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提高视觉搜索作业的人因可靠性,运用试验方法研究了气质与VDT视觉搜索策略及绩效的关系.首先定义视觉搜索策略随机指数(RI)和视觉搜索人因可靠性评价指标,然后运用E-Prime软件设计试验,记录被试的气质类型测评结果、视觉搜索反应时(RT)、正确率(AR)及注视点(FP),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气质类型与视觉搜索注视点轨迹的分布特征存在显著相关性,同种气质类型的VDT搜索作业者的RI指数无显著差异,均有与其气质类型相匹配的搜索策略;2)不同气质类型的作业者在VDT视觉搜索过程中RI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抑郁质随机性最高,黏液质随机性最低;3)在30 min的视觉搜索过程中,所有气质类型作业者的RT绩效稳定,胆汁质和抑郁质作业者搜索策略保持不变但AR绩效在20 min后呈现下降趋势,多血质和黏液质作业者在20 min以后会调整搜索策略且AR绩效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视觉显示终端(VDT)结构性搜索界面的布局,提高作业绩效和安全,设计了VDT系统搜索实验,构建了搜索目标位置在4个主观偏好指标下的Pythagorean模糊集决策矩阵,运用交互式多准则决策(TODIM)法计算各目标位置偏好的总体优势度并排序;同时对VDT系统搜索实验中各目标位置的绩效进行方差分析并排序,分析系统搜索策略下作业者对目标位置的主观偏好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系统搜索策略的VDT作业绩效在不同目标位置差异显著;导致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作业者对搜索目标位置的主观偏好度,而不是搜索目标的位置属性;除中心区域外,偏好度高的区域搜索绩效要优于偏好度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通过过程控制和管理提高认知性视觉显示终端(VDT)作业人员可靠性和绩效的目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作业过程表征方法。构建认知性VDT作业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型,抽取13个基本认知动素(CT),提出CT概念结构模型假设,设计外显指标测试题项,运用问卷调查样本数据构建结构方程和测量方程;对测量数据与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进行分析,并训练BP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型对作业过程进行还原检验。结果表明:认知性VDT作业过程模型有效,元认知控制其他12个CT的结构关系成立,认知性VDT作业过程可由包括元认知在内的13个基本CT解析。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和作业效率,运用E-Prime软件模拟认知性VDT持续作业,通过方差分析提出作业疲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客观绩效指标和生理指标作为输入变量,主观疲劳综合指数作为输出变量,训练BP神经网络,对作业疲劳进行模式识别;提出认知性VDT持续作业工间休息机制。结果表明:通过正确反应时间、注视时间、瞳孔直径、眨眼频率4项指标,对VDT持续作业疲劳进行模式识别的结果可信度较高。因此,基于上述4项指标提出的工间休息机制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影响民航安检人员作业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提高安检人员的作业可靠性,运用三角模糊数学和网络分析法,建立了基于模糊-ANP的安检人员作业可靠性风险评估模型;通过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得到影响作业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为管理制度、员工培训次数和人员作业负荷等。在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这些因素并加以管理,为安检提出有效的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安全绩效的探索由企业生产环境转向员工内部心理,其中工作压力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备受关注,但关于其内在机制的实证研究非常少,为此引入自我损耗和道德推脱为中介变量、自我监控人格为调节变量探索工作压力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制造企业从事一线生产管理工作的522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EM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作压力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结果表明:挑战型工作压力和阻碍型工作压力均对员工安全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损耗、道德推脱均在工作压力与员工安全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自我损耗效应和道德推脱效应均受到自我监控人格的负向调节作用.企业管理者应该尽可能给员工提供安全管理工作所需的精神和物质层面的资源支持,从而降低自我损耗和道德推脱效应.  相似文献   

7.
《安全》2020,(6)
为缓解机场安检人员工作压力,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对机场安检人员的工作压力源结构进行探究,通过对国内某大型机场安检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及压力源分析以获得该机场安检人员压力源现状。结果显示:该机场安检人员工作压力源前五位为:工作特征、工作家庭冲突、职业发展、组织氛围和人际关系。安检人员倾向于采用运动、唱歌的方式来缓解工作压力,且目前组织层面应对措施较个人层面效果较差,单位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安全标志、风险感知与安全注意力的深层次作用关系,基于决策双系统理论,在访谈调研基础上,建立三者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分析两个时间点收集的487份中国制造业企业员工数据,使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检验中介与调节效应以验证假设模型。结果显示:安全标志正向影响员工安全注意力,风险感知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安全培训正向调节安全标志与风险感知的正向关系以及风险感知在安全标志与安全注意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时间压力负向调节风险感知与员工安全注意力的关系以及风险感知在安全标志与安全注意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绩效,以煤矿安全监管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作压力、安全行为、管理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提出假设并构建模型;然后,调查山西省8家煤矿,获得有效问卷308份;最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管理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煤矿安全监管人员的安全责任压力与安全行为正相关;工作环境压力、工作任务压力、组织内部压力、角色冲突压力和职业发展压力与安全行为负相关。管理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压力与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因违禁物品托运引发的不安全事件,基于原有安检模式,提出行李托运差异化安检模式,结合搜索-决策检查模型,建立系统错误报警及错误通过率公式,得到行李托运安检系统准确度-速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差异化安检模式一方面提高系统安全性,另一方面提升安检效率,节约安检资源。研究结果可为机场调整安检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探讨建筑工人人格特质、情绪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提高建筑工人安全认知能力,以293名一线建筑工人为调查对象,基于场动力理论,构建人格特质和情绪对不安全行为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人格特质和情绪对不安全行为的预测作用以及情绪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倾性、神经质、开放性3种人格正向预测不安全行为显著;正负性情绪对不安全行为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正性情绪在外倾性-不安全行为和神经质-不安全行为间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负性情绪在责任心-不安全行为和开放性-不安全行为间具有显著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工人个性化心理特征,溯源工人自身安全问题,为后续开展分类干预管理和矫正不安全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磁化水除尘的最佳磁化条件,提高水的利用率,通过实验得出不同磁化条件下水的表面张力、黏度;然后采用AN-SYS 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磁化水降尘性能最佳时的喷雾压力和磁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喷射压力为5 MPa时未磁化水的喷雾浓度较大、粒径较小;在此压力下,磁场强度为150 mT、磁化时间为80 s时,磁化...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most researchers now espouse a person‐by‐situation interactionist approach, there remains much work to be carried out to fully understand how different features of the environment interact with personality to influence behavior. Thus, this study sought to examin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hree group‐level construct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wo personality traits (conscientiousness and extraversion)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nd counterproductive behaviors. Specifically, using trait activation theory as an organizing framework, we considered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he following: (i) a previously unexamined construct called core group evaluations (CGEs); (ii) group conscientiousness composition; and (iii) group extraversion composition.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a sample of university football players (N = 225–252 from 40 group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GEs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 conscientiousness and both performance (subjective) and counterproductive behaviors. Group conscientiousness composition also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 conscientiousness and both performanc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and counterproductive behaviors. Lastly, group extraversion composition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extraversion and counterproductive behaviors.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a team's CGEs, as well as the personality composition of team members when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conscientiousness and extraversion on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nd counterproductive behavior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Three methods of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VDT) workstation adjustment were compared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ir effects on the operator’s seated posture. The first two methods were adjustments made both with and without any suggestion on the correct seated posture. The third method was an adjustment after which the workstation settings were initially se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recommended by the IntelAd computer program. Ten male and 5 female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readjust a VDT workstation until their most comfortable seated posture was obtained. When comparing the final seated postures to the ones ergonomically recommend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workstation adjustment assisted by the computer program yielded the best result, followed by the adjustment without any suggestion on the seated posture, and then the adjustment with a suggestion on the seated posture. Furthermore,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nd typing skill level were not found to have any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层理对原煤力学及渗流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平行层理煤样和垂直层理煤样在相同瓦斯压力、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裂力学及渗流特性,同时采集压裂过程的声发射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围压增大,平行层理煤样的峰值轴向应力平均增幅为34.5%,远小于垂直层理煤样的平均增幅161.21%;围压为1,3,5 MPa时,垂直层理煤样的压裂时间分别是平行层理煤样的0.68,0.19,2.72倍,层理方向对力学特性的影响随着围压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围压相同时,平行层理煤样的声发射幅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垂直层理煤样的声发射幅值随时间增加表现出正弦波变化趋势,且平行层理煤样在压裂过程中的声发射高幅值事件比垂直层理煤样的多;平行层理煤样的渗透率远大于垂直层理煤样的渗透率,且围压越大,初始渗透率越低,说明平行层理方向的孔隙度大于垂直层理方向的孔隙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吸附速率拟合公式缺乏而解吸经验公式众多的问题,通过替换解吸参数、定性和对比分析各经验公式对煤吸附CO2,N2,CH4吸附速率的适用性,选取4种不同煤质的煤样在0.5,1.0和2.0 MPa下进行定温吸附实验,分析压力和煤质对吸附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函数式对3种气体在不同压力和煤质下的吸附速率拟合效果最佳;压力和煤质对3种气体吸附速率的影响既存在共性又具有差异性,气体吸附速率与压力符合指数函数关系,与挥发分呈现出二次函数关系,并且压力升高会导致最低吸附速率趋向于较高变质程度煤样;CH4和N2的吸附速率随压力升高而升高,而CO2的吸附速率因煤样而不同,且在同压下,不同气体的最高和最低吸附速率煤样的变质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输气管道在城市综合管廊舱室泄漏扩散的基本规律,采用FLUENT软件,针对管廊正常通风—泄漏报警—事故通风—警报解除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分析。首先在正常通风速度建立的稳态风场中,模拟天然气在不同管输压力下发生小孔泄漏后的报警时间,根据首个响应的报警器的位置判断泄漏源位置。结果表明,当泄漏孔径为20 mm,通风速度为1.92 m/s,且泄漏源处于2个报警器中间时,管输压力为200,400,800 kPa时对应的报警时间分别为10.4,6.7,4.5 s。事故通风速度下,对不同管输压力的天然气扩散进行分析,当天然气朝逆风侧扩散时,随动量逐渐减小而到达不同的边界坐标。同时,环境大气压的降低不仅会缩短报警器的首次报警时间,还能延长总扩散距离。预测所得的天然气爆炸上下限浓度区移动速度有助于动态了解处于爆炸上下限浓度之间气体的实时位置。解除报警时间与进风口风速呈近似线性关系,可为现场救援队伍选择经济通风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