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故隐患及其整改很多隐患,虽然发现了,但迟迟得不到整改,这是因为这类隐患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须知,设备的运行是受使用条件影响的。设备运行到一定程度,就好比人工作到一定程度一样,会因疲劳而发生事故。倘若我们着眼点高一些,就会看到,安全是企业的头等大事,没有事故隐患的环境是大胆工作、争创高效的环境,安全的作业环境是职工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生产环境。在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时,应先安全而后生产,没有安全还谈什么高效。只有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才能正确对待事故隐患。我们所说的隐患,多指“显性隐患”,即能够被人看得见物态性质的隐患。但还有职工意识方面的隐患,即“隐性隐患”。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就是生产、生活中违反客观规律发生的火灾现象。没有事故不等于安全,隐患就是危险”、“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人、机、环境,这包括我们的安全思想、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机器、设备的运行环境、安全状态……”,一大早,在例行安全讲话时,警消队队长沈荣又开始唠叨了。  相似文献   

3.
宣传和事故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构成因果关系。事故的发生是隐患积聚到一定程度的爆发。应该通过及时的安全生产宣传报道,尤其是有关作业现场的报道,为大家的工作营造“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氛围,同时引导大家持续改进走安全标准化道路。图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白国周正在介绍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处理"现场查不出隐患"消除作业现场隐患是企业基层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消除隐患的前提则是查出隐患。但在基层实践中,有时却会由于人员能力有限、引入了新技术或新设备、作业环境及工艺复杂等原因,致使基层人员在作业现场查不出隐患。面对"现场查不出隐患"的问题,企业该如何应对,从何入手,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希望大家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5.
骆健恒 《中国安防》2023,(5):98-100
<正>近期一些地方接连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暴露出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安全生产包括生产环境、设备等方面的安全,着力加强生产环境风险监测、设备运行监测,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实现风险事前精准预警、生产设备异常预测意义重大。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参与力量,安防产品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主持人语:消除作业现场隐患是企业基层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消除隐患的前提则是查出隐患。但在基层实践中,有时却会由于人员能力有限、引入了新技术或新设备、作业环境及工艺复杂等原因,致使基层人员在作业现场查不出隐患。面对"现场查不出隐患"的问题,企业该如何应对,从何入手,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如何处理"现场查不出隐患"。  相似文献   

7.
福州人造板厂近几年来在抓安全生产工作上,重视隐患整改,努力实现本质安全。每年在隐患整改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不断提高了安全保证系数,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为促生产、创效益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1994年生产中密度纤维板66678立方米,实现利润5138万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58.7%和505.2%。 该厂对抓本质安全工作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厂领导在分析以往发生事故的教训时,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本质安全还有差距。在1988年之所以发生工伤事故,其起因是纤维输送管道火星探测器有的火星没有探到,致使火星进到纤维仓,引起纤维仓着火。在排除火情时加上违章操作,所以造成工伤事故。事故发生后,该厂又从美国引进一套技术先进的火星探测器。现在纤维输送管道有两套火星探测器。保证了纤维输送管道一有火星,就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避免火星进到纤维仓。从那以后,纤维仓再没有发现着火现象。以上事实说明,隐患整改,实现本质安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原理一个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应从它的安全工作情况和工伤事故情况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安全工作情况由工业企业或车间的领导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安全职能部门的工作效能以及人-机-环境等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工伤事故是安全状况的重要标志。工伤事故的发生,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有其必然性。一个企业或车间,领导重视安全、管安全,安全职能部门的工作得力,人-机-环境条件就会逐渐改善,发生工伤事故的概率就会逐渐下降;反之,如果领导对安全不重  相似文献   

9.
谈油田HSE体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海  申晓莉 《安全》2009,30(3):34-36
近年来,安塞油田不断加大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力度,规范HSE基层基础工作,加大隐患治理资金的投入,开展安全环保隐患专项整治,强化员工培训,生产秩序和安全生产基础不断改善。虽然几年来恶性事故已经避免,但基层单位一些小事故也还有发生,给员工安全和企业财产、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隐患排查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是发现安全隐患的基本手段和途径。隐患排查应基于一定的方法,在一定指导原则下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以更加精准高效地发现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遏制安全事故。在长期隐患排查和安全执法实践基础上,笔者尝试提出一种全新的隐患排查方法,即“I CARE”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法(以下简称“I CAR£”排查法),以期对隐患排查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工具,更好地发挥预防安全事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该类站场安全管理和设施设备运行现状,查找出生产运行过程中各个系统存在的事故隐患,并提出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本文从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方面对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的重点、存在的主要隐患、隐患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阐述,对于加强油气集输站场的安全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运行和隐患治理资金的合理投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海禄 《劳动保护》2022,(11):56-57
安全隐患作为安全生产的最大敌人,不彻底排除隐患根源,安全生产就会永远有风险。隐患排查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加强监督检查精细化管理,及时查堵漏洞,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如何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快速切中要害,让安全隐患无处藏身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隐患排查的经验方法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安全生产工作中,一旦出了问题,相关责任人就会感到非常后悔,后悔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后悔没有很好地学习安全业务知识,后悔没有对隐患迅速排查和彻底整改等等。可是,后悔再深、再烈、再触及灵魂、再悲天悯人,也无济于事,该发生的事故已经发生,该造成的损失已经造成,该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产生,此时的后悔,则是"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14.
我们厂是个老厂。合成氨车间从1937年投产到现在已整整45年了。车间狭窄,管道设备陈旧、密集,不安全因素多。仅1980、1981两年,因设备疲劳损伤、振动腐蚀等原因造成设备事故达56起。合成氨生产特点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一旦设备出现泄漏,稍有疏忽就有造成恶性爆炸事故的危险。我作为车间副主任,主管生产,深感抓生产必须首先抓安全的迫切性。如果不抓好安全,生产保证不了,还会造成很大损失。 几年来,我坚持每天上岗巡回检查,做到发现隐患不弄清不放过;隐患弄清了,没有措施不放过;有了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例如1979年6月29日下午,我在巡回…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逐步加强。但是,工伤事故多、职工危害严重的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据大量事故案例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生产现场,80%以上的事故是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设备设施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和消除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类的认识又往往滞后于客观世界及其变化。尽管国家对安全生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但因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非常复杂,且在变化之中,如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工艺的不合理,生产设备、工具的隐患和缺陷,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失误和失控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从理论上讲,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但在客观上,事故又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笔者所在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821厂有许多天车(也叫起重机),26年前曾经发生过天车运行时把工人撞死的事故。此后,企业特别强化天车安全生产管理,十分重视总结运行以及检修方面的经验教训,近26年没有发生天车运行伤人事故,也没有发生过较大以上等级事故。但是,隐患还是不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天车运行的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下面介绍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4月18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安全生产紧急会议,通报近期发生的几起典型事件,研究分析暴露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和保供电重点工作。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客户对电力依赖程度更高、对停电容忍度更低。强化客户服务理念,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水平已成为关乎公司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赵建国强调,要扎实开展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切实做好设备隐患和作业风险的排查治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重视与重实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1月23日全国安全生产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不搞好安全生产,就没有全面履行职责。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可以说,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重视安全生产,不同地区、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差别。如有的抓安全生产工作,热衷于电视电话会议、发发文件、提提要求、检查检查,就是不搞扎扎实实的隐患整改…  相似文献   

20.
<正>在基层安全生产实践中,有些人将辨识"风险"和排查"隐患",视为"捕风捉影"或没事找事。其实,对正常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未来结果或损失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判断或评估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是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防止冒险;对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缺陷进行排查,并加以防范、整治,是可以防止"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对于企业来说,隐患排查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