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酶—底物”荧光反应检测地面水中总大肠菌群的MPN值,是一种新方法。该方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制备有利于总大肠杆菌群生长的LC培养基;选用能与总大肠菌群生成的β-半乳糖甙酶起反应的底物,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甙。4-甲基伞形酮在3600A紫外线照射下具有强烈的蓝色荧光,根据荧光即可判别水样中是否含有总大肠杆菌群。此法与现行的标准“多管发酵法”进行平行实测比较,经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在检测周期上,前者较后者可缩短2/3以上时间。  相似文献   

2.
由于传统方法在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需要48小时左右,且操作过程复杂,难以掌握现介绍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固定底物酶底物法,检测时间短(24小时),实验过程污染的可能性低于多管法,可精确检测出1个粪大肠菌群,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水样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可以作为评价水质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标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欧美水质大肠菌群相关检验标准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程成 《环境科技》2010,23(1):67-69,74
对欧美水质大肠菌群检验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重点剖析了总大肠菌群、粪(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等检测项目的内涵、检测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介绍了大肠菌群检测指标在欧关的发展应用情况,以及当前大肠菌群标准检测技术方法。对我国水质大肠菌群标准体系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4.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西安市区洁净水体、轻度污染水体以及重度污染水体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以及霍乱弧菌进行4个月的连续检测,结果表明:霍乱弧菌在各种地表水体,甚至城市污水中均未检出,而埃希氏大肠菌从各种水体检出的频度最高,且在水体受到轻微污染后即持续检出。在污染严重的水体中,埃希氏大肠菌检出的强...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主研发的新型三角孔多孔板水力空化装置对胜利河原水进行消毒处理,采用压力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水力空化工作段压力、显微镜观察菌体形态变化、平板计数法计数菌落总数、酶底物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研究了三角孔多孔板的水流空化数、孔口大小、孔口数量、孔口排列和原水浓度梯度对水力空化杀灭原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原水浓度、增大孔口数量、减小孔口大小以及改进孔口排列方式(如交错式)时,均可进一步提高原水中病原微生物杀灭率.菌群杀灭率在5min时可达到稳定高效杀灭值,15min时菌落总数杀灭率可达80%以上,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杀灭率均可达90%以上,甚至完全杀灭.  相似文献   

6.
准确识别水体中微生物污染物的宿主来源是进行针对性污染治理的基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筛选出适用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的宿主特异性拟杆菌引物,并结合总细菌引物(BACT1369F/PROK1541R)、大肠埃希氏菌引物(EC23S857F/EC23S857R)、拟杆菌通用引物(Gen Bac3F/Gen Bac3R)及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和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等常规水质指标对研究区域的水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源(q HS601F/q Bac725R)、牛源(Bac B2-590F/Bac708Rm)、猪源(Bac41F/Bac163R)及鸡源(q C160F-HU/q Bac265R-HU)特异性拟杆菌引物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适用于目标研究区域.选取的14处城市地表水均受到粪便污染,污染源分别为人、反刍动物和禽类粪便.水体中各污染源强度为人源反刍动物鸡源,其中人源特异性拟杆菌浓度与粪大肠菌群(Faecal coliform)、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及大肠埃希氏菌引物(EC23S857F/EC23S857R)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说明人粪是各地表水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贡献源.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泥厌氧消化和脱水工艺对肠道病原菌的杀灭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燕  符波  陈燕  姜谦  陈坚  刘和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3):683-688
运用最大或然数(MPN)培养法和定量PCR(qPCR)技术对不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处理和脱水处理前后,污泥中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spp.)和志贺氏菌(Shigellaspp.)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MPN检测结果表明,污泥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数量经厌氧消化处理后明显下降,平均下降2~5个数量级,但qPCR检测结果显示,种病原菌平均下降1~2个数量级.脱水处理3后,污泥中的肠道病原菌含量基本没有变化,没有发生脱水后再生长现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含量分别在104~107、104~105和103~105MPN·g-1(以污泥干重计)之间.MPN和qPCR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性显示厌氧消化会造成肠道病原菌的有活性但不可培养状态(VBNC),同时也提示应用传统的培养检测方法检测病原菌含量和评定污泥排放的生物安全性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择肠道病毒、伤寒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作为城市水体中典型的肠道病原微生物,分别建立起相应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水源水、景观娱乐用水以及城市河流样品进行长期监测,考察典型肠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肠道病毒在各地表水体中都有检出,浓度大都在103copy·L-1以下.大肠埃希氏菌的含量在保护良好的水体和接纳城市污水的水体中有明显差别,而伤寒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通常出现在受粪便污染较重的水体中.统计学的分析结果显示各种水体中的肠道病原微生物检出浓度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粪便污染指示菌与肠道病毒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典型肠道病原菌的存在情况.在大肠菌群或粪大肠菌群浓度为104CFU·L-1以上的样品中,伤寒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再生水灌水水平对土壤重金属及致病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重金属、活性微生物和典型环境致病菌分布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灌水实验,研究再生水、自来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重金属Cd、Pb、Cu、Zn和土壤细菌、真菌、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灌水水平下,与自来水灌溉处理相比,再生水灌溉处理下土壤重金属含量略有提高,但仍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限值,因此短期再生水灌溉不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对比分析表明,充分灌溉相比非充分灌溉提高了表层土壤Cd、Pb含量,Cu、Zn含量无明显差异.此外,相同灌水水平下,再生水灌溉相比自来水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数量,对土壤真菌总数影响不大;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对比分析表明,充分灌溉相比非充分灌溉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细菌和真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数量.土壤重金属与土壤活性微生物及典型环境致病菌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d、Pb、Zn含量与土壤细菌、真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数量之间呈正相关性,推断较低含量重金属对土壤活性微生物及典型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刺激作用.因此,再生水灌溉促进了土壤活性微生物的繁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重金属和环境致病菌的污染风险;合理控制再生水灌水水平可以有效阻控土壤重金属和致病菌含量.  相似文献   

10.
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会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其中大肠杆菌是作为该类病原微生物的常见菌。为削减大肠杆菌对人体的危害,以含大肠杆菌的农村生活污水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人工湿地填料、进水pH、进水流速作为影响因子。针对人工湿地工艺中大肠杆菌的去除效能,填料选择无烟煤、旱地土、石英砂;进水pH设置为6.0~8.0;进水流速设置为10.0~30.0 mL/min,基于响应面法(RSM)探讨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大肠杆菌去除率的影响,进而优化人工湿地工艺中影响因子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无烟煤大肠杆菌去除率相对石英砂、旱地土更高;当pH偏中性时,大肠杆菌去除率普遍较低;而进水流速对大肠杆菌去除率的影响不显著。基于响应面法得出:当进水pH=6.0、进水流速=10.0 mL/min、填料为无烟煤时,对总大肠菌群去除效能最优,其去除率达96.86%;当进水pH=8.0、进水流速=20.0 mL/min、填料为无烟煤时,对埃希氏大肠杆菌去除效能最优,其去除率达93.66%。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valuated three different dehydrated media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and enumeration of total coliform (TC) and Escherichia coil in drinking water samples with a standard membrane filtration procedure. 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differential coliform agar (DCA) medium was the most effective among the tested media in enumerating TC and E. coil, without the need for extensive accompanying confirmation tests. The results for DCA medium were highly reproducible for both TC and E. coil with standard deviation of 6.0 and 6.1, respectively. A high agreement (82%) was found between DCA and m-Endo media on 152 drinking water samples in terms of TC positive. The DCA medium also reduced concealment of background bacteria.  相似文献   

12.
何延青  吴永强  刘俊良  马放 《环境工程》2004,22(4):60-61,65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筛选、驯化出能够去除水中微污染有机物的工程菌 ,并以颗粒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物理吸附法将其人工固定化 ,然后用于微污染水的处理。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的连续测定 ,试验结果表明 :工程菌人工固定化形成的生物活性炭对微污染水中有机物去除率较高 ,并且稳定 ,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平均 4 0 % ;出水高锰酸盐指数 <2 5mg L ,浊度 <1 0NTU ,细菌总数 <10 0cfu mL ,总大肠菌群未检出。  相似文献   

13.
Various kind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derived from the intestinal tract of animals exist in compost material like cow dung.In order to sterilize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completely in compost material,the cow dung was put into a heat treatment machine in pilot plan, and harmless condition in short time was examined.The results indicated,pathogenic indicator bacteria such as coliform bacteria, fecal coliform,Escherichia coli and salmonella were all 10~6 cfu/g dw at the beginning,died rapidly when cow dung temperature rose to above 50℃,and not detected at 54-68℃for 6-24 h heat treatment.Coliform bacteria and salmonella in heated cow dung were not detected by re-growth culture and enrichment culture examination.Moreover,it was hardly influenced on the fermentation ability of composting microbe,organic decomposition bacteria.During heat treatment,the mesophile decreased rapidly and the thermophile stabilized or increased,and the most of composting microbe were bacillus in cow dung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this indicated that bacillus was dominator and composting microbe in compost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指标是水质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并未被纳入水质监测中。目前各类水质标准中只有病原指示微生物的指标,然而这些指标与病原微生物的相关性并不理想。因此,开发快速简便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是改进水质生物检测和监测的关键。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快速检测DNA且不依赖昂贵检测设备的PCR技术。尝试利用该技术检测水中的8种常见指示菌和病原菌: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鲍氏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小肠耶尔森氏菌、嗜肺军团菌、绿脓杆菌和结核杆菌,获得了针对其中5种细菌的毒力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最优等温PCR条件。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灵敏度可在45min内检测出100个基因拷贝,并能在原污水中对病原菌进行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15.
在黑龙江省松花江入境断面(肇源断面)内选择监测点,对不同月份的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和粪大肠菌群数量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河流中的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和粪大肠菌群数量变化趋势不同,在夏季时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的浓度较高,而氨氮的浓度在1月份较高,粪大肠菌群数量在8月份最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地面水、医院污水、无菌生理盐水加入标准菌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稳定性分析,筛选出了适宜测定考核的未知标样:通过现场实际考核,确定了考核结果评价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这将对环境细菌学检测数据的质量起到了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家用洗衣机微生物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活中,洗衣水往往是被人们所忽略的污染源。为了人们更加健康的生活更加健康的洗衣,本文对家用洗衣机内外筒以及洗衣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进行了取样测定,结果表明,各种样品的细菌总数结果很相近,并且远远超出了公共用品中其它公共用品卫生的标准,即细菌总数评价指标不大于300 cfu/25cm2;洗衣机内外筒的细菌总数结果相近。最后,本文通过分析其造成的污染状况,从而引导人们养成科学的洗衣习惯。  相似文献   

18.
根据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氧化铝厂——靖西选矿厂取水对靖西县城河段水质的影响,对靖西县城河段、入河排污现状,以及该河段纳污能力的计算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己受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锰和粪大肠菌群。由此对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氧化铝厂——靖西选矿厂取水对靖西县城河段水质的影响,对靖西县城河段、入河排污现状,以及该河段纳污能力的计算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己受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锰和粪大肠菌群。由此对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