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25家钢铁企业转炉和电炉钢渣的易磨性和胶凝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钢渣中的一些含铁物相,如橄榄石、铁酸钙类物质属于难磨物相,而RO相相对易磨,电炉氧化渣比转炉渣易磨,热闷渣比热泼渣易磨;碱度≥1.8的转炉钢渣的胶凝活性较好,能符合GB/T 20491—200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中规定的二级钢渣粉的活性指数要求,而电炉渣由于碱度偏低,胶凝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测试分析了25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钢渣样品中f-Ca O的含量、显微形貌以及钢渣的稳定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热泼转炉渣的f-Ca O的质量分数大多在4%以上,而热闷渣、滚筒渣和风淬渣的f-Ca O含量相对较小;电炉渣的f-Ca O的质量分数都在1%以下;转炉钢渣中存在2类f-Ca O,一类为死烧石灰,另一类由C3S在高温冷却过程中分解形成。钢渣的稳定性与钢渣的f-Ca O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要将浸水膨胀率控制在2%以下,f-Ca O的质量分数应当控制在3%以下,而要将压蒸粉化率控制在5.9%以下,f-Ca O的质量分数应当控制在2%以下。  相似文献   

3.
在炼钢作业中,由高温溶融物引发的爆炸或由爆炸引起的熔融物,经常喷溅威胁着作业人员的安全。辽宁省某钢铁公司1991年、1992年两年间共发生电炉、转炉爆炸和溶融物喷溅,以及熔融物爆炸事故29起。1993年3月,这个钢铁公司第一炼钢厂发生了4起电炉熔融物喷溅崩塌炉盖的恶性事故。6月15日,1号电炉和3号电炉连续发生3起爆炸事故,飞起的钢渣击伤2名操作  相似文献   

4.
采用XRD方法研究了EAF渣矿相组成,采用静态淋溶实验方法,研究了液固比、淋溶液初始p H值和淋溶温度对EAF渣短期淋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AF渣中存在的主要矿物为镁硅钙石、硅酸二钙、钙铝黄长石、磁铁矿、尖晶石、绿铬矿和钙钛矿。短期淋溶条件下,EAF渣淋溶液呈现强碱性和一定的还原性,EAF渣淋溶液中铬质量浓度随着液固比的升高而有所降低,强酸或强碱性淋溶液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淋溶液中铬质量浓度,温度对淋溶液中铬质量浓度影响较小;淋溶液铬质量浓度不仅受铬富集相溶解反应平衡控制,也受到淋溶液酸性影响,酸性较强时利于渣中碱性氧化物Cr(OH)3的分解,碱性较强时利于Cr(OH)4-离子的生成;EAF渣淋溶液中的铬主要以三价态存在,六价铬和总铬质量浓度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限值,在一定程度上说明EAF渣的短期淋溶毒性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5.
电炉炼钢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废钢(或直接还原铁)→装料→冶炼→出钢→精炼→连铸,其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因子和有害物质。1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炼钢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分述如下。1.1 噪声  相似文献   

6.
1 粉尘污染的来源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铸造车间,每年生产大量浇钢用钢锭模。钢锭模有两种形状,转炉用钢锭模为一头大一头小中间直通的形状,电炉用钢锭模为小头仅有一直径110mm的小孔的形状。在钢锭模的生产过程中,必须由工人用气动沙轮对钢锭模内表面的毛刺进行打磨清理。在打磨操作时,工人必须站在钢锭模旁边对着钢锭模口边观察边操作,钢锭模内表面的残余造型石英芯沙和沙轮磨损产生的粉尘,在沙轮及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从钢锭模内腔中飞出,直接飞扬到空气中,作业条件十分恶劣。这部分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很高,对操作工人的危害非常严重。2 曾经采取过的治理措施 为了减轻和杜绝粉尘对工人的危害,车间曾经对钢锭模磨修粉尘进行了治理。转炉用钢锭模,每3个钢锭模用1个侧吸罩吸尘,由4个侧吸罩相连组成整个吸风罩部分;电炉用钢锭模,因其端部仅一直径110mm的小孔,因此每个钢锭模用1个小吸风罩,由6个小吸风罩组成整个吸风部分。吸出的粉尘经旋风除尘器预处理后,由风机压到一简易的冲击式水浴除尘器除尘后排放。  相似文献   

7.
对钙化焙烧和湿法酸浸提钒废渣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进行分析,主要含SiO2、Al2O3、Fe2O3及少量其他氧化物,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研究在不同pH值浸提剂作用下两种钒渣的重金属浸出毒性,探讨以超纯水为浸提剂时重金属的浸出规律。利用发光细菌试验和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两种钒渣浸出液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以pH值为4.0、4.5、5.0、5.5、6.0、6.5、7.0的稀H2SO4溶液和超纯水为浸提剂时,除V与As外,湿法酸浸钒渣的重金属浸出质量浓度均高于钙法钒渣;两种钒渣浸出液的pH值都较稳定。发光细菌试验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均表明,湿法酸浸钒渣浸出毒性比钙法钒渣浸出毒性强。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炼钢电炉车间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通过对某钢铁厂电炉车间实际情况为研究背景,利用现场调研与数值模拟对炼钢电炉车间的粉尘空间分布以及粒子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在采用FLUENT粒子流场综合计算的理论基础上,利用DPM颗粒运动轨道中的离散运动模型,加载粒子相,并综合计算两相流,最终得到粒子的运动规律。通过分析逃逸扩散粉尘在不同空间分布中的情况以及扩散粉尘颗粒物逃逸率的情况,综合分析对车间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尘粒径越小,对气流的跟随性越好,排风口对粉尘的捕集效果越差;集气罩的安装位置距离污染源越近捕集效果越好;集气罩的尺寸越大对粉尘的捕集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两类混凝剂处理公厕水冲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无机凝聚剂、有机絮凝剂和有机-无机混凝剂对公共厕所水冲物进行了固液分离研究.条件实验表明,供试的无机凝聚剂中,铁盐对水冲物的混凝速度最快,絮凝体相对于铝盐紧实,而铝盐的絮凝体大于铁盐;有机絮凝剂对供试水冲物的混凝效果随着PAM分子量的增加,效果增强.从处理后的水质看,铝盐普遍优于铁盐.与无机凝聚剂混合使用,能显著加快铝盐的分离,使处理后的絮凝体沉淀体积变小,湿渣的含水量降低2~3倍.气浮处理后的清液,其各项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GB 8978-1996).  相似文献   

10.
对采自陕西榆林地区的某煤焦油渣元素组成、XRF、XRD、TG/DSC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碳,约55.52%~80.18%,且主要处于小颗粒不规则非晶相状态,活化性能好,其中重金属以及微量元素Cr、Ni含量较少,制备吸附材料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氮气保护条件下,600 ℃左右的失重率为69.15%~88.99%.隔绝氧气条件下,600 ℃物理高温活化改渣2 h,同时于25 ℃、247 r/min试验条件下根据GB/T 12496.8-1999测得物理活化后渣碘值、亚甲基蓝值标定的吸附性能指标分别为400~500 mg/g、66~150 mg/g.同等试验条件下分析纯活性炭碘值为855.30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00.17 mg/g.说明煤焦油渣改性后作吸附材料是可行性的,且成本低,可利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