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境中的化学元素以各种各样的状态存在,同一元素,由于存在和结合的状态不同,具有生理活性和毒性的差别。所以,环境分析工作者不仅要测定环境样品中某些元素的含量,测定其存在状态也十分重要。本文就环境样品中化学元素状态分析的进展作一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2.
研究化学元素在枯、丰、平三个水季悬浮态、可溶态、沉积态的含量变化。以黄梨树水文站作为动态观测点,三年观测得出水化学要素、重金属元素及稀有、稀土元素变化最大的是丰水季;悬浮体相当于枯水季的250倍;悬浮态和可溶态元素含量(原水)同样形成丰水季>平水季>枯水季的趋势;而可溶态元素含量(过滤水)各个水期无大的变化差异。沉积物在三个水季中元素含量变化差异也较小,但有机质相反,含量出现枯水季>平水季>丰水季这样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生活垃圾中重金属元素污染特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现场调研取样和理化分析检测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垃圾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主要污染元素和主要污染物进行测定,并在调查基础上提出北京市城区垃圾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为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官厅水库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确保北京市饮用水源安全,2007年对官厅水库中重金属进行了筛选性调查.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官厅水库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中的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水库在丰水期砷含量偏高,整体水质状况良好,重金属污染程度轻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北京市通州污灌区土壤现状调查与蔬菜重金属污染监测,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及污灌区污染历史,分析对比该区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本次监测通州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限量。对照土壤中的重金属Cu、Pb、Cr、Cd和As均达到土壤一级标准。凉水河两岸和通惠北干渠中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对照土壤,说明污灌区污水灌溉已使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与二十世纪70年代末监测结果相比,土壤中多数重金属含量处于上升趋势。污灌区蔬菜重金属含量监测结果表明,其含量水平均达到食品卫生标准,说明污灌区蔬菜尚未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6.
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背景值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土条件与土壤微量元素 (一)母岩类型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关系 英国土壤学家R.L.密歇尔指出,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几乎完全决定于形成土壤的母岩和成土物质所经受的地球化学与土壤化学过程。俄国学者B.B.道库恰耶夫等也早就指出,虽然原生岩石中的化学元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进行了重新分配,但土壤中微量元素仍然与母岩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成土母岩的类型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气溶胶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污染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兰州市空气飘尘中粗、细颗粒物上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与特征的分析 ,指出了细颗粒物 (PM2 .5 )是一些有毒有害元素的主要携带者。这是可以在肺泡沉积 ,并能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利用北京市87个噪声自动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分析2018年除夕夜(2月15日18:00—2月16日2:00)全市噪声排放水平。通过比较2013—2018年除夕夜噪声排放强度,结合北京市细颗粒物浓度变化分析,表明2018年除夕夜北京市噪声污染排放显著降低,2013—2018年噪声污染排放存在时空分布特征,除夕夜细颗粒物污染变化与噪声污染变化趋势较为吻合,作为主要污染源的烟花爆竹燃放在受到政策的限制后,除夕夜北京市声环境和空气环境同比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研究京津唐地区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分布与迁移及其环境背景值的处理及见解。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回顾APEC期间的空气质量情况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较系统的分析了APEC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包括各项污染物浓度水平的同比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站点小时浓度的百分数分布及变化情况分析、污染物日变化规律变化特征分析、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颗粒物组分变化特征分析、污染来源解析模型、数值污染模型等方法,力求从多个方面深入了解APEC控制措施对北京市污染水平、污染特征造成的影响,并利用组分、模型等方法定性定量的评估主要空气质量影响因素、不同的污染控制措施对APEC期间空气质量改善的作用及贡献。结果表明,APEC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基本处于优良级别,各项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APEC污染控制期各项污染物的百分位数浓度与无控制期出现明显分离特征,污染物的日变化低浓度持续时间更长且增长更缓慢。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天津市TSP中元素的浓度分布特征,通过富集因子分析来研究TSP中元素的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同时对天津市与北京市TSP中元素的富集因子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北京市多年水生态监测的经验,确立了典型地表水体水生态监测的水文地貌、理化指标和生物要素。其中,生物要素评价因子主要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并依据2014年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将水生态状态等级分为5级。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典型地表水体水生态状态综合评价结果中处于"中等"级别的监测断面数量为7个,占监测总数的41.2%,生物要素对最终评价结果影响略大。  相似文献   

13.
以1998年10月的观测资料为例,分析了北京市某地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该地区大气细菌浓度的分布特征,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一天内气象要素及细菌浓度均是周期变化,且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大气PM10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于2004年在北京市定陵、车公庄、古城、亦庄、房山和奥体中心6个采样点采集大气PM10环境样品,针对北京市颗粒物主要排放源采集土壤尘、建筑水泥尘、燃煤等污染源PM10样品,分别对其中的无机元素、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进行测定。采用代表北京市颗粒物主要排放源PM10组分特征的成分谱,利用CMB受体模型对PM10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PM10的最大来源为土壤尘,其它贡献源类依次为燃煤排放、机动车/燃油排放、二次粒子(SO42-、NO3-和NH4 )、建筑水泥尘。污染源贡献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并存在一定的地域变化。  相似文献   

15.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60例世居澜沧地区拉祜族老人发样中6种微量元素,根据测定结果,比较了不同年龄段间微量元素的差异,并与北京西城区长寿老人发样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个地区老人发样中的Mn,Al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场发射带能谱扫描电镜(FESEM/EDS)法分析北京怀柔地区PM10与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的形貌特征和成分差异。结果显示:秸秆燃烧后排放颗粒物多为大粒径颗粒,成分上都含S、Cl和K元素。含有生物质燃烧标志元素K的PM10颗粒物多为含Si、Al和Na元素的燃煤飞灰和矿物颗粒,与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组成化学元素差异明显。据此推断,北京区域PM10受秸秆燃烧排放影响相对较弱,化石燃料燃烧来源影响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17.
北京灰霾天气PM10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北京市2008年4月和5月不同采样点采集的灰霾天PM10样品中的1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Ti、Fe、Zn、Sn、Pb为全样样品中相对含量较高元素;Ti、Mn、Ni、Cu、Zn、Pb是水溶样样品中相对含量较高元素。与晴天相比,灰霾天样品中微量元素可溶性增强,对人体危害更严重。与2002年分析数据进行对比,因2002年缺少Cr、Cd元素的测试值,全样样品中除了Co、Ni、Cu、Mo元素外,其余测试元素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Fe和Sn元素的增幅最大。水溶样品中,参与对比元素的含量均下降。文中对含量相对较高的Cr、Mn、Fe、Cu、Zn、Cd、Sn和Pb元素进行了源解析,分析得出采样点附近的交通源及地面扬尘是这些元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依托北京市、廊坊市和保定市高密度的地面空气质量监测、气象要素监测以及PM2.5化学组分监测和后向轨迹分析等手段,对2017年上半年三地的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地中北京市空气质量较好,保定市较差。分污染物来看,保定市SO2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廊坊市和北京市,颗粒物PM10和PM2.5也呈现保定市最高、北京市最低的规律。从污染物日变化来看,CO、SO2、NO2、PM10和PM2.5呈双峰型分布,O3呈单峰型分布。从区域整体分布规律来看,PM2.5和SO2呈现明显的"南高北低"特征。PM2.5化学组分分析结果表明:1—4月燃煤对该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5—6月机动车排放的影响更为凸显。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在2017年上半年到达北京市的气流中有24%来自于北京市南部,且这些气流多为低空传输,表明区域传输对于北京市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主要PM10排放源成分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北京市土壤尘、道路扬尘、城市扬尘、建筑施工尘、钢铁尘、煤烟尘等主要PM10无组织排放源和固定源进行采样、分析,建立相应的成分谱数据库,通过对其化学组分分析,确定各类PM10排放源的化学组分特征和标识元素。土壤尘、建筑施工扬尘、钢铁尘、煤烟尘PM10的标识元素分别为Si、Ca、Fe、Al,道路扬尘显示出明显的土壤尘、建筑施工尘和机动车污染的特征,城市扬尘成分谱与道路尘有很强的共线性,具有明显的道路扬尘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