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提高突发事故应急效率,针对事故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急资源的需求,在群体决策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动态应急预案优选.首先利用专家对量化后的应急预案进行评价,通过向最拼接将其转化为等价的可用于分类的训练样本集,再应用标准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应急预案进行分类和排序,最后实现对应急预案的动态优选.研究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支持向量机方法的自学习能力,以应急过程中的动态需求为依据,可以实现动态的应急预案优选.  相似文献   

2.
危险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决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危险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决策系统的开发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危险化学品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泄漏介质查找系统,方便查找泄漏介质,并根据所查找泄漏介质提供相应的应急决策方案。以"苯"泄漏为例,危险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决策系统根据操作人员提供的现场数据,自动生成苯泄漏的应急决策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带压密封夹具图、作业用工器具、安全保护用品、密封注剂选择、现场操作方法、现场急救方法、苯泄漏物处置预案、苯泄漏的消防及国家法规信息支持。危险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应急决策系统能够便捷的协助用户安全、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种危险化学品,有效的预防因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环境污染及人身伤亡等特重大事故的发生,降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对应急预案的评估是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评估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优劣,提出了一种层析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科学性、完整性等原则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要素及28个二级要素的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某企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完整性和有效性评估。该研究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改进、定量评价及评估的软件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电网应急预案知识的检索效率以及电网事故的处置效率,提出电网应急预案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首先,以电网自然灾害和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为数据源,分析电网应急预案知识内容体系框架;其次,采用基于规则与基于深度学习的知识抽取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知识抽取,并基于Neo4j图数据库对电网应急预案知识进行存储和可视化展示;最后,以某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响应为例,分析电网应急预案知识图谱在实际案例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电网应急预案知识图谱可对电网突发事故进行辅助决策,从而缩短应急决策时间,提高电网事故的应急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更好地支持应急决策为目标,通过提取应急预案中辅助决策支持的内容,构建应急预案本体,从而提高应急预案的检索效率和应急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对比了7种本体工程构建方法,从方法成熟度及领域本体适应度考虑,选用METHONTOLOGY法,研究了应急预案本体化表达,对我国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进行解构并获得应急预案本体知识,进而将其概念化,确定本体关系及属性,完成了应急预案的本体建模,利用Protégé软件实现预案本体可视化,生成应急预案本体化OWL描述,得到基于METHONTOLOGY法的应急预案本体建模方法,提出一种以应急决策为目标的应急预案本体知识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维GIS的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火电站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电厂应急预案制定的现状,提出基于三维GIS的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对火电厂区及周边环境进行虚拟现实仿真,实现对基础地图数据、应急资源数据、重大危险源及其相关属性数据的系统科学管理,以Web方式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实现重大危险源周边的三维仿真显示,预测事故影响及其后果,提供最佳路径及救援方案。该研究为火电站及有关部门实施远程应急救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艳林 《环境与发展》2020,(4):156-156,158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方案中主要包括污染物的应急监测以及污染事故的处置方案。其中应急监测的工作在于明确造成环境污染的化学物品的种类、浓度、数量、已造成污染范围、已造成的破坏程度、事故未来发展事态等。通过应急监测所整理的信息数据,应急预案组织工作小组可以迅速的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本文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方案进行梳理总结,指导组织管理人员如何快速的组织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事故损失,围绕事故应急响应速率及应急预案针对性等问题,通过引入基于案例推理技术,搜索案例库中相似的已建成项目的事故数据,为新建项目的应急预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辅助,同时利用可变模糊聚类迭代模型将已有案例进行数据预处理,从而达到快速应急响应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响应效率和搜索精度,为高速公路建设期安全事故的快速应急管理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煤矿事故应急响应的有效性,充分考虑决策者后悔规避的心理行为和决策信息的犹豫模糊性,提出一种基于后悔理论和犹豫模糊集的煤矿事故应急响应风险决策方法。首先,定义犹豫模糊效用函数,据此将犹豫模糊风险矩阵转化为以精确值表示的综合效用矩阵;其次,依据后悔理论,分别计算每种情景下实施不同应急预案的后悔值,并进一步将综合效用值和后悔值进行集成,得到各项应急预案的感知效用,依据感知效用的大小确定应急预案的排序;最后,通过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响应实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决策者有限理性和决策意见出现分歧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可为煤矿事故应急响应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港口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强企业危机管理,许多港口企业都已建立企业应急预案,然而实际调查表明港口企业事故应急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可操作性较差。笔者经过多方调查和对相关港口广泛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港口企业事故预案的主要内容,认为该预案的编写应分3步进行:预案的准备、预案的编制以及预案的实施与修订。一个完整的港口企业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四级文件依次为总预案、程序文件、说明书以及应急行动记录,并对每级文件中的每一文件要素都做出细致的说明和描述,给出具体的考虑因素和研究对象。该预案编制技术已在镇江港口各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应急指挥决策方案的优选问题基础上,将可变模糊理论引入公共安全领域,提出应急指挥方案优选的可变模糊方法。该方法依据指标特征值矩阵,结合指标权重向量,计算各方案在不同模型下的相对优属度向量,并以此进行决策。其特点是模型可以变化以提高系统决策的可靠性。结合应急救援实例探讨可变模糊优选方法在应急决策中的应用,并与文献中的方法进行比较,表明可变模糊优选理论对于解决优选决策问题可行、有效,有助于指导应急决策实践。  相似文献   

12.
提出基于信息熵评价决策模型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决策中的作战方案进行优选的方法。首先介绍应急处置指挥决策的概念和过程;其次,分析了信息熵以及基于信息熵评价模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最后,给出基于信息熵的评价决策模型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方案优选中的应用。实地演练表明,该决策模型在应急指挥决策方案排序与优选是客观合理、切实可行的,能够为应急处置指挥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突发灾害事故应急决策过程中的冲突问题,提出1种应急决策冲突程度的表示方法,将应急决策冲突定量表示出来。基于模糊逻辑理论对应急决策冲突进行模糊评价;通过构建“大多数”的模糊函数,确定冲突程度的表示路径;根据冲突与一致性的相对关系,对“一致性程度”的模糊函数进行改造,构建“冲突程度”的模糊函数,并通过冲突程度的计算过程,得到最终的冲突程度;结合应急决策冲突实际,划分冲突等级,并确定其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逻辑理论的应急决策冲突程度表示方法充分利用了应急决策专家的决策偏好信息,实现了应急决策冲突程度的定量表示。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应对重大危险源突发事故的管理和决策主要依赖于相关领导或专家掌握的知识及经验的现状,将非结构化模糊决策方法(Non-structural Fuzzy Decision Method,NSFDM)和事故后果模拟方法相结合,以区域范围内受重大危险源潜在事故影响的企业为决策对象,以减小事故影响范围,降低事故严重程度为目标,建立起重大危险源区域事故应急决策的多准则决策方法,以期帮助安监职能部门优化配置应急救援资源,提高应急响应绩效,减少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财产损失。以广州市某公司丙烷储罐区为实例,在对其进行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oiling Liquid Expanding Va-por Explosion,BLEVE)事故模拟的基础上,运用非结构化模糊决策方法,对该丙烷储罐区BLEVE事故的处理,提供了应急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应急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围绕基于模板的规划、组织决策协调与基于Agent系统的协调机制以及马尔可夫决策规划等应急决策的关键理论与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以决策理论规划为应急决策研究的主要建模和分析框架;采用逻辑程序与规划相结合的思想,研究基于应急预案模板的应急决策规划方法;基于应急处置任务的时间、资源约束关系,研究应急处置任务的多Agent马尔可夫决策建模及求解方法。基于决策理论规划的应急决策理论可以很好地用于应急决策的多阶段动态过程建模,而且能够利用预案模板降低模型求解的难度。上述研究完善和丰富了应急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为科学的应急决策实践以及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一种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We present a general methodology for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EEDSS) based on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We highlight the method for developing the system using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of an unexpected atmospheric accident with an ANN prototype system for a district in Shanghai.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of the ANN is introduced. The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key technologies are addressed. The procedures for matching the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1) digitization (coding) of case information and emergency measu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of cases are divided into the input attributes and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and standardized and digitized through the Feature Evaluation (FE) method and the Intensity Hierarchical (IH) method, respectively; (2)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ANN, in which Gradient Descent with Momentum and Adaptive Learning Rate (GDMALR) method (traingdx function), a modified back-propagation algorithm, is employed to do training; and (3) translation (decoding) of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in which output data of ANN is interpreted into practical contingency measures with Translation Based on Conventional Import Ratios (TBCIR) method. The training features, time, errors, accuracy, and input attribute weights of the prototype system are analyzed. The usage of the prototype system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a hypothetical case. This article encounters the challenge of ANN’s own lack of training samples. We discuss to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ng Case-Based Reasoning (CBR), Genetic Algorithm (GA), and ANN to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 and form a technology system for generating useful decision support inform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response.  相似文献   

17.
为更合理地进行应急方案比选,减少不确定因素和决策者偏好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构造了1种更加适应水利工程应急决策的模型。针对应急决策环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引入区间直觉模糊集表达评价信息,采用区间直觉模糊熵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构造备选方案两两比较矩阵,运用区间直觉模糊距离测度公式计算方案间的损益值;结合TODIM法计算各方案相对占优度并进行比较排序,确定最优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损失规避系数确定的前提下,选择任一区间直觉模糊距离公式都不影响方案的优劣排序,决策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应急救援物资车辆运输线路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给紧急救援物资支持保障中心的物资调度人员提供科学的车辆路线调度决策方法,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响应能力,基于应急条件下物资运输调度的时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特征,运用旅行商理论,对上述3个决策属性分量进行了数学描述,构造了它们的目标函数,并进行了无量纲和权重聚合处理,继而按照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了用来评价备选线路决策效用函数的数学模型.利用期望效用属性合并所搜集的信息,将多属性决策问题转化成单属性决策问题,确立了选择具有最高期望效用方案的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应急救援条件下的运输调度与正常环境下的企业运输调度决策目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虽然本质上属于图论中最短路线问题的范畴,但由于多个决策目标的存在,不能直接运用最短路线模型和Dijkstra算法求解.运用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的评价备选线路决策效用函数,是有关人员进行车辆路线安排的有效方法,但其相对优越性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首先构建了应急物资对外采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针对我国应急物资对外采购能力评价是一个单方案、多层、多指标且指标间具有相关性的主观评价问题,提出了利用Choquet模糊积分和模糊测度构建我国应急物资对外采购能力二级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单指标的模糊密度;用Choquet模糊积分算子融合指标的评语值;给出了详细的评价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我国的应急物资对外采购能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