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钢铁渣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闾文  陈闽蜀 《环境工程》2015,33(3):102-105
为提高钢铁渣综合利用率,考察了钢铁渣粉作混凝土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工作性及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升的影响,并介绍了应用钢铁渣粉的工程项目。试验及工程应用表明,钢铁渣粉作混凝土掺合料,在相同胶凝材料用量下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在保证设计强度要求下可降低胶凝材料用量。此外,钢铁渣粉作混凝土掺合料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及施工性能,并可能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升,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掺合料。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废弃办公设备关键部件——硒鼓和墨盒的组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硒鼓和墨盒现有处理处置技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硒鼓和墨盒目前国内较为适宜的处理技术均为人工拆解法,评估过程中环境因素和经济效益的权重较高.研究还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硒鼓和墨盒处理处置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评价采用SimPro软件和Eco-indicator99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硒鼓人工拆解的环境效益为535.2mPt高于该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27.3mPt).环境效益主要来源于对硒鼓中塑料、金属和磁性材料的回收,以及墨粉焚烧过程中热量回收.硒鼓人工拆解过程和危险废物处理会对带来一定环境影响.墨盒人工拆解过程将带来271.0mPt的环境效益以及10.8mPt环境危害,其中环境效益是由塑料回收带来的.清洗用水、清洗试剂的使用等环节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从人体健康、生态质量和资源保护3个指标来看,硒鼓人工拆解过程带来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比例约为68.4%.墨盒人工拆解带来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保护,比例约为84.1%.  相似文献   

3.
解超  王思思  吕彬 《环境工程》2022,40(9):118-125
透水铺装因其雨水入渗和净化等功能成为未来城市道路铺装的重点发展方向,其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的影响机制与因素需开展系统全面分析。基于北京市的降雨特征和路面工程实际,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方法,综合分析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并结合雨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模拟透水铺装在使用阶段的环境效益,对比了不同维护方式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环境影响带来的变化。结果表明: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生产阶段的水泥投入,是造成其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但其在使用阶段因透水和净水作用产生的环境效益可以抵消部分其他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从环境角度而言,日常清扫+高压冲洗是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佳的维护方式。但是由于使用年限可影响不同维护方式的环境表现,建议综合考虑使用年限选择适合的维护方式,以降低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资源环境影响。因此,LCA与SWMM的耦合应用可以更准确地量化透水铺装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其他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设施甚至整个海绵城市资源环境影响的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4.
钢铁渣粉对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星君  朱桂林  孙树杉 《环境工程》2011,29(3):91-94,102
钢渣和矿渣是冶炼钢、铁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于其矿物组成与水泥熟料相似,具有水硬胶凝性能,所以被用作混凝土掺合料.钢铁渣粉是钢渣粉和矿渣粉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试验表明,钢铁渣粉的使用能够保留钢渣粉和矿渣粉单掺时的优点,弥补单掺时的缺点,对钢筋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铁尾矿等几种硅酸盐固体废弃物及其特性,指出其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行性,综述了铁尾矿、钢铁渣、粉煤灰、煤矸石等用作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作矿物掺合料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利用模糊AHP法来确定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各聚类指标权重 ,有效地将广义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复杂的权重确定问题分解、判断、综合 ,从而建立多级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建成区为例进行交通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表明基于模糊AHP法定权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多级灰色评估可以用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技术适用程度、环境影响情况、经济成本与效益等方面,搭建了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技术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提出一种能够从更环境友好、更技术可靠、更经济可行等技术需求角度,分析、判断、筛选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管桩余浆常用的几种回收利用方法作了分析对比,提出了较为完善的余浆干法利用方法,将余浆固化后经破碎、烘干、粉磨,再用作混凝土的掺合料,更加有利于发挥余浆的潜在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客观地评价钢生产技术的工艺设备及能源的环境影响,研究开发一种热轧钢产品清洁生产技术的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热轧钢生产的生命周期过程的描述性单元指标,评价从原料到产品、从能源消耗到能源二次利用以及废物的回收利用等对环境的总体影响;采用描述性偏指数,环境影响因子和二次利用偏量来定量分析清洁生产技术对热轧生产过程的各道工序、各类物质流和能源流的影响。该方法结合物质和能源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可用于定量比较多个钢铁生产工艺过程的工艺和新产品环境友好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综合评估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的环境影响,针对焦化场地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利用绿色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及黄腐酸进行溶液及泡沫模拟淋洗修复,并应用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淋洗修复全过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前提下,溶液及泡沫两种淋洗方式的环境影响由大到小排序均为:不可再生资源消耗(ADP)>全球变暖效应(GWP)>人体毒性效应(HTP)>富营养化效应(EP)>酸化效应(AP)>光化学臭氧形成潜值(POCP)。在使用不同淋洗剂时,均表现为溶液淋洗的环境影响大于泡沫淋洗。淋洗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具有明显差异,淋洗后处理阶段75%的环境影响指标占全程的影响比例均超过60%。因此,绿色表面淋洗剂的优选及对淋洗后处理阶段的改进有助于加强淋洗修复技术的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原高寒环境对直升机航电系统试验的影响、应对以及直升机环境适应性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分析高原高寒环境对直升机航电系统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直升机航电系统在高原高寒环境下适应性评价值。结果直升机高原高寒适应性可分为两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其中高原适应性评价指标的权重为0.7983,高寒适应性的权重指标为0.2135。某直升机高原高寒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价值为0.7692,适应性综合评价为较好。结论高原、高寒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都会对航空装备的试验和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航空装备乃至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直升机航电系统高原高寒环境适应性评价,提高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税收对环保工作效率的促进性模型,通过税收实现资产置换和资产划转,将税收资产利用到环保中,改善环境的治理方式,提高环境治理的效能,提出一种基于专项税收模糊评价体系的环保工作效率促进性模型,以环保治理的债务率、地方政府政绩效益和资产计债水平为模糊评价指标,构建税收对环保工作效率改进的资产计税模型,确定税收的公允值,从而实现税收对环保工作效率改进的优化资产置换和资产划转,促进环保治理方式的升级。实证分析表明,研究模型能有效实现税收对环保工作效率的改进促进,优化税收在环保治理中资金配比,提高税收的公允价值确定准确性,在税务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构建了环境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对于提高环境绩效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丽水市生态资金绩效审计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能客观反映市县行政区实际,指明影响环境管理绩效的消极因素,能有效提高财政经费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审计服务科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肖伟  聂曦  冯斌 《环境科学研究》2005,18(Z1):57-62
针对医疗废物处置工程技术方案的选择问题,在综合分析医疗废物处置工程技术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和Delphi法,提出了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选取技术性能、经济性、环境影响和社会制约因素等4个方面共24项指标,形成了初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模型.由于涉及的数据量大且计算复杂,开发了相应的医疗废物处置工程技术方案综合评价系统的辅助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了以钢渣、水渣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制备的复合胶凝材料作为掺合料替代水泥制备C30混凝土。考察复合胶凝材料的掺入量对胶材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与复合胶凝材料的掺入量呈正相关;所制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复合胶凝材料替代水泥量的增加而下降,全部使用胶凝材料制备混凝土试块的28 d抗压强度达到43.5 MPa,为水泥对照组的78.3%。钢渣微粉和脱硫石膏能够促进水渣水化生成钙钒石和水化硅酸钙等水化产物,起到良好的胶结作用,使得混凝土结构致密。该复合胶凝材料可替代部分水泥,减少CO2排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组合赋权法在线性工程线路方案环境比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工程中线路方案的环境比选是减缓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环境比选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用于线路方案的环境比选。构建了线路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实现环境因素的主观赋权,采用标准离差法实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客观赋权,进而得到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相对总体环境影响评价目标的权重用于计算总的环境评价结果。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模型,针对滇池目前生态环境问题,以滇池为对象、生态环境影响源为压力,构建滇池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NP结构模型,进行滇池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权重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滇池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管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使其发挥更大的环境经济效益,本文将生命周期的思想融入到污水厂的综合评价中。采用“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包含环境释放、资源消耗、经济效益、人体健康和技术性能5个子系统,22个指标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哈尔滨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生命周期思想的融入使得评价体系不仅强调了污水处理厂的治理效能。还充分体现了其环境影响负荷。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将为制定污水处理厂的总体环境管理政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乌鲁木齐市某集中供热锅炉污染物减排方案为例,通过建立脱硫除尘设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两种除尘设施情况下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设施能耗、物耗等指标着手,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评选出较优实施方案.评选结果表明:袋式除尘+石灰石-石膏法脱硫除尘设施方案运用于该集中供热站综合效益较好,可有效实现污染物减排,为今后燃煤锅炉环保设施的评选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