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7,(1):101-107
受家学渊源影响,颜之推自幼学习儒家经典,终生服膺以礼乐文化为中心的儒家思想。颜之推在萧梁斥道专儒、用心儒学,在西魏涉险偷渡、执意南归,在北齐建文林馆、反对胡风、主张归陈,在杨隋复雅乐、归正音、立家训。《观我生赋》篇名取自儒家经典《周易》"观"卦,"观我生"已经不限于个体本身,而是融入群体,趋向儒家礼乐教化之道,这也是"观"卦观民设教的本义。《观我生赋》中,颜之推以身合道,将自己的人生遭遇与华夏礼乐文化的衰微紧密结合,以孔子"泣麟"结束,用春秋末期的礼崩乐坏类比当下道消势长带来的信仰之殇,悲恸情绪与赋作开篇遥相呼应,实为华夏礼乐衰微之哀歌。  相似文献   

2.
针对明中期以来部分儒家学者在为学工夫中陷入体用分离的弊端,刘元卿继承与发扬耿定向"真机不容已"之旨与"学有三关"说,构建起以"体用合一"为特征的学说体系。通过论证"生生不容已"之本心,刘元卿明确了自然之欲与不容已之本心的体用关系。在为学工夫方面,刘元卿奉行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主张以"欲明明德于天下"的为学志向来引领"诚其意"工夫的落实,最终实现外在工夫与内在本体的自然统一。  相似文献   

3.
付咏珊 《环境》2023,(6):76-77
<正>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庄晓 《环境》2010,(12):24-27
<正>中国书画艺术绵延几千年,古人总结出"含道映物"、"澄怀味象"等观点。画家借自然之象、水墨之趣,以自然为友、以自然为师,抒写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这种创作理念与我们今天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身体是中国古代思想生长的原初场域,涵摄极其丰富的意蕴。老子所开创的道家"贵身"主义传统,在本体论上表征着多维之身的同一,于价值论上则彰现出一种"贵身"的意涵,其实践指向是反对"生生之厚"、回归"自然之道"。道家身体观所隐喻的政治哲学以"身国同治"为独特表征,并表现为身国同构、身重于国和身治则国治等多重意涵。  相似文献   

6.
悲观论者曰:“人生苦短”,养生学者说:“生命在于运动与静养”。现已发现,人生在世,欲走向长寿之路、健美之道,除须有夫妻恩爱作伴侣外,尚必须有下列“良友”作伴: 以人为伴芸芸众生,组成熙熙攘攘的人类社会。一个人生命之树欲常青,须扎根在肥沃的土壤——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不但要与家人、亲戚和和睦睦,而且要与邻  相似文献   

7.
荣成天鹅湖     
“天尽地无尽,沧海一望惊。日晴仍汉色,潮怒带秦声。远想来孤鹤,深疑卧巨鲸。欲观真面目,需向海中行。”这首古诗所云之处便是有“中国好望角”和“天尽头”之称的山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的成山头。  相似文献   

8.
猫儿山,好一个乖巧的名字!而她的内涵却名不其实.其拔地而起,成为华南第一高峰;其浩荡连绵,成为三江之源;其风光神奇多姿,成为游人向往的圣地.以象形命名的猫儿山,拥有着许多骄傲,也蕴藏着许多忧虑……华南之巅多风采高峰景观是迷人的.猫儿山属越城岭山系,顶峰海  相似文献   

9.
<正>每一位演员在创作人物中,都有一种创作的心理欲望和渴求,在名与利的诱惑下(如出人头地,争创名利等)创作欲更是有一种积极促进的刺激作用(其刺激的大与小与演员本身的思想品格的高低,生活处境不同而异)。但从根本上讲,创作欲是受演员的良心与责任心或受强烈的创作嗜好制约的。一、创作欲实质  相似文献   

10.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教学,首先需要观念更新。以下围绕创新方法和意义展开解读。教海浩瀚,一蠡之测,分享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