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峥嵘 《四川环境》1992,11(1):34-39
我省自八十年代初始,已开展了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在不同区域条件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八五”期间试点范围还将会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为生态农业建设规范化提供依据。本文拟写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原则、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解释和评价单项指标群体。通过指标评价方法,既可找出影响生态经济功能的限制因子,又可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及配套措施。将有效地促进县级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了生态农业的内涵,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方面入手,构造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方法对新疆绿洲生态农业进行综合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是进行综合生态农业示范体系研究的基础,也是神态农业经营理念和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因此,地理、交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选择,生产经营模式的确定对生态农业经营效益和示范影响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许家峪村的现状和作为冀东生态农业示范村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以及适宜的经营模式进行了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以广东省湛江市丰收农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选取10个评价指标,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整理前后的各种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和规划论的观点,对如何编制县级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进行了探讨。提出编制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并从现状评价、潜力分析、规划目标、规划方案、重点项目、效益预测和主要措施等方面对规划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杨青利 《四川环境》2005,24(6):64-67,70
本文通过对临潼区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提出该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及生态农业建设主要任务,以达到持续、高效、合理地利用区内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正财政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4月19日,财政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办法指出,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内容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产出和效益等三个方面,共涉及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其中,产出和效益主要评价年度绩效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是评价工作的重点。评价工作的主要依据包括《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主管部门编  相似文献   

8.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耕地整理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显得日益重要.耕地整理的潜力评价作为整理基础工作,目前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耕地整理目标和潜力评价的原则,以实践工作为基本,指出评价工作应从单一指标过渡到多指标综合考虑,提出耕地潜力评价体系应包括增加耕地系数、耕地产出提高率、投入产出比、林地面积比重提高率等方面,以期在评价工作中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科教兴农,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做到人口、环境、资源、能源、粮食等协调发展,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和生态的良性循环,使生态动态平衡保持最佳水平,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相统一,使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持续、稳定的发展,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0.
在借鉴国内外技术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环保技术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提出了构建环保产业技术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及思路;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动态连续性的原则构建了环保产业技术进步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指标体系包括技术积累水平、技术装备支撑水平、技术开发潜力水平和技术效益水平四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BTO”有益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建  杨治敏 《四川环境》2000,19(4):46-48
“BTO”有益微生物技术是应用范围广、低投入、高产出、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农业、环保工程应用项目。具有相当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是区域中主要的系统要素,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将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可采用指标体系法来进行综合评价.人口包括人口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和人口与资源环境评价指标.通过<云南统计年鉴>资料得到相关的二级指标数据,确立每个指标的权重,再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出云南省各市州人口与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根据评价结果,云南省各市州协调状况不一,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四川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实现形式。文章分析了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从自然生态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服务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四川生态农业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四川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适应的区域类型。  相似文献   

14.
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产资源评价领域中,GIS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地理学领域的信息系统,综合其它地质勘探、物探、化学等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对矿产资源进行全面评价。讨论了GIS在矿产资源评价应用中的进展、作用、思路与方法以及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选取方面分析了国外和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进展,对比国外研究情况指出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在指标选取、权重确定、方法采用和时空尺度适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已经在农学、生物学、地理学等领域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都着眼于生态农业的生产过程,即更多关注供给的角度,而很少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本文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消费者偏好与生产者策略的"传导模型",依据消费者对农产品生态敏感度的不同对其进行区分。对于"生态不敏感"的农产品,消费者对产品的生态敏感度低,这一偏好通过价格信号传导到生产者,使生产者采取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策略,对生态环境造成损耗;对于"生态强敏感"的农产品,消费者对产品的生态敏感度高,这一偏好能够通过价格信号传导到生产者,并使生产者采取生态化生产的策略,是绿色可持续的;对于"生态弱敏感"的农产品,市场存在分层现象,使得上述两种传导机制同时并存。消费者的偏好与愿意支付的溢价,生产者采用生态化生产方式的成本,以及证明产品品质的交易费用,是决定农产品生产能否在市场环境下自发实现绿色可持续的三个关键环节。培育绿色消费观念、提高生态农业的产出、健全产品质量监督体系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三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The Countryside Agency has recommended that national park authorities (NPAs) undertake an environmental appraisal of their national park management plans. A study of the appraisal practices of the NPAs of England and Wales has shown that, despite this guidance,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appraisal is uncommon but that a culture of applying sustainability appraisal is evolving. It is argued that the most likely explanation for this situation is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e workings of the national park management system. This broad policy development has manifested itself in a variety of ways,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of government guidance relating to sustainability appraisal and changes in best practice, each of which have influenced appraisal procedures in national parks. The wider implications of, and drivers behind, the evolution of appraisal procedure towards sustainability appraisal are thus identified and th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植物篱种植模式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其丽  孙辉  何道文  马睿  唐学芳 《四川环境》2007,26(3):41-45,54
植物篱种植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山区水土保持、土壤改良以及多种经营的耕作模式。该模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热带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和较为系统的研究,作为坡耕地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的生物措施受到广泛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模式在我国很多地区也进行了研究、示范和推广,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省宁南县马桑坪的等高固氮植物篱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植物篱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均大于顺坡耕作模式,种植新银合欢植物篱比种植山毛豆植物篱的综合效益高;在种植相同植物篱树种的前提下,施磷肥比不施磷肥的效果好。同时,针对该技术目前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e recycling sector in India, which consists of a comprehensive trade and production sector, is rather complex. Nevertheless, it creates important benefits for both 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system, a case study has been performed on the recycling sector (paper, plastic, glass and non-ferrous metal) in Bangalore (India), focussing on the market structure, the scale of operation, employment effects, constraint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t was found that this highly competitive and labour-intensive industry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cheap labour and the supply of solid waste from the local trade system. Its mostly informal nature results from the ‘unregisteredness’ of the materials. Consequently,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s avoided as much as possible. With present growth rates, prospects of recycling in Bangalore are advancing. Yet,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supply and loss of quality emerge. Therefore, quality control and market conditions should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