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采用TiO2光催化氧化法对焦化废水外排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反应时间,TiO2投加量及废水初始pH对TOC降解的影响,通过GC/MS技术对处理前后废水中的有机物组分进行定性分析,解析废水在TiO2光催化氧化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规律. 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 h,TiO2投加量为4 g/L,以及不调节废水pH的条件下,焦化废水外排水经TiO2光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后TOC的去除率为53.40%,有机物种类由66种降为23种;TiO2光催化氧化法对除多环芳烃外的其他有机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不同种类有机物在TiO2光催化氧化过程中的降解速率为石油烃>醇、酸、醛等有机物>酚>苯系物>含氮杂环有机物>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2.
在TiO2悬浆体系,中压汞灯作用下,通过苯酚降解过程中总碳浓度变化及二氧化碳生成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光催化氧化与直接光解反应的不同,并着重比较了当反应条件如催化剂量、气相氧浓度以及光强度变化对两种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了两种反应的历程和产物各不相同.多相光催化氧化更有利于有机物分子的降解,而光解作用会引发聚合反应.同时也说明充分利用太阳能不仅是开发光催化水处理技术的重要途径,也是抑制直接光解加快催化氧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氯乙烯在薄膜催化剂上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三氯乙烯(TCE)在TiO2薄膜催化剂上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TCE在主波长为254nm的低压汞灯照射下易于发生光降解反应,而TiO2薄膜催化剂能显著提高TCE的降解.光催化降解反应的伪一级速率常数随初始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在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基础上建立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模型包含了发生在薄膜催化剂表面的光催化氧化过程和发生的溶液体相的光降解过程,该动力学模型适用于表达低浓度有机物在薄膜催化剂上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流化床光催化氧化装置进行了微污染饮用水净化试验,装置分为配水区、反应区、紫外光源和固液分离器4部分.试验结果表明流化床光催化氧化反应器对CODMn,UV254和2,4-二氯苯酚的去除效果明显.CODMn去除率受进水浓度影响较大.初始CODmn较高时,其去除率相对较高;而CODmn较低时,去除率则相对较低.光催化可有效地的提升给水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未经光催化时,所有常规工艺对UV254的去除率仅为57.3%,但经过后续的光催化氧化单元,UV254的去除率提高到92.0%.此外,光催化氧化对有毒有机物二氯苯酚有较好的处理效果,30 min内光催化氧化对2,4-二氯苯酚去除率约为97.3%,几乎可以达到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5.
光催化氧化处理水中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总被引:89,自引:3,他引:89  
论述了光催化氧化的机理,介绍了光催化氧化在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有毒无机物和回收贵金属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光催化氧化速率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光催化氧化速率的方法,并预测了光催化氧化的应用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TiO2悬浆体系,中压汞灯作用下,通过苯酚降解过程中总碳浓度变化及二氧化碳生成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光催化氧化与直接光解反应的不同,并着得比较了当反应条件如催化剂量,气相氧浓度以及光强度变化对两种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了两种反应的历程和产物各不相同,多相光催化氧化更有利于有机物分子的降解,而光解作用会引起聚合反应,同时也说明充分利用太阳能不仅是开发光催化水处理技术的重要途径,也是抑制直接光解加  相似文献   

7.
王国栋 《环境工程》2019,37(10):145-147
实验模拟工业应用中有机废气的排放特征,自主搭建设计了20000 m~3/h的光催化反应装置,以UV-D/UV-C双波段紫外灯为光源分别考察了臭氧浓度、催化模块、空塔流速对二甲苯矿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甲苯进气浓度为250 mg/m~3,臭氧浓度为38 mg/m~3,空塔流速为1. 4~2. 1 m/s时,二甲苯矿化效率较高,达到78. 7%~80. 2%,TiO_2/TC催化模块因具有吸附催化协同作用,比TiO_2/LB催化模块的矿化效率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光催化降解机制认为是光激发产生的氧化活性物质优先对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污染物分子进行降解,因此,弱吸附性有机物难以接触到光催化剂并发生降解.为探究提升弱吸附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的机理,本文构建了一个高暴露{001}晶面TiO_2({001}-TiO_2)降解弱吸附间苯二酚(RE)的光催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001}-TiO_2具有强亲水性,并能提供大量的F~-吸附位点.RE在{001}-TiO_2表面的吸附能力很弱,并且光催化降解效果很差.F~-的加入可使RE的光催化降解速率提升近3倍.通过自由基猝灭实验发现,RE的降解主要取决于溶液中游离羟基自由基(·OH)的作用,由于F~-能与{001}-TiO_2亲水表面的羟基及·OH形成强烈的竞争吸附,从而使·OH游离到溶液中氧化降解RE.EPR测试进一步证实了F~-不仅可以促使TiO_2产生更多的游离·OH,同时也能激发产生更多超氧自由基(·O~-_2),推测·O~-_2主要由有效分离的光生电子与O_2或·OH反应生成.综上,本研究明确了游离·OH对弱吸附RE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起决定作用,F~-促使游离自由基产生的机制可为弱吸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光催化氧化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概述了光催化氧化有机物的机理,讨论了影响其反应速率的诸多因素和如催化剂,光强,有机物浓度,PH值,温度,外加氧化剂和盐等,探讨了提高反应效率的途径,并指出了今后光催化氧化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溴氧化铋可见光催化降解高效氯氰菊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利用溴氧化铋(bismuth oxide bromide,BiOBr)作为光催化剂降解农药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beta-CP),采用气相色谱仪跟踪检测beta-CP降解过程中的变化,研究了BiOBr在可见光照条件下催化降解beta-CP的特性;同时,探讨了介质pH条件和催化剂用量对其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采用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测定了beta-CP光催化体系深度矿化氧化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激发下BiOBr能有效降解农药beta-CP,在实验条件下光催化反应10 h后,beta-CP的降解率达到94.68%;随着催化剂用量和pH的增大,beta-CP的降解速率在不断加快;光催化反应36 h,Vis/BiOBr/beta-CP体系的COD去除率达67.99%.利用对苯二甲酸荧光法和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方法跟踪测定光催化过程中氧化物种的变化,结果表明其光催化反应机制涉及·OH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AP-42、GB27632—2011中轮胎企业有机废气污染物情况,并与轮胎企业有机废气污染物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有机废气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轮胎企业有机废气主要来自于炼胶、硫化工序,排放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甲苯、非甲烷总烃和二硫化碳,排放因子可参照AP-42确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采用烧结金属粉末微孔过滤材料为吸附材料,催化剂为CuMn/γ-Al2O3来净化铁路行业喷漆过程中产生的VOCs废气。试验结果:VOCs中甲苯和二甲苯在温度高于260℃条件下转化率大于99%。在温度高于290℃,苯的转化率同样可以超过99%。经过现场试验验证:VOCs在温度300℃时经过烧结金属粉末过滤器处理后,以上三种废气的去除率均大于99%,排放浓度低于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3.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大多数大型钢结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均需要进行抛丸除锈、喷涂处理,使用油漆进行喷涂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含TVOC(主要为甲苯、二甲苯和非甲烷总烃)的有机废气。大型钢构类生产项目喷涂废气的收集和处理尤为困难。文章结合某大型钢结构生产企业实际采取的喷涂废气治理方法进行喷涂废气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旨在为同类项目喷涂废气污染治理及进一步改良涂装废气治理工艺和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能源消耗、有机废气污染、可持续发展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玩具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的紧迫性。通过几家玩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的研究和经验总结,指出注塑机能耗高、有机废气污染严重、非清洁能源的使用是玩具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塑机的节能改造,有机废气源头控制,以及清洁能源替代非清洁能源的使用等清洁生产措施。并从注塑机变频器的使用,注塑机炮筒加热方式的改造,注塑机余热的回用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注塑机节能改造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活性炭吸附—CS2解析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建材市场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进行了测定。采用活性炭管采集样品,经CS2解析,FID做检测器,考察了苯、甲苯、二甲苯的线性关系。经实验测得解吸率在90%以上,苯、甲苯、二甲苯的加标回收率在96.6%~102.1%,线性方程的相对系数在0.999以上。该方法采样装置体积小、噪音低、操作简便,适用于同时进行苯、甲苯、二甲苯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6.
浅析石油炼制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油炼制行业生产工艺,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该行业无组织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现场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无组织排放的厂界非甲烷总烃浓度达标,VOCs主要组分为烷烃、苯系物、烯烃、含氧化合物、卤代烃、炔烃,其中主要特征污染物为戊烷、丁烷、苯、二甲苯、乙苯等,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选取2家典型农药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农药制造行业废气排放特征、环境影响和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不同企业由于产品、生产环节的不同产生的污染物存在一定差异,A企业污染物以氨、含氧有机物和卤代烃为主,B企业污染物以卤代烃为主.臭氧生成潜势(OFP)范围在1.96~107.24 mg·m-3之间,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范围为0.94~74.72 mg·m-3,对OFP和SOAFP贡献较大为含氧有机物、芳香烃和卤代烃.农药企业恶臭物质较为复杂,主要恶臭物质涵盖了硫化物、含氧有机物、含氮化合物和芳香烃.农药企业所有排气筒废气的LCR均高于10-6,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A企业LCR范围为4.10×10-6~5.34×10-3之间,B企业LCR范围在1.23×10-3~4.35×10-1之间,卤代烃,特别是1,2-二氯乙烷是农药企业主要的致癌风险物质,需要企业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吸附-热脱附-气质联用技术对浙江某市典型彩钢企业生产车间与废气处理装置进行了VOCs定量分析,获得了该行业的特征VOCs成分谱,并利用最大反应增量法(MIR)和气溶胶转化系数法(FAC)估算了彩钢行业各组分VOCs对臭氧(O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结果显示:该市彩钢行业VOCs成分复杂,酯类和醇类占比在50%以上;车间VOCs浓度水平受温度影响大,夏季浓度约为冬季浓度的1.6~4.2倍;通过对O3和SOA的计算可知,芳烃类、醇类物质对O3生成潜势贡献率分别为70.0%和28.05%,而SOA生成潜势完全由芳烃类物质提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残渣与有机污染土壤的混合焚烧实验,分析了炉渣、烟气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含量及浓度,明确了残渣焚烧的适用工艺及条件。结果表明,在一段炉焚烧温度600~900℃、二段炉出口温度≥1 100℃、烟气停留时间≥2s、急冷器出口温度≤150℃的条件下,炉渣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少部分进入到尾气中,多环芳烃含量极少,大部分被焚烧破坏和尾气净化设施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在残渣掺入量为30%条件下,尾气排放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包装印刷VOCs废气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应用吸附 催化燃烧法原理 ,采用FCJ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进行包装印刷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废气治理 ,详细描述了包装印刷车间VOCs废气治理的工艺过程及其治理效果。测试结果表明 ,应用这类工艺和设备可以有效地进行大风量的VOCs废气治理 ,净化治理效果达到了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