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13年,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据此规定,江苏省划定了15类共779块生态红线区域,并对生态红线区域实施两级管控区分级管理和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2.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山东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文中介绍了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背景、组织形式、划定原则、划定范围和方法以及划定结果,分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之后的管理策略,总结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经验,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体系构建建议,为其他省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的另一条"生命线",划定并严守意义重大。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安排提供顶层设计。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关键在于实现边界落地、政策落地、管控落地。需要从国家  相似文献   

4.
加快“三个落实” 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客观需求,是贯彻落实新时期中共中央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自2011年国务院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任务以来,经过多年努力探索,政府和学界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方面开展了很多有益实践,但仍存在思路不统一、部分地区进展缓慢、配套政策不明确等问题。当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已明确列入"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落地关键问题,从边界范围、配套政策及管控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快"三个落实"的对策措施,为实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省生态红线划定为实例,介绍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方法和技术,探讨了省级生态红线划定与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推进省级生态红线划定和管理,为全国生态红线划定和管理建言献策也为其他省市进行生态红线划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县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资源县的生态环境特征,依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目标,从禁止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等方面建立了资源县生态红线划定指标体系,并研究确定了生态红线划定的技术方法,运用GIS叠加分析、空问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划定资源县Ⅰ和Ⅱ类生态保护红线,从而明确了区域内生态保护的重点与方向,对资源县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其它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划定是基础,严守是关键。要守住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需要建立并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政策。本文系统阐述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定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点,以及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政策的框架,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三不")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按照"三不"、实施三"事"(事前严防、事中严管、事后奖惩)的要求,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政策,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相似文献   

8.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永久保护,是新时期背景下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研究通过对环保部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与其他要素红线进行概念分析,理顺各类型红线间的关系,提出下阶段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可采用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以期为实现生态保护红线最终落地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麻阳县生态环境特征的分析,并依据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目标,从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方面建立了麻阳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技术方法。运用空间统计分析、GIS叠加分析等技术,划定麻阳县I类和II类生态保护红线,从而确定了区域内生态保护的重点与方向,对麻阳县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其它县、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曾容  刘捷  许艳  杨璐 《海洋环境科学》2021,40(4):576-581, 590
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时间较早,由于划定前缺乏相应的本底摸查、评价以及存在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共同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也面临着新的要求。以满足新形势下构建海洋生态安全格局为导向,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立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以来的成效,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海洋生态保护重要区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应划尽划评估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海洋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及制度体系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于2011年首次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随后生态保护红线逐步上升为国家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目前,我国已经在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领域应用红线概念和制度,形成了诸如能源消费红线、水资源红线、耕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等红线制度,具有空间约束和数量约束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落地 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活动,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必然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创新的重要任务。在总结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揭示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据此提出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体系的对策建议,为推动生态保护红线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研究与探讨——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主要模式,可分为生态功能模式、规划模式、综合模式等。结合杭州市实例,对不同的划定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各模式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探讨。结合生态补偿制度配套、法律刚性程度、与其它红线之间关系、监管责任主体、划定难易等因素,提出基层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践中,应以生态功能模式为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要闻     
<正>7月20日,环境保护部召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工作协调组第一次会议。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李干杰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实行严格保护,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对生态保护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工作协调组各部门协调配合,确保划定工作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有效地解决中国的环境危机以及更好地进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建立底线思维.中央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了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通过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文献和政策进行分析,提出生态红线的类型和划定的思考,结合生态红线落地问题,对宁夏生态红线划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期为全国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的相关要求,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阐释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流程,包括开展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科学评估,与自然保护地叠加分析来校验划定范围,通过部门之间的沟通对接等确定红线边界,最终形成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开化县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可为其他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建设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我国以强制性手段实施严格生态保护的政策导向。本文基于生态保护红线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提出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的概念、特征及结构组成,为推动生态保护红线战略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政     
《环境》2018,(4)
正《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方案》审议通过按照中央部署要求,为落实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科学划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努力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3月22日,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方案》,决定经修改后提交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是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安排的顶层设计。本文梳理阐述了《若干意见》的八个关键点,即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基础;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形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严禁任意改变用途;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协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促进各地正确理解准确及把握《若干意见》的核心要义,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工作。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意义,在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对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