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预防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事故,利用梯形模糊数方法与复杂网络理论,研究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事故风险演化过程。通过确定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分析典型火灾事故场景,从宏观角度分析场所内风险因素从被激发、互相影响,最终传递形成人员未能顺利疏散的火灾事故全过程,构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事故模型。运用梯形模糊数计算各连接边演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采用Dijkstra算法得到最短路径即风险概率最大路径。结果表明:密室逃脱类场内使用明火的初始风险因素作用下,因人员精神状态高度紧张、内部结构复杂或房屋闭锁所导致的火灾演化风险概率最大,并极易造成人员无法疏散。最后从政府等监管部门、场所经营者及参与游戏人员3个方面提出了火灾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虽然消防工作不断加强,防火、灭火的力度加大,但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仍呈多发态势,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所以,有效地预防和处置重大特大恶性火灾事故,是当前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进一步探索出科学、实用、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预防和处置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尤为重要。 一、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成因 恶性火灾多发于人员、物资大量集中的场所,如大型仓库、油库、商场以及化工生产和经营基地、高层建筑,特别是集经营、办公、住宅为一体的“三合一”厂房和无消防通道、无消防用水的棚户区等场所。其…  相似文献   

3.
汤华清 《安全》2009,30(2):9-12
三合一场所为火灾事故多发的场所之一,通过对其消防安全性分析,利用Delphi专家调查法与层次分析法,以公安部《技术要求》为依据,建立三合一场所层次矩阵模型,计算得出相关权重,经过实例检验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对相关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性评估,为消除火灾隐患,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防控危化品槽罐车火灾事故,准确判别槽罐车火灾类型,运用Python统计我国2013—2020年危化品槽罐车道路火灾案例;在确定火灾事故特征的基础上,将3种危化品槽罐车火灾类型(喷射火灾、池火灾与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火灾(BLEVE))作为被解释变量类别,确定空间与道路特征、时间与气象特征、人员因素、车辆及设备因素以及危化品因素5个方面共15项火灾因子;构建基于多项Logistic危化品槽罐车火灾类型判别模型;开展准确性检验和显著性检验以及实例应用,获得3种火灾类型的发生概率,并提出相应的火灾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实例中液化天然气(LNG)罐车最有可能发生池火灾,其概率为0.55;其次为喷射火灾,BLEVE火灾的概率最小。采取提高危化品容器机械强度、减小碰撞强度等措施,可避免容器出现较大尺寸的泄漏孔,减少池火灾发生概率;采取减缓泄漏速度、控制泄漏范围、迅速合理灭火等应急措施可以减少LNG池火灾危害后果。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近日,福建省公安厅发布《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通告》对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确保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完好、严格用火用电用气管理、严格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开展全员消防培训演练、严格营业场所人流量控制、积极举报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等八方面提出要求。《通告》指出,法定代表人或  相似文献   

6.
制漆生产在加热、兑稀等工艺过程中,有大量汽油、二甲苯等物质挥发。这些可燃气体弥漫于车间空气中,极易与煤炭、柴油、重油等燃料发生作用,造成火灾。据不完全统计,制漆行业的火灾事故占本行业事故总数的70%左右,而火灾事故中有80%是由于明火加热的火星与可燃气体接触而造成的。为了消除火灾事故隐患,我们经过10多年的探索,以远红外加热技术取代了明火加热的工艺,杜绝了火灾,实现了安全生产。 远红外加热技术可用于5000升、4000升、1000升等大小不同的树脂反应釜上。本文以远红外加热技术在4000升树脂反应釜上的应用为例,浅谈该技术与制漆…  相似文献   

7.
火灾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突发性灾害类型,其发生不仅危害人们的生命,也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影响社会秩序。在火灾发生时会出现一些爆炸、燃烧、有害气体的排出,对现场环境和自然环境都会产生污染和破坏。当前火灾事故多发,恶性和重大火灾事故多发的情况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加剧,对此需要社会各个部门、消防队伍、公安部门等加强重视。在灭火救援工作中需要加强现场环境的检测,科学分析污染情况,制定可靠对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主要探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应对策略,具体分析了环境污染类型和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员密集场所突发火灾事故应急疏散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空间结构特征和火灾事故特点,从场所的疏散通道、疏散设施、人员聚集特性及应急疏散管理等方面辨识了突发火灾事故人员应急疏散能力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场所应急疏散空间的评估因素、评估指标以及以疏散路线、疏散照明和疏散标识为主的场所应急疏散能力检查表,提出以人员群集指数、人员群集流量系数来反映人员群集流动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火灾蔓延对疏散路径的影响状况将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疏散风险划分为较高、一般、较低三级。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应急疏散能力评估对于确保火灾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场所的疏散优化设计、日常消防监管以及疏散应急预案的合理制定和日常疏散演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哲 《安防科技》2010,(6):58-60
鉴于全国火灾事故中,住宅和人员密集场所亡人火灾较为集中的现象,如何加强火灾防控体系建设,减少人员伤亡已成为当务之急。就加强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美国安全与环境执行局(BSEE)近40a的火灾事故统计资料,选取压缩机单元火灾、热处理单元火灾和井喷火灾作为典型火灾事故场景,利用贝叶斯网络模拟不同场景火灾事故概率及其关键因子影响程度。模拟结果表明,压缩机单元火灾频率为2.1×10-4次/a,热处理单元泄漏火灾频率为2.2×10-4次/a,井喷火灾频率约1.0×10-5次/a;其中41.1%的压缩机单元火灾、24.9%的热处理单元火灾和34.8%的井喷火灾事故与"没有遵守作业指导"有关;其次,"管道布局不合理"、"缺乏日常检查"和"缺乏沟通"分别是压缩机单元火灾、热处理单元火灾和井喷火灾中仅次于"没有遵守作业指导"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动火作业,是指打磨、切割、焊接等产生明火的施工作业活动,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由于作业产生明火,极易引燃施工区域内存放的易燃、可燃材料,如果管理措施和技术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酿成火灾事故。近年来,在建工程施工现场火灾频发,上海静安区公寓火灾等事故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以及巨大的财产损失,对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航天企业作为国防重点军工单位,内部施工有其自身特点,研究航天企业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收集整理1991 - 2010年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数据,从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概况人手,归纳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发展趋势、伤亡情况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主要从直接原因、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等为分类依据对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重特大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在凌晨和午后时段及夏季和季节转换期,主要分布于生产场所和普通仓库;广东省重特大火灾是管理疏忽、意识淡薄、设备陈旧、可燃物管理不善、自救能力弱等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本文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以及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火灾预防和控制对策,如针对性的安全检查、提高监控能力、合理制定应急预案及定期演练计划、强化初期火灾处理能力等,综合各方之力,保障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浙江省针对电气火灾多发、易发的严峻形势,在湖州等地探索推广应用"智慧用电"系统,通过第三方技术服务手段,为企业提供隐患排查服务,大幅降低了因电气隐患而引发的火灾和触电事故。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童装加工业、竹木业、纺织业较多,产业层次处于"低、小、散"阶段,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的企业、单位和场所点多、面广、量大。由于湖州市现有监管力量薄弱,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基于结构熵权和多属性理想现实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浮式生产储油(FPSO)系统的火灾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改进的结构熵权法对评估指标进行赋权,通过计算火灾风险因素实际评判矩阵与理想评判矩阵间的偏差度对其排序,以识别影响系统安全的关键火灾风险因素;通过与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等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油气处理及储存区电气故障、特定危险区域误操作、特定危险区域明火、油气处理及储存区域碰撞或摩擦火花、油气处理及储存区明火是重要程度较高的5个火灾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重大节日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假日生活的喜庆气氛,同时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控制重大节日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近年来重大节日典型火灾事故为切入点,指出重大节日火灾频发的原因,提出了立法规范、源头管控、宣传引导、远程监控四项具体措施,为加强和完善重大节日火灾防控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火灾烟雾颗粒的消光效应对光声火灾检测带来的影响,以近红外激光为光源,结合波长调制技术和谐波检测技术对光声信号和颗粒消光系数进行了测量,并建立了火灾复合探测模型。利用棉绳阴燃、木材热解2组阴燃火实验以及正庚烷明火、木材明火2组明火实验进行了火灾模拟探测,并结合特定算法对结果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系统能较好地对实验产生的CO浓度和烟颗粒消光系数进行探测,且运行稳定,能够满足火灾预警需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建筑室内火灾烟雾环境对微波信号的干扰问题,利用火灾标准实验间和微波实验装置,研究棉绳阴燃、聚氨酯明火等四种典型火灾烟雾对频率分别为600 MHz和2.7GHz微波衰减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有和无火灾烟雾环境下,对比分析入射波频率、烟雾浓度、烟雾类型对微波衰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种火灾烟雾对微波传播有明显衰减,且衰减量均随烟雾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衰减速率逐渐减小。频率以及不同特性类型的烟雾对微波衰减特性的规律不同。最后,计算并修正了室内火灾烟雾环境下微波衰减因子模型的衰减因子,提高了该模型在火灾烟雾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彭俊豪  施式亮  刘勇  王阳  曹建 《安全》2019,40(8):28-31
为了准确探究城乡接合部居民楼火灾事故致因机理,预防与控制城乡接合部日常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引发火灾事故的有效途径,建立信息面更全、实际性更强的火灾风险评估模型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手段。基于湖南省某地发生火灾事故的实际情况,根据事故树分析法,以城乡接合部居民楼火灾事故为顶事件构建事故树,计算得到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研究城乡接合部居民楼火灾事故的发生模式、致因因素及影响程度,为改善城乡接合部居民楼火灾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商业领域是指商品流通及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该领域是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对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商业领域的火灾事故极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甚至会对经济社会的稳定产生巨大冲击。为此做好商业领域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总结事故教训,以期提高火灾预防的针对性,对于预防火灾、降低伤亡、减少损失、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商业领域的火灾事故为分析对象,首先概述我国商业领域火灾的相关内容,分析商业领域火灾事故现状,总结火灾教训,提出一些建议对策,以期加强火灾预防,将火灾事故影响降至最低,以确保经济生活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20.
<正>为有效遏制电气火灾事故的高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7年5月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了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视频会议。长期以来,我国电气火灾一直呈多发、高发态势,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为有效遏制电气火灾事故的高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安委会部署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2017-2020年为期3年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