增多,对停车设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就会出现“停车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在城市立体化再开发过程中,使相当一部分停车设施地下化;第二是发展机械式多层汽车库。根据我国国情出发地下停车库为主要发展方向,首先,停车容量受到的限制较小,可以在地面空间相当狭窄的情况下提供大量停车位;其次汽车库位置受到的限制较小,有可能在地面空间无法容纳的情况下满足停车设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评价和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防苑》2006,(Z1)
一、现状评价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数量快速增长,体系不断完善,特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规模和发展速度已居世界同类城市的先进前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国。正在得到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9.
《民防苑》2006,(Z1)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肩负着实现“四个率先”、建成“四个中心”的历史重任,但是,上海城市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上海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管理将被放到重要位置。去年市人大“第一号议案”是《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市规划局又颁布了《上海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管理将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近几年来,我们结合黄浦区民防工程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地下空间开发的历史机遇期,对黄浦区地下空间管理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程度的增加,频繁地发生在地下空间的洪水灾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世博会开幕在即,而世博期间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正逢上海的汛期,因此,做好世博场馆地下空间洪水灾害应急处理就显得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