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可靠度出发,以平均损失最小为约束条件,分析安全监控系统关键元件定期更换模型,指出寿命服从指数分布的元件不符合进行预防性更换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从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可靠度出发,以平均损失最小为约束条件,分析安全监控系统关键元件定期更换模型,指出寿命服从指数分布的元件不符合进行预防性更换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化工装置风险排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化工生产装置越来越大型化和复杂化,如何在这类复杂系统中对各类装置进行风险分析和排序,确定出装置安全监管、安全维护、监测监控及淘汰更换的策略,是装置安全运行相关方直接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基于化工装置定量风险评价技术的潜在生命损失值PLL风险排序方法,可以成为化工装置安全管理和安全策略优化的有效工具,在实际工程中帮助降低系统风险、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雷电对安全监控系统的电子设备是非常有害的,所以必须对其进行防御。为了科学系统地设计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方案,本文从电磁兼容的角度对雷击种类及其破坏机理的分析,掌握了雷电的耦合途径及防雷关键所在,从切断电磁耦合途径的思路入手对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利用避雷针、避雷器及屏蔽接地等方法对安全监控系统的雷击防护进行了设计,经工程实践证明本文的避雷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火灾与安全双重图像监控系统合肥工业大学能源所研制的火灾与安全双重图像监控系统是进行早期火灾监测、预报的电脑、电视一体化系统。在常规的闭路电视图像监控系统基础上,摄像机镜头前加置图像甄别器。摄像机送出视频信号,经电脑处理实现监控。它可上、下、左、右、上...  相似文献   

6.
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发展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的现实需求出发,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及时掌握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的发展进程,是安全科研工作的必需.本文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与总结,指出各类监控系统的优缺点,便于科研人员及时了解与掌握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的最新进展,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模式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对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要求,结合监控的概念,分析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的内涵。通过分析生产经营单位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中的地位和职责,提出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的架构,分析了企业端和政府端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日前,自治区安委会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装使用工作,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并投入正常使用。通知要求: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工作。各煤矿企业和各市、县(区、市)安监以及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国家提高煤矿安全准入门槛,防范瓦斯事故频发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把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作为当前煤矿瓦斯治理的重点内容抓紧抓好。二是加强设计安装和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监控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最新颁布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工作和使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部分高风险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困难重重,为控制风险、保护周围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必要建立动态风险评价系统,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监控和预测。采用贝叶斯网络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定量分析。先在利用蝴蝶结模型辨识事故原因和后果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再导入"前导事件"信息和先验概率推导后验事故发生概率,量化分析事故发生随时间的变化概率;最后,以储罐溢流场景为例进行动态风险计算,结果表明,随化工装置生产时间和"前导事件"增长,元件失效概率和事故风险呈显著增长趋势。因此建议企业应重视"前导事件"并采取措施减少"前导事件",如优化检维修方案、及时更换关键部件、进行全面的事故调查等。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结合油田作业现场特点,将目标检测等技术运用于视频监控系统中,开展油田作业现场监控系统智能化,推动油田作业现场安全高效生产。当前,油田作业现场大多己经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但仍然沿用了传统的人工视频监控方式,这种系统只能实时显示监控画面以及视频录像保存,遇到突发情况大都采用事后调取相关视频资料方式进行查询,对风险产生以及工人违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无法真正做到实时预防或干预。  相似文献   

11.
A forecasting system is set up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in a Condition Monitoring Programme of a critical turbine placed at an industrial plant. The system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model in a State Space framework, such that the local mean level of the vibration state of the equipment is estimated directly from the data, based on a continuous-time set up. This model is combined with a cost model in Conditioned Monitoring, by which the time of preventive replacement is produced when the minimum of the expected cost per unit of time is reached into the future. Such measur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costs of failure, the costs of a preventive replacement and the probabilities of reaching the alarm levels fixed by some criteria. The system is estimated by Maximum Likelihood and thoroughly tested on the equipment. The main tests relate to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odel residuals and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with an alternative system, namely a linear trend regression model in continuous time. The system produced a reasonable forecasting performance and sensible time of preventive replacement prediction and outperformed the alternative forecast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一个随机非稳定地下矿山通风系统,此通风系统有三个机组,机组的随机运行状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率结构”。对此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概率统计分析,探讨了该随机系统的特征。由此推导出了通风系统故障的平均时间是一个显式的概率表达式。同时,假设系统失效时间和更换时间符合指数分布的情况下,得出计算系统故障平均时间的一个五阶多项式公式。通过验证,证明了系统故障平均时间的大小依赖于系统维修和更换的比率,而且是检验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有利于提高矿山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3.
根据系统管理原理并在深入研究典型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要实现我国民航的持续安全,就要构建并不断完善保障持续安全的管理体系,即持续安全保障体系。对该体系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科学的设计,论述了各要素的内涵,对部分要素进行了创新性的诠释。建立了以信息为驱动力的体系的运行机制,并对进一步完善体系提出了建议。该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将使民航的安全管理逐步实现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4.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14  
企业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企业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对于企业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降低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损失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在对广州发展油品经营有限公司南沙油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技术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结构,指出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总体思路,并从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技术层面,论述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体系框架及文件要素,指出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体系框架可以由总预案和程序文件体系两大部分组成,文件要素可以由2个一级要素、18个二级要素和2 8个三级要素组成。笔者论述的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技术已经在广东省数百家企业得到宣传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在重特大突发灾害发生后,及时、有序、充足地保障生活必需品应急物资的供应。通过调研典型突发事件在应急物资准备、响应、恢复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了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框架组成,并阐述了体系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标准体系分为通用、准备、响应和评估四个组成部分,由术语和定义、应急标志、物资储备等16个核心要素构成,按照层次性原则将要素分布在四个层级上,并对16个核心要素的主要内容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16.
事故场景的鉴别是复杂装备系统安全风险分析的基础,其完备性直接影响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因为任何事故场景的遗漏即意味着设计上可能存在潜在的事故隐患。提出从鉴别系统危险出发。建立危险与其原因(关联引发事件)、事件与系统要素以及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运算来获取事故场景的新方法并给出其形式化表述,以期在理论上确保事故场景鉴别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17.
为突破以现场为中心的取证模式,研究基于交通事故过程导向的交通事故现场警务取证系统化方法,以审判为中心理念重构警务取证的新模式,应用区块链溯源方法的思想与技术,提出警务取证区块化溯源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交通事故现场警务取证,应当以交通事故认定的交通事故构成的“七何”要件为证明标准;警务取证包括交通事故全过程的道路交通系统、交通事故现场、交通事故事实3个区块节点;取证具体涉及交通安全风险控制系统的8个系统要素,现场系统的7个系统要素,以及交通事故元素的2个事实要素。该方法的双向溯源技术可确保警务取证的成效,有效提升取证执法效能。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研究水分自然侵入对含瓦斯煤解吸促进影响效果,利用自制的“高压吸附-水分自然侵入-数据自动采集”实验系统,对不同水分含量自然侵入含瓦斯煤后的瓦斯压力变化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水分侵入后依靠竞争吸附能置换出吸附瓦斯,从而促进含瓦斯煤瓦斯解吸,其促进效果与煤样含水率相关;当煤样含水率由2%增至12%时,瓦斯置换量由2.18ml/g增至4.48ml/g,瓦斯置换率由11.48%增至23.83%,煤样吸水饱和前,含水率Mad与瓦斯置换量Q和置换率η之间满足Q=1.695Mad/(1+0.3Mad)和η=8.85Mad/(1+0.29Mad)关系模型,煤样吸水饱和时,水分对瓦斯解吸的促进效果达到极限值;工程应用中可利用水分对瓦斯解吸的促进影响效应进一步提高瓦斯抽采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非结构模糊决策的中国药品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安全管理理论和中国药品管理实践,通过专家意见和社会调查,确定中国药品安全管理的要素和决策标准;运用非结构模糊决策方法确定中国药品安全管理中各重要要素的权重,从而探索中国药品安全管理体系;对体系的不同要素进行排序。研究表明:影响中国药品安全管理的主要要素有,安全交易、许可制度、药品利润率、可追溯体系、药物警戒、应急管理;决策标准是,成本、经济水平、硬件条件、从业人员素质、消费者观念;重要性排序是,可追溯体系、许可制度、药物警戒、应急管理、安全交易、药品利润率。药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要素排序为政府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质安全化管理思想及实证研究框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分析国内本质安全化管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两类系统本质安全化实现路径的差异性:①技术系统本质安全性等于构成要素的本质安全性乘积,只要保证要素本质安全化,系统也趋于本质安全化;②社会技术系统关键要素是智能体,从根本上无法达到本质安全化,但智能体自身具有一定容错性和自组织性,在相对可靠条件下,需要通过和谐交互机制使系统而获得本质安全化。分析和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本质安全化管理研究基本思路:基于3层次和谐交互机制的本质安全化动态演化机制;并对系统本质安全化进行了量化;给出判定系统能否实现本质安全化条件以及本质安全化管理的基本函数关系;得出了系统本质安全化是系统安全性极限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