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借助生态产业园区的地理资源和新兴科技资源,进行生态园区和工业园区的柔性组合设计,平衡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价值关系,以环境生态保护为基础,以市场行为为主导,结合旅游资源和产业的整合,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通过生态产业园区带动地方城镇化建设,促进生态产业园区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统筹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大力倡导生态保护,建立生态环境与工业发展的平衡机制,提升生态产业园区的环境效益和市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DPSIR模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区域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程度,采用DPSIR概念模型,构建起包涵5大类因子指标的评价体系。此体系评价重点在于社会子系统发展对社会所造成的资源、环境、生态压力,居民生活环境状态的改变和在社会结构与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及所导致的各项政策响应。并以沈阳市浑南新区为例,选取了包括科技技术贡献率、生态用地比例、公众对生活环境满意度在内的44项指标,构建起针对浑南新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对浑南新区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及管理决策起到辅助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和探讨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与方法,建立了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包括社会生态指标、经济生态指标、环境生态指标和环境资源支撑指标四大类三十项。  相似文献   

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为案例,研究和探讨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理论依据、方法和程序,建立了以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包括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和环境资源支撑四大类三十项指标构成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这三十项评价指标对规划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分类、指标体系及表述方法,结合沈阳市浑南新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结果,从水资源、土地资源、污染物、经济等几个方面对浑南新区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理念为指导,针对黄阁地区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和资源低效率利用现状,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设计生态链,变工业废物为可再生资源的角度,提出黄阁地区可持续发展方案及管理建议,以期实现黄阁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及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推进威海市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生态工业将是工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生态工业园是在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制造业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工业生态学的基本思想为基础,分析了威海市生态工业园的现状,表现为:综合利用企业个数少,工业园区内企业各自经营,没有形成大型聚集链和产业链;提出了威海市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的原则;建议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园区发展规划,抓住有利时机,加速打造生态化工业园区,创新机制,推动生态园区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综合应用城市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统筹安排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基础,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生产要素的配置,建立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和科技支持体系,构建重工业城市(抚顺)城市发展模式,促进抚顺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海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 ,以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通过园区的景观生态规划、工业生态系统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等措施 ,达到构建可持续性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工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沈阳市建设西部生态工业走廊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实现沈阳市西部生态工业走廊中先进装备制造、化工、冶金、建材四个园区内各个企业内部、各园区企业之间、四个园区之间的物质集成、水和能量的梯级使用与信息集成,以及资源减量化、废物资源化的目标,为沈阳市西部生态工业走廊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晶 《环境保护科学》2017,43(1):111-113
目前,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面对新的挑战,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绿色经济、建立县域生态消费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以产业结构重组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推进生态产业发展,从而创造出一种由生态产业支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陈翠萍  王非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2):149-151,135
扬州化学工业园区位于江苏省仪征市,近几年园区经济发展迅速。通过调查分析了园区环境污染的概况,指出了企业迅速发展出现的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等环境问题和存在开发强度、产业布局等制约因素,提出了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严格招商选商、管理制度从严、污染源头控制、加强风险防范、改善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湖南省郴州市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循环经济是有色金属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从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引进先进技术,建立生态工业园等方面探讨有色金属工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概括了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框架思路。归纳总结了规划环评的主要内容,并以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富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例,对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江西省为例,介绍了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排放在全省中的比例,并从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机构建设、管理绩效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介绍了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现状。最后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机构、分解指标、建立环境统计制度、建设生态工业基础数据库、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动态核查制度、完善工业园区环境报告书制度等六大措施,落实工业园区管委会环境保护责任,提升管委会环境管理参与度。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很重要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循环农业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吉林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基本原则,分析了吉林省农业经济现状,并根据吉林省自身农业特点,并从推进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等三方面提出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的方向,最后提出发展循环农业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能源、建材、化工、冶金等行业作为乌海的支柱产业,在推动乌海市经济发展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结构,构筑下一步发展蓝图的必然之路。本文介绍了乌海市开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目标和建设内容及进度安排,本文对于其他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印染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的印染业现状、环境危害、格局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对印染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的印染工业园,运用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园区规划,采取单一产品的规模化处置以及水的循环利用,最终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共生体系。  相似文献   

19.
生态产业是经济由粗放转化为集约过程中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转轨经济中的我国在这方面刚刚提到议事日程,该课题虽然很新但很重要。发达国家在该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产业生态化的本质并不是单纯求得生态环境保护,而是寻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这需要克服传统模式下生态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探索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生态聚集等多种模式,在产业链延伸、工业园模块化设计中将产业生态化做实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