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污染源筛选,采用对照区、污染区、清洁区优化的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方法,对典型工业污染源锦州石化分公司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监测,掌握了背景、常规、特征污染因子污染状况及污染物分布时空规律,监测结果显示,除亚硝酸盐、阴离子洗涤剂等个别生活类污染因子和石油类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达标。石化行业特征因子石油类所有点位全部超标,说明锦州石化分公司已对周边地下水造成污染扩散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9):4-4
规划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讨论通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会议确定: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  相似文献   

3.
对污染源及受污染地下水的调查首先从污染物的产生特性及嗅味入手,在对被污染地下水周边企业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C/MS联用仪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分析,鉴定出污染物为四氢噻吩,利用气相色谱半定量分析出污染源及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最后确定出地下水受污染的原因以及其污染范围。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污染调查,是环境水文地质工作的一个中心内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以保护地下水供水水源为前提,查明地下水的污染状况,有害物质污染类别,污染过程和污染规律;确定地下水的污染源,判断地下水污染发展的趋势;为控制和消除污染,保护水源提出治理规划和防治措施;为完善水源地卫生防护带,为工业布局合理性提供依据,所以调查方法的科学性、综合性和逻辑性,是正确认识和查明地下水遭受各种因质污染的重要手段,是制定地下水水质改良方案,采取防御污染措施的先行步骤。鉴于地  相似文献   

5.
区域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是气田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得知,外部污染源是影响当地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因素,农田径流污染源是外部的主要污染源,以CODCr计其排放量分别约占外部污染源排放总量的67%,而钻井液漏失、天然气窜层、钻井废水排放等钻井作业是内部的主要污染源,其CODCr排放量约占内部污染源CODCr排放总量的62%,因而钻井作业的污染防治应是项目内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变化趋势分析可知由于气田的开发建设,气田区地下水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征污染物表现为CODCr、氨氮、氯化物、硝酸盐氮。为保护气田区地下水环境,分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阶段设计了地下水环境保护方案,采取源头控制的清洁生产,至末端控制的污染治理并提出了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为气田的可持续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扬州市区境内河流和地下水的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水质较好,城区污水都排入污水处理厂且处理厂正常运行,水质达标排放,主要的污染物是有机污染物;地下水达到水质标准,由于地质原因,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硬度和总矿化度。但仍应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针对水环境现状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依靠科技进步,科学防治环境污染,控制污染源,实行达标制度,提高人们自身环保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港油田某站场建设项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模型概化,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对模型识别与验证,并选取石油类作为预测特征污染因子,应用数值法对石油类污染物在潜水层运移情况进行了预测和评价。预测结果表明,在30d时间内,石油类没有发生明显运移,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后,模型显示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在第1 000d时,污染物浓度降低至0.04mg/L,几乎接近于零,污染物对周边地下水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是地下水污染防治中一项重要内容,能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污染危害等级数据。以四川天府新区为例,在收集污染源统计资料并开展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基础上,筛选单个污染源的污染物的毒性(T)、污染的可能性(L)、污染物从污染源可能释放到地下水体的量(Q)3个定量指标,利用评分指数法获得单个污染源荷载风险等级值。利用GIS软件插值法编制8种类型污染源荷载等级分区图,根据各类污染源权重指标分区计算,最终得到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综合分区图,并将天府新区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分为5级。研究表明集中式工业园区对污染源荷载等级的贡献最大,二者具有高度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9.
锦州地区地下水饮用水源污染因素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锦州地区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现状;针对部分水源水质超标现象,分析其成因,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工矿企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养殖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不合理开采等几方面进一步阐述水源地潜在污染因素;在此基础上从预防、治理、生态修复及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地下水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在环境中积累造成的,而工业污染源——各种类型的工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防治环境污染必须重视污染源调查这项基础工作,只有通过污染源调查,准确、系统地掌握污染源的污染排放情况和排放规律,才能正确地选择污染源治理方案,制订可行的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产生的废水有机物浓度高且组分复杂,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泄露则会对周围地下水水质造成严重威胁。基于Visual MODFLOW 4.0软件,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地下水稳定流和溶质运移模型,并以某回注井的预处理工艺区为例,模拟预处理工艺区非正常状况运行对周边潜水含水层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溶质运移方向与地下水流方向一致,预处理工艺区及其地下水流下游方向,污染超标范围较大。(2)预处理工艺区非正常工况运行60d,第7 300d后COD贡献浓度为115.08mg/L,并形成2 466m2的超标范围;Cl-贡献浓度为1 139.33mg/L,形成1 253m~2的超标范围。一旦回注井非正常工况"带病"运行,将使得高浓度污染物下渗地下水系统,且污染物很难通过地下水流动稀释或自净。因此,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应重视场区地下水流下游方向的水质监测,避免相关污水池、罐"带病"运行,造成局部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12.
垃圾焚烧发电和稳定化飞灰填埋场模式的联合处置方式是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填埋场对地下水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因此研究填埋场污染物迁移规律对于填埋场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河北省保定市某飞灰填埋场为例,采用Visual MODFLOW建立了地下水水流模型和溶质迁移模型,对河北省保定地区某填埋场典型污染物泄漏情景下的污染物迁移扩散情况进行预测,并对渗滤液调节池短时泄漏和库区底部连续泄漏两种非正常状态下污染物的迁移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滤液调节池短时泄漏情景下,泄漏30d后采取应急措施切断污染源,形成的污染晕向地下水下游运移,污染扩散距离及范围不断变大,但污染晕最大浓度在迁移过程中随着地下水的稀释不断减小。模拟期间超标范围未超过厂区边界,在此情境下,只要在泄漏发生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切断污染源,可以确保将污染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对厂区周围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库区底部连续泄漏情景下,污染扩散距离及范围不断变大,如不加控制,会影响下游敏感目标。因此,为避免污染泄漏对下游及敏感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必须在泄漏发现后及时采取抽提或渗透反应墙等有效措施阻断污染物...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开展茫溪河的污染防治,摸清茫溪河流域污染源贡献比例以及各种污防措施对水质改善效果十分必要。基于SWAT构建了茫溪河流域分布式水文和污染负荷模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茫溪河近年超标污染物,基于SWAT模型分析了茫溪河水质达标场景假设,包括污染源贡献率及生态补水、点源和面源等污染防治措施对水质改善的效果情况。结果表明,茫溪河流域超标项目集中在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污染源中,面源相对于点源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贡献率大些,特别是水土流失的贡献率最大,分别达到了42.8%和76.1%;生态补水对污染物浓度降低有一定影响,直排源和非直排源污染控制一定程度上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达标率有所提升。基于SWAT模型的茫溪河水质达标场景分析对于推动水质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7年度河北省近岸海域相关监测数据,采用单一因子法对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河北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点位以二类水质类别为主,整体水质状况为一般。一类水质比例为0%;二类水质比例为76.9%;四类及劣四类水质比例为23.1%。近岸海域水质状况为一般,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入海河流及直排入海污染源携带污染物对近岸海域水质影响明显,因此河北省近岸海域污染控制重点应在无机氮污染。  相似文献   

15.
市桥水道受生活和工业污染源的共同污染,水质恶化,本文中对市桥水道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水质变化趋势,对废水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生活和工业污染源对市桥水道的污染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新疆河流水质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1年水质监测结果,用单项指标法对新疆河流水质进行评价,对新疆河流水质污染状况依据污染物标准做出分析判断。探讨污染途径及污染原因,寻找地下水水质恶化的根源,加强河流点源与非点源污染治理,为改善新疆河流水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2006-2010年浑江通化江段水质监测数据,评价水质状况,针对主要污染因子超标现象,分析成因,从工矿企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等方面阐述污染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加强上游管理、污染源头控制、加强监管、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农业技术等方面提出改善水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根据铁岭市地下水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结果,从水文地质单元因素、自然和人为因素、水资源量和行政分区因素以及地下水水质因素4个方面,初步构建了铁岭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进而提出了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治理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综合评价与分类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安河水质特征,旨在发现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为江安河水污染防治争水责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11年10月对江安河全段水质进行了统一标准监测,监潮项目有氨氮、总磷、COD、浊度,共4个项目;2012年4月再一次对江安河全段进行监测,并增加测量其水体中几种重金属含量.总体上,上游和中游断面均属清洁水质,下游断面属污染水质.河流综合污染指数、营养盐类污染指数、重金属污染指数均沿流程顺序增高.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氮磷类污染物.上游多为农业灌溉区,中下游污染较为严重,其中生活源、工业源排放的污水是影响江安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20.
氮污染特别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已成为一个相当普遍而重要的环境问题。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与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密切相关。为控制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到硝酸盐的来源,减少硝态氮向地下水的输送。由于不同来源的硝酸盐具有不同的氮、氧同位素组成,人们利用NO3-中δ15N和δ18O开展了硝酸盐污染源识别研究。本文综述了利用氮、氧同位素识别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源及定量硝酸盐污染源输入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个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