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管理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都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对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管理,要求更为严格,对于设计存在缺陷,制造质量不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不能井下使用.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在起动、停止的瞬间或在故障状态下,会产生电弧、电火花或危险温度,这时若是防爆电气设备失爆,瓦斯浓度又超限,就会引起瓦斯事故.在煤矿设备中,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管理是关键.设备全员管理要求设备操作者在起动设备前,必须先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着重检查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9月3日,国家经贸委发出关于公布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种类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防止伪、劣、次产品混入煤矿生产过程,引发事故,根据《矿山安全法》和《煤炭法》,国家经贸委决定继续对煤矿矿用设备、材料、仪器仪表等产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制度。对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产品,生产厂家必须在取得安全标志证书后,才能从事该产品的生产、销售,并使用安全标志。各有关矿山企业严禁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产品。凡因使用无安全标志产品而造成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3.
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选取2007~2012年发生的死亡人数为十人以上的90起重大、特大煤矿事故为样本,按照影响煤矿事故发生的人、设备、环境、技术、管理五个方面,梳理出十二个具体影响因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各因素与事故发生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在影响重特大煤矿事故的因素中,关联度最大的是人因素中利益驱动下的违法行为,其次依次是复杂的地质条件、安全管理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意识、"三违"行为、技术水平、技术管理、设施设备性能维护、人员素质水平、设备设施、复杂环境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冒顶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掌握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煤矿顶板事故是指在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煤层顶板意外冒落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灾害事故,冒顶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其他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占40%左右,尤其是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机会更大,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掌握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探讨煤矿井下安全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机理,针对煤矿井下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建立了煤矿井下安全系统脆弱性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完成了煤矿井下安全系统脆弱性仿真。结果表明:设备系统对安全系统暴露度效果最显著;环境系统对安全系统敏感度效果最显著;员工系统和管理系统对安全系统适应度效果最显著。为了有效提升煤矿井下安全系统水平,煤矿企业需要通过改进设备系统(尤其是员工安全保障品)来降低安全系统暴露度,通过完善环境管理(尤其是尘毒治理情况)来降低安全系统敏感度,通过加强员工系统和管理系统(尤其是员工违规操作和安全监督检查)来提升安全系统适应度。  相似文献   

6.
煤矿爆炸不仅对矿山、工人和地方社区产生有害的影响,而且对行业整体发展也将产生不利影响。爆炸不经常发生,一旦当它们发生时,会危及工人的生命,设备和产品也会受到严重损失。最近,美国的矿山安全及健康研究所(OMSH)已研发出新的煤粉尘爆炸测量仪(CDEM),该测量仪器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手持设备,能快速测定分布于煤矿入口的煤粉尘是否严重超标,为煤矿粉尘样品提供了合格/不合格的评估。利用  相似文献   

7.
迟彩芬  王文生  陆凯 《安全》2009,30(8):41-42
矿井提升钢丝绳是矿井提升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矿井提升设备的正常运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煤矿生产现场,提升钢丝绳的损坏断裂而造成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出炭不出炭,关键在机电”。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在煤矿生产、安全、效益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山东济宁市蔡园生建煤矿坚持管理与装备并重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矿井设备科学管理的新途径,生产安全上取得显著成效。 蔡园生建煤矿立足矿井实际,建立健全了设备管理制度和机构网络,严把设备选型、购置、入库、验收、保管、发放、出库、安装、调试、运转、保养、维修、回收、报废系列关口,做到了有章可循。对设备  相似文献   

9.
任智铨  张富胜 《安全》2012,33(12):18-20
空压机是煤矿重要动力设备之一,是一种生产和输送压缩空气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风动机械及风动工具,如采掘工作面的风镐、风钻、凿岩机、凿岩台车风动装岩机、风动控制在装置等。煤矿使用的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及管道具有储存  相似文献   

10.
正新《煤矿安全规程》露天煤矿编,是露天煤矿安全生产、职工人身安全和防止煤矿事故的有力保障,也是各级监察监管人员和广大职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将是我国长期坚持的能源发展战略。伴随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露天煤矿在我国煤炭产量的占比也随之增大,目前达到15%。露天开采呈现出设备大型化、工艺综合化、产能规模化等新的特点,煤矿开采的技术、安全、管理等也随之发生变化。设备大型化对采场道  相似文献   

11.
小华煤矿办公楼、调度中心计算机网络原有防雷系统能力差,常因雷电造成设备、设施的损坏,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本文通过分析雷电发生的途径、方式,针对性设计安装防雷系统。2009年3月防雷系统安装后,计算机网络再无受雷电损坏,说明防雷系统发挥了作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正提升运输系统是非煤矿山中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必须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安装、调试和操作。购买或自制不符合规定的设备,缺失安全保护装置,未定期检测、维修、保养,或违章操作等,易引发事故。提升运输是地下矿山正常生产的主要环节,也是工人出入井的必经途径,一旦发生坠罐跑车,很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对近5年(2010-2014年)非煤矿山领域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坠罐  相似文献   

13.
矿用救生舱是应对煤矿救援的重要设备,为增强救生舱的整体安全性,根据我国现有煤矿地质特点,结合国内外煤矿火灾救援成功案例,提出一种矿用胶囊式救生舱结构。借助NX软件对救生舱进行了结构设计,集成了引导、容纳、缓冲、防火及通信等功能,同时,参照已有防爆液压绞车,利用ANSYS对救生舱的救援工况进行了安全分析。结果表明,该救生舱安全裕量大,能够利用常规液压绞车系统,安全实现受困人员的救援。  相似文献   

14.
设备设施是工业企业生产中的主要物质承担者,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各类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消除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是确保生产系统安全的物质基础。时值高温季节,笔者走进北徐楼煤矿的维修车间,体验这些安全卫士在高温下如何对设备设施进行"诊断""治病"的。  相似文献   

15.
为吸取以往安全事故教训,增强矿井安全抗灾能力,3月31日,安徽淮北临涣煤电公司煤矿展开了为期4天的春季停产“地毯式”检修。此次检修重点是对副井钢丝绳、井下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等主要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确保矿井安全运行。图为技术人员在煤矿井口为主井更换钢丝绳。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我们新安装的瓦斯抽放系统,功率比原来大多了,效果非常好。"面对一台台庞大设备,龙家堡煤矿安全副总工程师魏本祥对记者说。龙家堡煤矿是一座2007年投产、年产能300万吨的现代化煤矿。为做到安全生产,该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据矿长孙远义介绍,仅去年就投入资金5640多万元,使采掘机械化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更新了地上地下两套瓦斯抽放系统,将原来抽放能力为每分钟50立方米更换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传统安全评价方法的粗糙性和主观性,提高煤矿企业职业危害安全评价方法的计算效率,运用集对分析原理系统地展开分析和评价。通过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诸多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以作业人员、粉尘、有毒物质、物理因素、设备设施和管理为1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集对分析法中同异反联系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煤矿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综合评价的同异反评价模型。将12项2级指标作为输入节点进行联系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取评价对象的职业危害状况处于"达标",与该企业实际状况相符合,应重点加强通风除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良庄煤矿安装使用移动式井下防爆无人值守压风机 ,改变煤矿传统的地面集中供风方式为井下分散就近供风 ,效果明显。传统的地面集中供风方式适合于浅部开采矿井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供风管路会不断延长 ,从而降低供风效率。良庄煤矿是个开采 40多年的矿井 ,在对 - 35 0m水平供风过程中 ,地面集中供风方式风量管路损耗高达 2 0 %,全年约有371万m3 的风量损耗在管路上。今年 2月份 ,这个矿安装使用了 3台移动式井下无人值守压风机 ,因设备体积小、无固定基础 ,所以直接安装于矿井巷道内。由于实现了就近供风 ,管路损耗仅为 4…  相似文献   

19.
煤矿井下灾害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安全基础不实,部分应该被淘汰的设备还一直在使用,煤矿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速度缓慢,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20.
在事故预防过程中为研究煤矿顶板事故安全风险的变化情况,对影响煤矿顶板事故中的人因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等进行风险耦合研究。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事故查询系统,检索得到2006~2016年所发生的188起典型煤矿顶板事故,从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角度分析,构建基于复杂网络的N-K模型,计算出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耦合因素的增加,会导致风险增加;人的因素参与耦合会导致事故风险加大,是煤矿顶板事故的重要原因;预防和控制人—机因素参与耦合可以为本质安全化的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