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核电发展经历4个阶段1954年,前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机组,人类进入了和平利用核能的时代。从世界核电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实验示范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减缓发展阶段以及开始复苏阶段。1.实验示范阶段(1954-1965年)1954-1965年间,世界共有38个机组投入运行,属于早期原型反应堆,即"第一代"核电站。期间,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5MW实验性石墨沸水堆;1956年英国建成45MW原型天然铀石墨气冷堆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60MW原型压水堆核电站;1962年法国建成60MW天然铀石墨气冷堆;1962年加拿大建成25MW天然铀重水堆核电站。  相似文献   

2.
<正>俄罗斯民用核能发展现状自二战结束之后,俄罗斯在核利用发展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54年前苏联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自此俄罗斯开始步入了核能发展的历史,几十年来俄罗斯核能利用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但是,1986年前苏联建造并运行的位于乌克兰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人为原因操作失误发生爆炸,给当地的人员、财产和生态却造成了损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  相似文献   

3.
自1954年世界第一座核电站投入运转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正在运转的核电站已由1970年的80座发展到1985年的374座,其中,工业化国家285座,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67座,其它国家22座,核发电能力1985年达到249625兆瓦(其中工业化国家203434兆瓦,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33887兆瓦,其它国家12304兆瓦)。1985年  相似文献   

4.
核去核从?     
<正>在化石能源带来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下,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方向。其中核能作为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自1951年被人类首次利用后,已成为世界电力供给的主要能源之一。今年3月份在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核安全观",并在访欧期间变身核电"推销员",力推中国核电"走出去"。从大亚湾核电站到英国核电项目,我国核电已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核电市场风云变幻,一方法国在大力发展核电,法国电力供应中核电比例占世界第一,一方是德国将于2022年前彻底放弃核能发电,在全球核电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下,"德国弃核是勇气还是无奈",德法核电发展冰火两重天,但"德法核  相似文献   

5.
《环境》2015,(9)
<正>核电,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清洁能源。随着环境约束增强,未来煤电的成本可能显著上升。要弥补压减煤电带来的电力缺口,发展核电将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特别是作为资源消耗大国,发展核电将会是我国的大势所趋。我国核电发展历程回顾我国核电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2004年,这是中国核电发展的起步阶段。1980年,浙江秦山核电站动工,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掀开中国核电发展序幕。秦山核电站于  相似文献   

6.
自1954年当代第一个国际环境保护协定《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签订以来,在短暂的32年时间内,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协定就已签订一百余件。协定涉及的领域也是多方面的。这些协定的执行虽然还不尽令人满意,但对于促进全球环境保护,起了不容置疑的积极作用。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之一,人口居世界第一位,土地面积居第二位,资源种  相似文献   

7.
杨朝飞 《环境保护》2011,(14):37-40
日本福岛核事故对世界、对中国的影响同样深刻而长远,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核电工业进程,也改变了一些国家和团体对核电的认识与态度.正确反思日本福岛核事故的教训,已成为保证核电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太肤浅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核电发展已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社会提供了必需的生活福利.核电工业对于很多国家而言,已是须臾不可离.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全球在运的核电机组442个,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65个,核电发电总量约占全球的16%.  相似文献   

8.
<正>自1954年首座核电站运行开始,核电建设曾有过二十多年的黄金时代,全球有四分之三以上核电站在那个时期建成,彼时核电建设的门槛是技术、资金和制造水平。除了美国、法国、前苏联等发达国家外,发展中国家是绝无能力涉足的。时过境迁,技术的进步和制造业的转移,似乎降低了核电建设的难度。但是,建与不建的争  相似文献   

9.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核电的国家,1953年就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到1994年,英国的核电已经有14个电厂,31个反应堆,总装机达到1200多万千瓦。由于国内反核压力,英国停止建设核电站20多年。英国目前有8座核电站,发电量占英国用电量的20%,将在2030年前后到期退役。同时,英国的火电厂将在2025年前后全部关闭。为了替代目前老化的发电机组和降低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未来英国急需新建核电项目。而中国企业也将在英国重启核电计划的首个项目欣克利角核电站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05,(12):77
每座核电站都十分注重安全,设有一系列的安全保护监督测量措施,设备先进,自动控制程度高,技术要求严格,人员素质精良.一个目标,就是从各个方面来保证安全.事实也是这样,世界核电史上一直保持很高的安全运行记录,核电迄今仍是安全的能源.但这并不是说核电就绝对不会发生严重事故.一个错综复杂的大型工程,小事故就会涉及到各方面,何况人也有误操作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渐枯竭,以及使用化石燃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核电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能源.到目前,世界上已有400多座核电站在运行.在我国,标志着核电事业起步的秦山核电站,已于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成功;现在,由两台装机90万千瓦的进口机组组成的大亚湾核电站也已进入全面调试阶段,计划于明、后两年先后发电.由此看来,核电事业不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今后都会有较大的发展.一、我国发展核电的环境政策从能源需求看,发展核电势在必行.但鉴于发展核电会伴有放射性物质的产生,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我们对发展核电的环境政策是"积极支持,严格要求."积极支持"就是为开发新能源,大力支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高达37亿吨,是世界煤炭产量的一半。在我国煤炭消费量中,一半用于发电,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严重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频发大面积雾霾天气,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核能是一种安全、经济和清洁的能源,核能和平利用是上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1954年世界第一个核电  相似文献   

13.
罗艺 《世界环境》2014,(3):33-34
<正>法国对核能的利用主要是核能发电,在核电技术领域也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法国的核电发电量和核电站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目前,法国运行中的核电机组共有58座,总装机容量达到63,300多兆瓦,核电占总发电量的78%,其比率位居主要工业国的首位。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净出口国,每年由此获得的收入超过30亿欧元。值得称道的是,法国在运行的核电站,迄今已安全运营40多年。虽然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4.
乐雯 《环境》2022,(1):66-67
<正>一直以来,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确保核电机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同时,不断创新,以卓越成效加快建设世界核电行业标杆企业的脚步,核电基地6台机组运营水平保持在国际卓越值,平均能力因子保持在90%以上;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在国际安全业绩挑战赛中大亚湾核电累计获得39项次第一名,夺冠次数占该奖项冠军次数的一半以上……大亚湾核电在争创世界核电运营行业标杆的新征程上接力先行,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15,(8)
<正>提起核电,很多人想到的便是核电安全和核电事故,日本福岛核事故如今还盘旋在人们的脑海中无法忘却。核电站,它的真面目究竟是怎样的?跟随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及环境友好使者的脚步,记者走进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半岛的大亚湾核电基地,实地参观国内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似度假胜地的核电基地靠海、环山、周围树木林立,空气中夹杂着清新的海风和孩子的嬉戏声……如果不是知道今天的目  相似文献   

16.
世纪末的抉择王娅1782年,英国机械师詹姆斯·瓦特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蒸汽机。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页。工业革命以来的短短200多年,人类社会的发展超过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时代。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7.
酶与人类     
酶在客观世界,在生物体内,像魔术师似的起着变化莫测的作用。有人假想,假如没有酶,地球上也许不存在生物与人类,大自然的恩赐,许许多多职责不同的酶,配合人体的新陈代谢,一刻不停地,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于是人就获得了营养,有了使他们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物质基础,有了使他们精力充沛地从事生产劳动、创造发明的能量,维护着人类的健康。同时,许多功能不一的酶,在客观世界中繁忙地起着催化作用,推动了工业革新、农业增产。酶对人类的贡献实在太大了。那末,酶究竟是一些怎么样的东西呢?它  相似文献   

18.
<正>从2010年的巴基斯坦核电援助项目,到2013年的英国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 C)核电项目再到罗马尼亚切尔纳沃德核电项目;从1982年引进国外技术建设我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到2014年4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首次亮相;在经历了昔日的"拜师学艺"和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内功"之后,中国核电正在一步步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核电"走出去"正成为一张绚丽的名片。化石能源使用的负作用已成为地球的  相似文献   

19.
再一次抉择     
30年前,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世界各国在逐步认识到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聚集于这座北欧重镇。这是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也是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起始点。它是在发达国家经历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人民生活、生产受到严重伤害,是在世界八大污染公害事件造成触目惊心的事实以及像卡尔逊(《寂静的春天》作者)、海尔斯(地球日运动发起人)等一批先觉者艰苦努力,唤醒了世人初步的“绿色意识”后才得以召开的。正如会议产生的《人类环境宣言》所指出的:“人类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  相似文献   

20.
应春豹 《环境》2002,(10):44-44
每座核电站都十分注重安全,设有一系列的安全保护和监督测量措施,设备先进,自动控制程度高,技术要求严格,人员素质精良。一个目标,就是从各个方面来保证安全。事实也是这样,世界核电史上一直保持很高的安全运行纪录,核电迄今仍是安全的能源。但这并不是说核电就绝对不会发生严重事故。一个错综复杂的大型工程,小事故就会涉及到各方面,何况人也有误操作的时候。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是人对小事故判断不准,处理不当造成了大事故。因此在千方百计地确保安全运行的同时,还要切实制订出一套万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