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的好与坏,不仅关系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制定与出台,而且影响循环经济基本法的理解和执行。基于此。就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展开了综合研究,以期有助于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制定与执行。在比较研究国外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与综合分析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以及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基本定位与基本内容,进而提出一种新的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从目前实践看,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是对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物质能量流动方式的管理经济。中国循环经济建设应该从适度生产系统、适度消费系统和回收利用系统三个环节着手。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作为一部环境友好型经济法以及具有一定强制性与制裁性的促进法,应当按照适度生产-适度消费-回收利用这条主线进行立法架构。 相似文献
2.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李兆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51-56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理论进展和实践意义;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指出发展生态工业,推行清洁生产环境管理,培育垃圾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点;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与生态园区建设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齐振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5):111-114
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园区的内在机理与特征,指出了生态园区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载体,并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园区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我国煤炭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分析了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在总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煤炭工业构建煤炭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包括煤炭企业模式、工业园区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原则,对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具体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建立起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并通过对煤炭大省——山西省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案例研究阐述煤炭行业循环经济模式及指标体系评价的应用,为区域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对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和指标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境立法评估: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启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23-26
中国环境立法正进入以填补立法空白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创新为基本目标的新阶段,本文从分析我国环境立法的主要特征入手,概述了我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完善与深化以及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而论述了如何在新的经济快速增长期更新环境法。 相似文献
6.
推进循环经济的工业生态化企业模式研究初探--以水泥企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配的了国内外工业生态化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企业层次工业生态化的内涵,从生产系统和管理体系两方面提出工业生态化企业模式,分别涉及采购、生产、销售、消费和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等七方面要素,并以水泥企业为例进行生态化生产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环境产业兴起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嵩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3):99-103
本文讨论“环境产业”的概念,概述了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环境产业发展的特征及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发展中国环境产业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发展的营力系统分析--兼论我国城市化影响因子与可持续城市化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化是一个系统、动态和适应性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城市化系统的发展运行与其所受营力作用息息相关。城市化营力系统由外营力子系统和内营力子系统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前者含城市化的驱动力、支撑力和阻滞力。后者由压力、拉力和阻力组成。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营力系统进行分析。指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驱动效率低下、资源环境约束以及城市化发展观念制度落后等。是我国当前实施城市化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按照协调性、区域性和效益性原则.实施可持续城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为探讨中国未来区域发展模式,分析了当今世界区域发展中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别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归纳出数种区域发展模式,并在简要分析各种发展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经济战略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冯之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2):1-5
本文分析了战略研究演化的轨迹,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指出了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约有9年的发展差距。居民社会文化素质高、大中型企业多、科技教育力量雄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等是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匮乏的矿产资源则是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石化、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电力等是南京市循环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拉长产业链,减量化生产是循环工业及其生态园区建设的重点;大力发展绿色餐饮,合理布局物流业是循环服务业的主要建设方向;建立绿色社会消费体系,实施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加强废旧物资的回收管理是循环社会建设的关键;降低化肥农药的施用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及继续加强循环型农业示范区建设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张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48-52
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入思考,分析、提出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同一性、循环经济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良性影和特环经济系统的稳定性观点。 相似文献
13.
"脱钩"评价模式及其对循环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主要介绍西方研究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关系的“脱钩”理论的两种主流评价模式:IU曲线和总量研究。通过对它们评价手段、评价过程的进一步比较、分析,作乾提出从理论推导和实际应用需求两方面看,利用IU曲线评价“脱钩”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该对总量研究的评价模式给予更多关注,才能更深刻地体现循环经济实施过程中对可循环利用资源的需求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的双赢。应用DEA方法以评价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率,采用农业生产的生态足迹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在此基础上,为同时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构造了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投入冗余、粮食单产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耕地足迹和牧草地足迹所占比重偏大等问题,为此必须在推广猪-沼-粮的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猪(牛)-沼-果(渔)等循环农业模式,进而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生态占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国际河流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国际河流的利用主要分为国际河流的航行利用和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利用2个方面。我国对国际河流的利用主要表现为对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完善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非常重要。它可以确保我国既充分、合理,又合法、有据地利用国际河流水资源,消除国际舆论中“中国水威胁论”的不良影响;缓解国内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发展流域经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运用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情况和对外谈判进行探讨。检视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存在诸多问题。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理念不协调;国际河流水资源污染防治立法视野狭隘;双边或多边区域性专项水协定缺失等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应采取调整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理念;坚持“公平利用”原则,维护我国权益;健全双边或多边的区域性专项水协定体系;拓宽立法视野,兼顾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和保育;保护国际河流水环境等措施,规制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国际河流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国际河流的利用主要分为国际河流的航行利用和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利用2个方面。我国对国际河流的利用主要表现为对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完善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非常重要。它可以确保我国既充分、合理,又合法、有据地利用国际河流水资源,消除国际舆论中“中国水威胁论”的不良影响;缓解国内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发展流域经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运用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情况和对外谈判进行探讨。检视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存在诸多问题。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理念不协调;国际河流水资源污染防治立法视野狭隘;双边或多边区域性专项水协定缺失等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应采取调整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理念;坚持“公平利用”原则,维护我国权益;健全双边或多边的区域性专项水协定体系;拓宽立法视野,兼顾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和保育;保护国际河流水环境等措施,规制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论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1):41-45
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是完善我国自然资源法制的最佳方案选择。本文以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内容,提出了以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的基本原则,并对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进行了具体的框架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规划框架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城市层次上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全新的实践。本文以贵阳市为例探讨了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框架。贵阳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分析充分表明,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是贵阳市的必然选择和最佳机遇,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本文构建了“一个目标,两个环节,三大核心系统,八大循环体系”的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循环经济测度的生态效率指标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尝试借鉴德国环境经济账户中的生态效率指标,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构建适合度量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指标。这套指标是基于GDP与建设用地、能源消耗、用水总量、原材料消耗等4个资源投入性指标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国内生产排放量等3个污染排放类指标生成的,包括土地产出率、能源产出率、用水产出率、原材料消耗产出率、二氧化硫排放产出率、废水排放产出率、国内生产排放产出率等7个指标。应用这套生态效率指标分析我国1990~2005年生态效率的发展趋势,发现1990~2005年各种自然输入要素的生态效率均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仅使自然输入要素与经济产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弱脱钩。其中,用水产出率增长最快,能源产出率增长最慢;用水产出率、国内生产排放产出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增长速度高于就业人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而二氧化硫排放产出率、废水排放产出率、原材料消耗产出率和能源消耗产出率的增长速度低于就业人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与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针对持续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经济制度和技术范式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我国水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水资源循环经济力图使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既符合水循环自然规律,又遵循社会经济规律,实现水循环与经济循环的和谐统一。水资源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我国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必须改革现有机制和体制,建立长效机制,构建水资源制度、技术和观念创新的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