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曹志强 《安全》2020,(3):66-70
为探究小微企业组织内部安全知识共享机制,提高小微企业的安全氛围。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员工群体之间的安全知识共享博弈关系,选取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构建安全知识共享模型,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员工关系融洽系数、领导的重视程度对演化结果呈正相关关系;安全知识的分享成本则与演化结果呈负相关关系。并为促进安全知识共享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安全情报服务能力影响因素,根据安全情报与情报服务理论,提出安全情报服务定义及内涵,以4个基本原则为指导,面向安全管理全过程,构建并解析面向安全管理的安全情报服务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安全情报服务能力建设的工作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面向安全管理的安全情报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包括安全情报服务顶层设计、安全情报服务机制和安全情报服务保障3个一级影响因素,且一级影响因素可进一步细分为10个二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提升面向安全管理的安全情报服务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安全信息有效沟通在增强企业安全文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若干起由于安全信息沟通失效引起的事故及当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够深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安全信息有效沟通对于增强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分析信息沟通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形式及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企业内部和外部安全信息沟通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影响安全信息有效沟通的因素;提出一些提高安全信息有效沟通的建议和措施。研究表明:安全信息的有效沟通对于鼓励员工参与安全事务、获得员工合作和支持、增强企业积极的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企业安全确认管理系统的设计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全确认制发展应用状况的总结分析,重新界定了安全确认制的基本内涵,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机理,指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通过剖析安全确认制的作用机理,揭示其杜绝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发生,实现企业本质化安全生产的意义。提出了企业安全确认管理的一般流程框架并给出企业安全确认管理工作开展的步骤及建议。设计出企业安全确认管理系统,分析其内部机制,将整个系统分为7个子系统,进一步理清了企业安全确认管理系统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大量资料的搜集,概括出了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的众多因素,并根据他们的可控性进行了分类.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构建了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量表,并通过spss16.0软件包对其进行因素分析,检验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最终形成了四个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正式量表.其中包括: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个人安全素质影响因素量表、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领导影响因素量表、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组织影响因素量表和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工作内容和环境影响因素量表.此外,本文还对中交天航第五经理部的施工人员进行了实证研究,用spss16.0软件包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各量表中包含的题项的内部分析、四个量表中所有题项的整体分析和每个量表中的群体差异性分析,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得出了该企业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6.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阐述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构建1个有效管理安全信息为目标,从安全信息的界定,安全信息的分类。安全信息的管理绩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目的意义。构建步骤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为开发基于Internet企业安全信息共享和安全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对工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保障建筑施工安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方法研究建筑工人个体安全能力与影响因素间的效用关系。从个体特质和工作环境2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技能素质、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等16个影响因素。以工作环境的8个影响因素作为外源潜伏变量,其余8个影响因素作为内生潜伏变量,构建建筑工人个体安全能力SEM。利用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与修正,实现影响因素效用的客观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工人的个体安全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技能素质;工作环境中,效用最大的因素是施工现场的安全资源配备;当前建筑行业的安全培训与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8.
围绕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内涵,对影响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识别出安全行政管理能力、安全行为管理能力、安全技术管理能力、安全信息管理能力、安全创新管理能力五个方面16项主要因素。以安全行为管理能力因素为内源潜变量,其他四个方面因素为外源潜变量,构建煤矿安全管理能力风险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出该风险因素群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综合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路径。此研究为煤矿企业实现本质化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构建多因素涌现作用形成的车间人员安全能力结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DEMATEL法的人员安全能力建模方法。首先,在现有人员安全能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人员安全能力及涌现的概念,并由此分析车间作业人员安全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人员安全能力因素集;然后,借助问卷调查和DEMATEL法确定人员安全能力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从而分析车间作业人员安全能力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最后,通过一个实证分析说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并建立人员安全能力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可以用于构建涌现条件下的人员安全能力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石化企业安全链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增强石化企业安全管理能力,针对石化行业的特点、管理现状和国内外安全链理论的发展状况,运用系统思想并结合石化企业特征构建起融合安全要素和流程体系的安全链模型。安全要素由人、环境、信息、操作设备、运营设备、技术和管理等构成,流程体系由反映全生命周期的"提前行动、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5个流程构成,2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安全链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对影响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各要素和阶段予以准确定位。最后以宁夏石化公司为例,分析该模型在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其可以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矿井火区中一氧化碳(CO)、氢气(H_2)、乙烯(C_2H_4)和乙烷(C_2H_6)等其他可燃气体对甲烷(CH_4)爆炸特性的影响,利用可视球形气体爆炸系统开展了多元可燃气体爆炸压力特性试验,观察并分析了峰值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及其相应时间。通过高速摄影系统拍摄了视窗范围内爆炸火焰传播图像,基于边缘检测方法确定了火焰前锋位置,继而得到最大火焰传播速度。分析了以氢气为主要成分的其他可燃气体对低浓度CH_4-空气混合物压力特性和火焰传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可燃气体的存在增加了低浓度CH_4-空气混合物的爆炸危险性。随混合气体体积分数增加,低浓度CH_4-空气混合物的峰值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和最大火焰传播速度非线性增加;此外,到达峰值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安全与环境学报》(下称《学报》)2007-2017年刊载的4147篇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从《学报》论文的时序产出与影响、分类产出与影响、期刊层面的知识流动及主题热点4个方面讨论了《学报》的文献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学报》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出、影响力及知识密度不断提升,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地区、机构、作者等。《学报》保持期刊内外的知识流动、交换和更新,使得期刊充满知识活力。经过长期的积累,《学报》已经形成了安全工程与管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以及特色专题--安全与环境事故和事件统计快报4个方面的主题方向。《学报》的这些文献计量指标,为全面认识《学报》及未来发展提供了详实的科技情报。  相似文献   

13.
临界风速是Y型合流分岔隧道能否有效抑制烟气侵入分岔支路的重要参数。为确定Y型合流分岔隧道临界风速计算公式,对影响Y型合流分岔隧道临界风速的相关因素进行量纲分析,推导出临界风速与火源热释放率、主分隧道高度比、连拱长度及隧道分岔夹角这4个因素的无量纲函数关系式。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临界风速最大的火源位置,并对上述4个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火源距分岔段隧道洞口15~25 m时临界风速最大;当无量纲火源热释放速率小于0. 3时,隧道临界风速与火源热释放率呈现1/3次方关系,当无量纲火源热释放速率大于0. 3时,隧道临界风速不再随火源热释放速率增加而增加;临界风速与分岔隧道高度比近似成-3/10次方关系,与分岔夹角成-3/40次方关系,而与连拱长度无关。进而得到分岔隧道临界风速的无量纲计算模型,且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均无成熟的危化品海水分离装置,急需探索出可以有效进行危化品海水原位快速分离的工艺,解决海上危化品泄漏后危化品污染海水原位分离困难的问题,提高海上应急水平。用二甲苯作为海上运输常见危化品的代表,选择几种典型的污染物水分离工艺(重力分离、膜分离、吸附分离),分别在海水条件下进行了效果测试,并对3种工艺进行了串联组合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重力分离能够在10 min内将二甲苯海水高比例混合物快速分离,并将二甲苯质量浓度降至160~200 mg/L;膜分离能够耐冲击地完成对大质量浓度(如20 000 mg/L)二甲苯海水混合物的分离,将二甲苯质量浓度降至60 mg/L左右,但处理后的污染海水再过膜没有进一步的分离效果;吸附分离根据前期的柱试验结果选择了吸附容量较大且适宜填罐的活性炭种类IPG1240;重力分离-膜分离-吸附分离的组合能够实现危化品与海水的快速分离。  相似文献   

15.
煤矿综采工作面狭窄,工作环境昏暗,照明环境普遍不好,是近年来井下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目前煤矿综采工作面存在的照度问题,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操作难度,利用舒尔特表测算反应时间和操作可靠度,使用SPSS20. 0和Excel进行数据处理,设计试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从反应时间来看,0~25 min,试验组平均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反,被试者的注意力先下降后上升; 25~55 min,被试者逐渐适应低照度环境,反应时间也在逐渐缩短;被试者在低照度条件下操作55 min后,反应时间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大幅度增加,超过劳动时间临界值后,视觉疲劳度迅速增加,反应急速减慢,从而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生产效率,此时应合理安排工人休息。2)从操作难度来看,在简单及正常操作难度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操作可靠度变化比较接近,表明低照度条件对一般操作的可靠度影响不明显;在极难操作难度时,低照度条件对可靠度影响明显,在井下生产过程中,低照度环境下应尽量避免安排复杂的机械化操作。3)反应时间与光照时间呈二次函数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方程量化了两者的关系,为以后合理安排煤矿工人劳动休息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的建筑施工现场会产生海量数据信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并从中找出建筑施工现场内外环境中危险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对于施工安全尤为重要。利用Apriori算法挖掘施工隐患数据集,生成危险源关联规则;然后依据任务驱动思想令计算机将施工任务映射到相应施工情境下的危险源关联规则中,管理者便可根据具体施工任务搜索到更想要关注的安全规则信息;从这些规则信息的搜索结果发现,隐患的发生常常是由于危险源在时间上的连续或在空间上的交互所致,因此利用这些挖掘出的关联规则可以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7.
档案馆是收集、保管纸质档案材料的场所,火灾荷载大。档案馆火灾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为了评估档案馆火灾安全风险状况,预防档案馆火灾的发生,通过分析档案馆火灾安全风险因素,全面、系统地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档案馆火灾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多级可拓模型的档案馆火灾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应用该模型对西安某档案馆进行实证评价,得出该档案馆火灾安全风险等级为II级,评估结果与实际安全情况相符,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档案馆的火灾安全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8.
张玲莉  王保云  王婷  蒋茂林 《安全》2019,40(10):9-14
本文首先对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场所进行了统计,通过对场所的特征分析,总结了学校、宗教场所、体育场所、街道、歌舞娱乐场所、地铁站、公园、大型商场等人群容易聚集场所的事故高危点。然后对楼梯、过道、坡面、桥梁、出入口、地下通道等高危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高危点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高危点的危险度。本文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能够为人群聚集活动的安全预案制定、高危点识别、安保人员设置等提供客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方法分析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CO2排放的8个影响因素,考虑了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从生产投入、转换、传输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并分析了2001-2016年影响京、津、冀各地区CO2排放的各因素贡献值。结果表明,1)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CO2排放总体呈现递增趋势,2012年出现负增长;河北省电力部门对京津冀电力部门CO2排放贡献最大,2001-2016年累计CO2排放变化量为145.70 Mt,但河北省电力部门的减排潜力巨大;2)人均GDP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促进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CO2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2001-2016年累计贡献值分别为261.86 Mt和36.47 Mt;3)用电效率效应和电力输入输出效应是京津冀地区电力部门CO2排放量增长的主要抑制作用,2001-2016年累计贡献值分别为-49.40 Mt和-47.93 Mt;4)造成京、津、冀电力部门CO2排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均GDP、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用电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施工人员的活动监控对施工安全管理及预防职业疾病至关重要。为提升施工安全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对楼板钢筋工程施工中的8个主要活动进行识别。为弥补单一传感技术采集维度不足的缺陷和集成传感技术对系统灵活性的限制,采用智能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采集试验人员模拟施工人员活动时的加速度和倾角数据,并提取平均值、标准差、协方差、四分位距(IQR)为活动的特征矢量。通过决策树中的CART算法建立分类训练模型,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评估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样本个体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5.28%,预测准确率为92.86%;样本总体的分类准确率为89.67%,预测准确率为94.82%。研究表明,基于智能手机采集数据的决策树模型可以用于施工人员的活动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