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为基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载体、平台和抓手。广州市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广州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谷林直言道,“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对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当然有利!”十几年前全国各地陆续启动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要求社区在组织管理、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宣教培训、基础设施、居民安全素质、多方参与等方面加强建设,促进了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被褥、手电、药品等物资储备齐全,应急避难路线图清晰准确,网格化管理明确到责任人……这是地处闽西的岭背村开展的防灾减灾实践,也是龙岩市上杭县创建的首个村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我们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统筹资源和力量,来推动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上杭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梁伟龙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已创建7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形成了区域综合减灾工作合力,岭背村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峰 《劳动保护》2023,(9):32-33
<正>为提升全民防灾减灾能力,护航高质量发展,助力平安亚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应急管理局在做好“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区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常态化普查工作。“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一座城市抵御突发灾害的应对水平和化解能力,体现着这座城市的防灾减灾救灾的“韧性”。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应急管理局围绕基层应急物资储备不足、救援力量单薄、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弱、应急预案不全等防灾减灾救灾“最后一公里”薄弱环节,利用数字赋能,开发助力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筑牢安全稳定底线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理念和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福建省减灾中心探索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防灾减灾社会工作项目,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送给你的自然灾害救助资金,那是防灾减灾宣传资料,一定要抽空学习学习,提高自身减灾救灾能力。"2月4日,刚刚被评为"2018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金凤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陈海珠一行来到居民赖清先等5户家庭慰问、宣传时说。赖清先感动地说:"都已经是除夕了,社区为了让大家过个平安年,还忙碌着。"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4月份专门下发通知,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突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7.
《安全》2020,(5):I0002-I0002
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推动、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社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和韧性社区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如何以社区基层力量为抓手,补足治理短板,将成为未来常态下应急管理建设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正>7月10日至12日,省应急管理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郭金星牵头组织监测减灾处、减灾中心有关人员就"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调研了惠安县、尤溪县等6个社区,形成《关于我省农村社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此次实地调研做到"三个注  相似文献   

9.
悦来南社区位于中山市石岐区繁华地带,面积约1.0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1万人。社区以住宅小区为主,也有企业、商圈。社区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在区办事处指导下,社区逐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设施,全面提升居民应急救助和防灾减灾意识,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著,于2018年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10.
因地制宜 建设标准化 在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今天,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对于自身的安全更加关注,这对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挑战,对于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建设的现状,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徐振德认为,“国家建立了三个体系,也就是防灾减灾救灾,而且国家越来越重视防和减。因为从救灾方面来讲,施救难度比较大,不确定因素太多,综合能力要求高”。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这期间,应急管理部将组织举办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第十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和网络直播的防震减灾公开课、第五届"中国减灾杯"减灾救灾摄影大赛、防灾减灾综合演练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广泛动员全社会重视参与防灾减灾事业,推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灾从社区做起"。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同时对于提升普通民众的自救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处于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工作全面开展,防灾减灾综合能力逐步提升。同时,仍存在着防灾减灾基本知识普及率相对偏低,民众疗灾减灾意识相对淡薄的问题。如何构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如何强化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职能、加快综合疗灾减灾救灾法治建设?本刊就"大应急体制"下的彷炎减灾救灾发展,对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洪凯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近年来,福建省把这一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着力开展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以配备、用好天通卫星电话为重点,解决基层应急通信救援措施保障不足等问题;以“十个有”(即有值班场所、有工作制度、有应急预案、有隐患台账、有预警叫应、有应急队伍、有宣传演练、有通信保障、有物资储备、有避灾设施)为切入口,打通基层防汛救灾“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连日来,福建省各地多方联动,创新宣传形式,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共同推动全社会形成防灾减灾救灾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的5月12日是全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5月6—12日是防灾减灾周。围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这一主题,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向民众传播防灾减灾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让安全、应急、防灾文化深入民心,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公共安全文化素养,提升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北京市朝阳区公共安全馆广场上,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和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联合20家承办和  相似文献   

17.
201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2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灾从社区做起”。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对于提升普通民众的自救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3月22日,上海市35个社区被命名为2020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20年.全市各区指导组织各社区围绕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应急力量建设、应急物资保障、预案编制与演练和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积极参与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活动。最终经国家减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审核认定,本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徐汇区田林街道锦馨苑社区等35个社区(街镇6个、居村29个)被命名为2020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19.
正6月20日至25日,应急管理部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业务培训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要求,研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政策、理论和实践,交流地方经验做法,切实提升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在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之际,2019年5月10日,由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主办、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第十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郑国光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和作出重要指示,系统阐述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新要求,为我们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