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共管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陈传明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0):1674-1684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当前自然保护区决策者、社区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利用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和利益相关者分析法等,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从公共管理框架设计和模式选择等方面探讨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公共管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外围层,其中核心层的利益相关者为政府、当地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业与旅游公司,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具有高影响力、低利益/高公益,追求生态效益;当地社区为高影响力、高利益,追求经济效益;非政府组织具有低影响力、高公益,追求社会效益;企业与旅游公司具有低影响力、高利益,追求经济效益。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围绕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共管理的框架设计和模式选择。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的管理采取政府主导型,社会效益的管理采取政府指导下的非政府组织管理型,经济效益的管理采取政府指导下的企业与旅游公司管理型以及社区共同管理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义马矿区成土过程相同的义马,陕渑煤田近400km^2面积土壤中As,Cr,Hg,Pb,Cd和F六种元素含量分析,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科学地表达出土壤中这些元素的自然背景值,并对矿区土壤背景与其它区进行了比较,本文还利用土壤背景值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探讨,提出新的分级标准,并对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海岸带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采用《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课题的有关资料,研究福建省海岸带土壤主要元素背景值,讨论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来对福建省海岸带陆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库区部分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峡库区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是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土壤环境影响研究的一个部分。它不仅为库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并直接参与水库水质和底泥的质量组成,为预测库区土壤及水体环境质量演变趋势、制定库区环境保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库区环境特点是,开发历史悠久,绝大部分地区是已受到不同程度开发的农、林用地,未开发区少见。但大型现代工矿企业不多,点源污染较少。因此三峡库区土壤环境背景值,不同于单纯反映原始处女地及自然保护区特征的土壤本底值,或反  相似文献   

5.
内蒙土壤环境背景值属性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土壤背景值现状进行综合归类,求得环境土壤背景属住全层分类,并通过对各层分类水平值λ的判断,可选择不同相似系数的档次来归类。为内蒙地区的土壤分类和综合规划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公路交通对土壤铅污染预测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导给出了公路交通对土壤铅污染的预测计算模式,分析了采用该模式预测土壤中铅含量时可能出现的3种不同结果,即高于、等于或低于背景值及其判别条件。结合中国公路交通的实际情况,论证了在不考虑非公路污染源时,公路交通引起土壤中铅累积量在营运近期将低于土壤背景值。认为合理确定非公路污染源强度、铅沉降面积及铅残留系数是影响预测评价土壤铅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水溶氟与总氟和土壤PH值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实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土壤中水溶氟与总氟和土壤PH值三者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在背景地区,土壤水溶氟与总氟、土壤PH值间无相关性;与土壤PH值间无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张毅 《环境导报》1991,(6):7-12
本文调查了广州东北部赤红壤地区的土壤、植物中砷的环境背景值,探讨了广州赤红壤中砷背景值的含量特征,发生和分布规律,不同形态的组成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广东赤红壤与华南砖红壤、红壤进行了砷背景值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土壤元素背景值是统计性的范围值,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和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其因土壤母质、成因以及各种地球化学作用的影响而不同.通过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美土壤元素背景值调查研究中数理统计方法的运用,发现当时受国内外学者对土壤元素含量及统计分析方法认识的局限,中美在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中存在一些偏态分布被当作正态分布、对称剔除偏态分布的异常值和用平均值计算偏态分布背景值等问题,可能导致所得土壤元素背景值不能很好地代表区域背景情况.2007-2013年美国再次开展全国土壤调查和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对数理统计方法做出了改进和优化,主要包括:①用箱式图法分析距离中间50%数值较远的异常值;②针对对数分布形态也进行了分析;③用中位数和绝对中位偏差计算偏态分布的土壤元素背景值.在研究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的今天,建议中国优化土壤元素背景值数理统计研究方法,再次开展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含量调查工作,并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①采用箱式图剔除异常值;②针对不同的频数分布形态计算相应的统计量作为土壤元素背景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关于污染元素指标仅仅考虑不同土类背景值差异的不全面不合理,对666,DDT土壤标准及相应作物限值的不匹配,提出修改,通过资料对比和实测评价分析,以数学模式及本地区污染元素土壤背景值为依据,提出适合本地区土壤特点的湖北省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议值,并以西湖为实例,评价结果更合理,更科学,较客观地反映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相似文献   

11.
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是环境科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土壤背景值的研究不但可以提供土壤背景值,而且对于正确评价农业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土壤污染趋势,合理地确定土壤环境容量,制定防治污染的途径等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工作通过对永城矿区近2000km~2面积土壤中九种元素的调查分析,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了土壤中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省耕地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454 431件土壤样品,分析测试了土壤硒含量,讨论了贵州省耕地表层土壤硒含量及其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土壤类型、不同酸碱度、不同地类土壤的硒含量背景值。结果表明,贵州省耕地土壤硒含量背景值为0.482 mg/kg,变化范围为0.179~1.295 mg/kg。与中国农耕区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217 mg/kg)相比,贵州省耕地土壤硒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为发展富硒农业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不同土壤类型中棕壤土的硒含量背景值最高(0.591 mg/kg),紫色土的硒含量背景值最低(0.363 mg/kg)。不同酸碱度土壤中,强酸性土壤硒含量背景值最高(0.562 mg/kg),强碱性土壤硒含量背景值最低(0.246 mg/kg)。不同地类土壤中,茶园土壤硒含量背景值最高(0.554 mg/kg),水田土壤硒含量背景值最低(0.414 mg/kg)。  相似文献   

13.
自一九七八年起,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已着手进行自然环境背景值的研究,并和中国科学院士壤背景值协作组及南京大学等单位协作,逐步对全疆以土壤为主的环境背景值进行研究,争取在一九九○年完成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工作.目前,其中托木尔峰地区、天池和吐鲁番地区的土壤背景值研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47,自引:9,他引:38  
本研究采用网格和系统分层法,在全省范围内布没123个典型剖面,获得福建省61种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值。结果发现,福建省15种稀土元素土壤背景值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与全国若干元素土壤背景值比较,福建省亲硫元素、亲铁元素背景值较高。福建省土壤中硒、钼元素背景值分别为0.55、5.14mg/kg,相当于全国水平的2.5倍和4.3倍。文中还探讨了影响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的主要因素,提出福建省土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158,自引:29,他引:158  
本文报告了中国土壤61种元素的背景值以及某些元素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简要介绍了中国土壤背景值图集.讨论了土壤背景值在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人体健康和农业方面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和已确定统计单元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的表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以行政区域为统计单元计算表示土壤环境背景值是不确切的,它受到人为的因素干扰.以土壤类型为统计单元计算表示土壤环境背景值,能比较好地反映实际土壤背景值的水平,对于已确定统计单元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的表示方法,认为“日本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中的表示方法较好,它比较直观,能从大量的基本统计量数据中找出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分布规律,从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土壤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由固体颗粒、土壤气体、土壤溶液和微生物及有机质组成。土壤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历史演变过程,一般讲,从岩石演变成2.5cm的表层土大约需要500年之久。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直接或间接地依靠生长在土壤中的绿色植物提供的,然而在自然环境中,土壤同样受到各种污染。土壤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和城市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及大气降尘等物质。1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土壤重金属背景值方面的研究,应当首推在七五期间,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完成的《中国土壤背景值》,它已由中国环境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该书确…  相似文献   

18.
兰坪金顶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实际调查资料,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评价区土壤中铅,锌,镉、砷4元素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在背景值判别方面合理地运用了富集数法和表底土比较法,给出了符合该地区土壤环境的4种元素背景值。  相似文献   

19.
第二松花江流域土壤中若干元素的自然背景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背景值的采样要求,采集了第二松花江流域(除长白山外)72个土壤剖面的200多个样品。用原子吸收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和荧光光度法等测定了镉、铬、铜、铁、汞、锰、镍、铅、硒、锶、锌等元素的含量,得出全流域及流域内不同地区暗棕色森林土、白浆土、黑土、暗色草甸土、水稻土的元素背景值。 本文探讨了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壤利用状况对背景值的影响,指出土壤背景值的地域差异性。地理单元划分越细,其土壤背景值的实用性越强。  相似文献   

20.
松辽平原土壤环境背景值区域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松辽平原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列入国家“六五”重点攻关课题,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长春地理所、高能物理所等十六个单位组成协作组,对松辽平原24.6万km~2土地,采土壤剖面1025个,土壤样品3284个,进行35项元素及土壤性质的分析测试,共获得数据七万余个,提出了松辽平原土壤背景值及背景图。本文从土壤地球化学观点出发对该区土壤背景值区域特征及分布规律作一些探讨,至于详细采样布点设计,所用分析方法与质量控制以及分布类型检验方法等,请参阅“松辽平原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报告,此处从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