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汉龙 《环境》2022,(2):34-37
冬奥会对于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既是一场冰雪盛会,又是推动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契机,还是城市转型升级迈向绿色发展的良机. 从申办到举办,京津冀地区始终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原则,将贯彻绿色发展与绿色办奥理念相结合,充分发挥冬奥会筹办对发展的牵引作用,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更高标准打...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区域水环境污染严重是影响"首都圈"民生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是当前京津冀区域的核心任务。本文基于对京津冀区域水资源、水环境现状的分析,通过北运河实地调研和监测深入研判区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环境标准制定、直排污水治理、源头控制、再生水利用、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京津冀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关于构建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局部地区出现有机物和重金属超标现象。通过深入分析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压力,借鉴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地下水污染防控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以改善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地下水污染防控指标体系构建、地下水污染防控目标研究、地下水污染防控对策建议等。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14,(15):2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大气污染已从单纯的环境问题上升为民生问题。京津冀地区位于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全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2013年以来,国家多部委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要求全面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成为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指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在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上取得进展,通过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治理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5.
<正>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近日印发实施。《规划》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首都"大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相似文献   

6.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形势和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旭颖  严刚  雷宇  宁淼 《环境保护》2020,48(17):45-48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两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连接带。近年来,该地区空气质量改善进展相对较慢,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区域传输特征、重点源污染特征以及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该区域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要从深化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提升大气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战略水资源和饮用水源,其超采问题和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危及该区域饮用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国家重点战略,围绕改善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目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存在的四点主要问题:①地下水污染严重,缺乏科学的风险管控与污染防治策略;②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监管体系亟待完善;③地下水污染分类治理技术集成创新与工程示范亟待开展;④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迫切需要研发地下水安全回补技术.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京津冀地区已有的地下水环境管理基础,并提出“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4个研究方向:①开展地下水污染特征识别与系统防治研究,完善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顶层设计;②突破地下水污染精确识别与优化监测技术,提升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③研发技术经济最优的源头阻控与污染修复成套技术,提升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治理能力;④开展回补区适宜性与环境风险评估,建立协同高效的安全回补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可为提升京津冀地区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京津冀地区饮用水安全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   相似文献   

8.
新闻时政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4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2014年将组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预计全年削减二氧化硫5万吨、氮氧化物4万吨、工业烟(粉)尘3万吨、挥发性有机物1万吨。《方案》还提出,要开展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在全国选择5个左右重化工业特征显著、地方政府积极性高、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地级市,探索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模式和途径。工信部发布工业绿色发展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纲要,明确了区域发展的目标、区域发展的定位、实施路径等重要问题。河北省作为重要生态支撑区,省内大气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河北省定位的实现,而大气污染的法律治理机制是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在三地一体化协同发展下,实现依法治理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徐海红  莫华  吴家玉  朱杰  黄茹 《环境工程》2017,35(10):166-170
近年来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和要求不断趋严,继超低排放后一些企业进一步探索更为严格的排放控制要求下的污染治理措施。为探求京津冀地区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执行不同排放要求下产生的环境效益,以2013年京津冀地区火电行业污染源现状为基准情景,采用双向耦合WRF-CMAQ模式分别对燃煤电站执行超低排放和近零排放要求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模拟,综合分析不同控制要求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从环境效益角度提出京津冀地区执行近零排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