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连日来,福建省各地多方联动,创新宣传形式,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共同推动全社会形成防灾减灾救灾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2.
特稿     
联合国呼吁加大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投入2021年11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水鸟真美发出呼吁,号召世界各国加大防灾减灾投入以防范应对极端灾害事件发生。她指出: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及灾害频发,只有加大防灾减灾投入才能有效应对和防范极端灾害。  相似文献   

3.
公众防灾意识的减灾效应 提高公众的安全防范能力 城市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一旦灾害发生,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开展城市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教育,对城市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很多城市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们的疏忽而引起的.如城市火灾、爆炸等,还有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采地下资源而引起的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等.公众的安全防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很多灾害的发生.但在我国很多城市地区,由于平时接触的灾害防范知识教育和宣传很少,人们缺乏对灾害知识的了解,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城市灾害的潜在威胁,因此对防灾教育及宣传采取置之不理的方式.公共防灾意识的普及能让人们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危害、影响因素及如何避免等,以增加公众的安全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的5月12日是全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5月6—12日是防灾减灾周。围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这一主题,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向民众传播防灾减灾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让安全、应急、防灾文化深入民心,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公共安全文化素养,提升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北京市朝阳区公共安全馆广场上,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和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联合20家承办和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3月18日,应急管理部网站发布《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此举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7.
广东视窗     
油头:开展减灾防灾宣传教育进社区系列活动3月26日上午,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消防救援支队、金平区应急管理局、金平区消防救援大队、华润新奥燃气公司、蓝天救援队联合在金平区东方街道金海社区开展2021年汕头市减灾防灾宣传教育进社区系列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洪涝、台风、地震、火灾、燃气使用等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理念和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福建省减灾中心探索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防灾减灾社会工作项目,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出通知,全面部署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通知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组织开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阐述了城市灾害的分类;从城市灾害预防与控制,应急反应与救援等方面分析我国在城市灾害风险控制与应对上的不足;提出8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研究包括:建立城市安全规划、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实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完善城市灾害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安全规划风险评价机制;加快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加强城市安全科学研究与交流。该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灾害风险预防与控制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灾害链孕源断链减灾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孕源断链减灾是从源头上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灾害发生,遏制灾害发展或蔓延的一种防灾减灾思路.基于目前我国对灾害链孕源断链减灾相关研究成果,阐释了其内涵,梳理了孕源断链减灾的理论发展,综述了其实践应用,总结出孕源断链减灾的3种情形,即从灾变源头避免灾害启动,提前诱导载体转移以及特定灾害发生后防止灾害链蔓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灾害链的孕源断链减灾框架,并分析其在灾害防范中的优势与局限.针对孕源断链减灾的局限性,构建孕源断链减灾信息数据库作为综合防灾减灾的重要信息支撑.最后,指出孕源断链减灾将向功能更为普适,内容更为全面,结构更为明晰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上午,福建省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活动在福州市上下杭正式启动。省委常委、秘书长、副省长郑新聪出席活动。省减灾委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厅长刘琳,福州市常务副市长蔡战胜等领导参加了该活动。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启动仪式现场,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法研究——以廊坊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我国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面的不足;针对我国中小城市的特点,提出一套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工作程序与技术方法,该方法包括灾害识别,财产易损性分析,灾害风险分析,损失预测与风险区划,确定规划目标与减灾措施,规划编制6个阶段;以廊坊市为例,拟定了一个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案。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分级法和减灾措施优先级评分法等,找出威胁廊坊城市安全的主要灾害和防治的主要措施,为廊坊市的灾害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平市胜利小学联合延平区紫云街道综治办、派出所、司法局、交警等单位开展"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小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他们在灾害面前的避险应急能力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这期间,应急管理部将组织举办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第十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和网络直播的防震减灾公开课、第五届"中国减灾杯"减灾救灾摄影大赛、防灾减灾综合演练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广泛动员全社会重视参与防灾减灾事业,推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5月12日是全国第8个"防灾减灾日",为提高中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救援技能,北京市朝阳区民防局、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人大附中朝阳学校联合组织开展了以"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校园"为主题的校园安全知识与技能运动会,每个班级选出6名同学组成了14支参赛代表队,共计4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运动会变"体育竞技"为"技能考验",根据  相似文献   

17.
近来由于参加《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子课题“城市综合减灾规划研究”,笔者认真研究了日本东京2002年的城市规划文本。东京是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它的完备的城市综合减灾规划及防灾行政管理体系是基于日本国家《灾害对策基本法》的。所以,笔者从立法入手,介绍一下日本东京防灾减灾规划的基本思路。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规定的防灾规划及防灾行政《灾害对策基本法》既是与所有灾害法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  相似文献   

19.
<正>5月13日下午,上海市奉贤区民防办、区教育局在致远高级中学举行2015年奉贤区中小学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暨致远高级中学防灾疏散演练展示,全区各中小学安全分管领导和民防老师到场观摩演练,区应急办、区民政局、区地震办等单位莅临指导。在"5.12"期间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既体现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是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目的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学校常态化、规范化开展防灾应急疏散演练,让全体师生加强防空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提升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在真的灾害来临时,  相似文献   

20.
赵阿兴 《安全》2017,38(10)
本文从分析我国目前防灾减灾救灾的突出短板入手,阐述紧急救援的复杂性与完成任务的艰巨性。从国家安全观的总体视角,反思保险和行业标准在事故紧急救援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灾害事故的综合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