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任务与实现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未来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本文基于《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分析归纳了我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从环境保护与改善、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与实现路径,重点从构建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和加强污染治理等4方面介绍环境保护与改善任务与路径,着重分析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科学开展生态系统评估等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任务与路径,提出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措施。本文可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和后续行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制度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初步构建形成了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完善,实践不断深化,作用日益凸显,生态补偿逐渐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补偿制度推进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本文系统分析了“十三五”时期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现状,提出“十四五”时期健全生态空间补偿、强化分类补偿以及推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等生态补偿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及改革路线图。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重要的生态环境监管问责制度。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本构建了生态环境部系统内和中央层面双轮驱动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其中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顶层制度安排,是对生态环境部系统内督察制度的全面升级,这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构成及其特征,提出强化督察结果、运用督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首轮督察评估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时期是安徽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的定位要求和建设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本文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聚焦“一个关键”、狠抓“两个重点”、强化“三个兼顾”、提升“四个能力”的总体思路,以及全面推动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实施区域共保联治以及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时期是安徽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的定位要求和建设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本文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聚焦“一个关键”、狠抓“两个重点”、强化“三个兼顾”、提升“四个能力”的总体思路,以及全面推动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实施区域共保联治以及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所处的阶段和时期做了分析,提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应该是"巩固、调整、充实、提高",原则是"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协同治理、社会共治",并提出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方向:完善制度建设,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基础;健全管控手段,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强化科技支撑,建立有效的科研保障体系;实施重点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
2020年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个非常关键的目标窗口期,"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将同时启动编制,亟须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使命与定位给出全局性、战略性、科学性的审视、研判和决策。本文立足"价值—制度—行动"框架,展开对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使命与定位的具体分析,首先提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具有文明伦理价值、国家战略价值、发展质量价值、财富均衡价值、整体治理价值五重属性,进而从国家规划体系构建的制度层面提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稳健与积极两种情景下的定位选择,最后从行动层面提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与实施路径的构建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政策统筹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政策是国家为了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各种制度规范和保障条件。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之年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谋篇布局之年,其作用日显重要。生态环境政策本质上是一个"传动系统",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动力传递到每个行动者,这些动力分为"推动力、拉动力、行动力"。推动力类政策的特点是限制性和强制性,包括产业政策、生态环境管理政策、督察问责制度等。拉动力类政策的特点是引导性和自愿性等,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创建活动、生态补偿、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等。行动力类政策的特点是基础性和持久性,包括绿色教育、信息公开、信用评价、社会舆论监督等。生态环境政策的发展路径是"协同推进、整体优化"。建议对生态环境政策进行机制化管理,开展储备、评估和清理等工作。为此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政策制定出台工作的统筹,注重建设生态环境政策研究力量。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随着《“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出台,建立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强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成为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吉喜 《环境保护》2016,(15):21-24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尖锐矛盾,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均面临不同程度威胁,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在长江经济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是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本文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在划定过程中存在的落地难度大、与各类规划有交叉重叠、配套政策缺失等问题,提出从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大区域生态修复和保护、建立统筹协调的红线管控制度等对策和建议,以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  相似文献   

11.
12.
学习"听证"     
前不久。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举办的第59期局长培训班上,为了“学习听证”专门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评审批模拟听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环保局长,以不同的身份参与了这次模拟听证会。他们时而进入角色,慷慨激昂;时而又跳出听证会,指手划脚。整个模拟听证会行进有序。角色逼真,达到了“学习听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底,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提出了城市不同层次规划中低影响开发的控制目标和相关要求,以及雨水管理的技术方法.海绵城市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但对于国外先进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的直接经验借鉴仍然较少,这里通过重点介绍美国俄勒冈州尤金市雨水“Onsite”(雨水地块内处理)的管理理念、方法以及主要雨水管理设施的用地指标,以期为国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完善,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生态环境监测从“跟跑”变为“并跑”,并向“领跑”迈进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支撑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战略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创建“绿色学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中应具体采取的措施提出了独到见解,对广泛创建“绿色学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邹晶 《世界环境》2009,(2):53-58
瑞典,一个900万人口的高福利小国,却涌现出了许多享誉世界的人物和企业。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卡尔·冯·林奈、英格丽·褒曼、葛丽泰·嘉宝……可以说他们都是瑞典王国永恒的“形象代言人”;而宜家、爱立信、伊莱克斯、ABB、沃尔沃等则为全世界的消费者带来了高品质的生活和工业消费品,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如何来解决这个难题呢? 本文论述了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提出了从污染防治到污染防止的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从"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光 《环境保护》2006,(4):33-36
从"十一五"开始,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即从"环境换取增长"的阶段转向"环境优化增长"的阶段.所谓环境优化增长,就是指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手段,使之改善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目标.一旦环境优化增长的理念得到认可,"国家意志"在环境保护上的表现就会与以往大不相同--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环境保护的从属、滞后、补救性质的地位,上升到主动、优先、预防的地位.因此,与时俱进地认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充分揭示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和贡献,是我们当前应该认真做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日本环境基本法诞生的时代背景 公害事件推动环境立法起步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早期时日本对公害并没有警觉而任其发展。而战后的日本也是推行经济增一矢为先导政策,致力于追求经济的高度成长。在此期间,196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达8.8%,1965年达9.3%。1970年高达12.9%。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化工、道路、港湾等重工业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这种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环境遭到极大的污染和破坏。这一阶段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公害事件(熊本水俣病、  相似文献   

20.
首先讨论了“治”字思维模式下,我国禽畜养殖业规模化养殖场存在污染物既不经济又不环保的严峻现实问题。事实上,规模化禽畜养殖场产生的“废物”,既是严重的污染源,又是一种必须利用的资源。因此,针对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物“治”字思维问题,在立足于粪便及污水的综合利用100%“资源化”的“化”字思维指导下,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建立无废无污开放式闭合循环的生态经济新模式。一方面,养殖业所有流程按循环利用原则,实行生态工艺或无废工艺的改造;另一方面,在一个大的区域里把畜禽养殖业与其它产业,特别是大农业中的种植业以生态经济循环链锁关系配置成首尾相接的“废料—原料”的循环经济新模式,在达到边际成本最低的同时取得边际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