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房屋装修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集其室内空气样品进行甲醛、苯系物浓度的测定,分析释放规律;另选某处新居于装修后24 h、1周、1个月且密闭状态下采集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样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屋装修后12个月内甲醛浓度随时间呈非线性递减,多项式回归方程为:y=0.277 13-0.199 72x+0.079 74x2-0.011 67x3+0.000 525 61x4,其中y为甲醛质量浓度,mg/m3;x为时间,月;各苯系物浓度也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且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各苯系物间显著相关;装修后不同时间段室内空气中TVOC组分发生变化,随着房屋封闭时间延长,TVOC浓度超标严重;TVOC组分的增多或减少是由于室内装修材料TVOC释放的增强或减弱,以及门窗缝隙所带来的微弱通风造成,无二次污染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环境测试舱自吸附甲醛重释放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泛用于板材污染物释放量测试、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试等实验中的环境测试舱,往往由于其内壁黏附性杂质而对目标测试物产生不可忽视的自吸附作用,自吸附污染物将作为二次释放源出现重释放,研究目标测试物的自吸附消耗量及重释放规律,探索有效控制措施,有利于对环境测试舱实验应用及室内污染控制提出指导性实际意义。分别选取0.2%甲醛溶液、大芯板作为同一自制玻璃环境测试舱2期实验(I期、Ⅱ期)的不同甲醛释放源,通过近90 d追踪测试,经不同释放源、不同控制条件下舱内壁自吸附甲醛的多次重释放实验,结合非线性拟合分析方法,总结出舱内壁自吸附甲醛重释放甲醛浓度变化符合一阶递增指数函数:y=A1×exp(-x/t1)+y0,(A1<0、t1>0)。曲线参数y0值可用于评价实验条件下测试舱内自吸附甲醛残余量;y0值与环境舱舱体材质、环境温湿度、舱外甲醛浓度及空气交换手段有关,而与释放源及其释放平衡浓度高低无明显关系。大开舱门短时间抽气式空气交换对舱内自吸附甲醛残余有适度清除效果,使y0值降低,同时有利于再次平衡状态的快速建立;而长时间的无动力空气交换,或者自来水洗及去离子水洗等处理手段对舱内壁自吸附甲醛残余无明显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3.
杭州某高校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校室内污染状况,调查选取杭州市某高校75间教室按照装修完成后时间长短分成5组,分别于2011年3、6月进行氡、氨、甲醛和苯系物(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的检测.结果显示,甲醛和苯系物浓度与装修完成后时间长短、通风情况、温度、湿度密切相关,装修完成后1.0年内的教室浓度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除装修完成后5.0年以上组外,各组甲醛和苯系物含量6月都呈现极显著增高趋势(p<0.01).所有室内氡和氨浓度均未超标.总体来说,该校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但新建建筑物的室内空气污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通过动态法测试水吸收型空气净化器A和活性炭过滤吸附型净化器B对甲醛的去除性能,探索更为合理的方法以评价空气净化器对气态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对净化器A去除甲醛的短期测试结果表明,净化器对甲醛浓度为0.3、0.5、0.8和1 mg/m3的连续空气流均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对甲醛的去除速率在0.91~2.78 mg/h之间.对净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市售被动式室内空气净化产品的净化效果有深刻具体的认识,选择销售份额较大的4种甲醛清除剂进行实验舱测试。结果表明:(1)甲醛清除剂对甲醛的净化过程均随时间呈对数衰减,可见甲醛浓度越高,甲醛清除剂对甲醛的净化速率越快。(2)不同的甲醛清除剂的净化速率都有一定差异,即使24h净化率均在90%以上的甲醛清除剂,净化速率也不同,净化率达到90%以上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可相差数倍。(3)《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净化性能》(JCT 1074—2008)中对甲醛清除剂根据其对污染物24h的净化率进行了分级,消费者可据此对净化产品的优劣有初步判断。而净化速率和饱和净化量则可在消费者购买甲醛清除剂时起到更具体和明确的指导作用,并可在消费者具体使用时,根据饱和净化量,对甲醛清除剂用量和甲醛清除剂持续作用时间有初步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采用环境舱模拟室内微环境,以大芯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空气交换率、相对湿度、温度等因素对室内甲醛释放的影响,得出室内甲醛释放规律.研究成果对预测室内甲醛浓度,建立室内甲醛释放模型,以及减少甲醛危害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海藻酸钠及羧甲基纤维素包埋沼泽红假单胞菌海绵作为吸附剂,对甲醛进行吸收处理,其动力学行为与多孔材料相似。用这种海绵组装悬浮式生物反应器,考察其去除室内甲醛污染的性能,结果表明,海绵体积和进风量是影响反应器甲醛净化效率的关键因素。装入6L海绵和6L水的反应器在进风量最大(7.8m~3·min~(-1))时,对室内空气污染浓度为2.0mg·m~(-3)甲醛的净化效率约为80%。分析水箱水溶液甲醛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含有甲醛的空气吹入反应器后溶解于水,然后被包埋的光合菌吸收。反应器在污染甲醛浓度为3.5 mg·m~(-3)的试剂室内运行过程中,其甲醛去除率逐渐上升,室内污染甲醛浓度逐渐降低,运行31d后室内甲醛浓度降为0.04mg·m~(-3)(低于国标值),其净化甲醛污染的CADR(clean air delivery rate)值达到481.4m~3·h~(-1),沼泽红假单胞菌细胞的存活率为98%,说明固定沼泽红假单胞菌具有应用于室内甲醛污染去除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以集中空调中处理室内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应用背景,搭建了试验台.实验研究了真空紫外灯(主波长254 nm,185 nm)降解甲醛的影响因素以及产生O3的情况.研究表明,在产生的O3浓度低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16mg/m3)的情况下,真空紫外灯也能够高效地降解空气中低浓度甲醛(<1 mg/m3);甲醛降解率与反应器空气流速及甲醛初始浓度成反比;降解速率与甲醛初始浓度成正比,与反应器空气的流速成反比;绝对湿度对真空紫外灯降解甲醛有一定的影响;反应器空间大小对甲醛降解影响比较显著.应用于集中空调系统净化室内空气中VOCs,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型实验舱(0.04 m3)模拟室内甲醛环境进行活性炭吸附实验,研究吸附后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计算活性炭对甲醛的净化效率、吸附速率和饱和吸附量,探索活性炭对室内甲醛的吸附规律.研究发现,当甲醛含量为0 ~0.40 mg,活性炭用量为0.5g时,舱内甲醛浓度随时间延长呈指数递减变化趋势,吸附后0~0.5 h甲醛浓度递减得最快,0.5~2h递减速度变缓,2~4h甲醛浓度基本上保持不变;研究E0A1、E1A4曲线斜率K及活性炭甲醛净化效率发现,每次吸附过程活性炭吸附2h可达到吸附平衡,活性炭进行3次吸附平衡即可达到吸附饱和,每次实验第一次吸附过程、每次吸附过程前半小时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能力最强;活性炭的吸附速率在吸附初期迅速降低,最后趋近于0;等量椰壳活性炭在一定浓度的污染物环境中饱和吸附量是个定值.说明使用活性炭净化室内甲醛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0.
鉴于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危害,使用市售的"家丁"牌甲醛消除剂,对其去除甲醛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甲醛消除剂可以快速、有效地消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又可以减少室内装修材料中游离甲醛的释放,是治理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北京市公共场所室内甲醛污染水平及影响因素,在工作日和周末上下午对北京市内家具市场、综合商场和服装批发市场3类公共场所不同功能区的室内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家具市场中包含木质家具的功能区甲醛浓度最高;服装批发市场中包含外贸针织功能区的甲醛浓度最高;综合商场中包含化妆品功能区的甲醛浓度最高;服装批发市场和家具市场整体的甲醛浓度已超过《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规定的限值0.12mg/m3。3类公共场所甲醛点位超标率服从显著性水平p0.05的χ2双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长期暴露在服装批发市场和家具市场内的工作人员和顾客,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应对家具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的甲醛污染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电凝并式空气净化单元对颗粒物和甲醛净化效果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新型电凝并式空气净化单元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和甲醛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高压高频(HV-HF)电凝并装置能促使小粒子相互凝并为较大的电中性的粒子团,这些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电中性粒子团进入室内空间,能继续粘附空气中及物体表面上的颗粒,形成更大的粒子团,从而易于被净化单元中的中效过滤器捕集,而且该净化单元对于大粒子(粒径>0.7μm)浓度较高的场所净化效果更加明显.另外,室内空气中吸附在颗粒物表面的甲醛也随之被高效去除.该净化单元的投入使用,起到了提高过滤效率、去除气溶胶小粒子、降低能耗、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等多重功效.  相似文献   

13.
俞慧  李思航  丁洋  王辉  韩金保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3,(10):1387-1391+1401
为了解基于不同净化原理的室内环境空气甲醛净化方法的净化性能以及协同净化的效果,选取常用的净化原理代表性产品(活性炭、光触媒净化产品、生物酶甲醛清除液)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舱进行了甲醛净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活性炭的原料特性影响其甲醛净化能力,净化效果表现为椰壳活性炭>果壳活性炭>竹木活性炭;日常所用光源的不同对光触媒净化产品的甲醛净化效果影响不大;生物酶甲醛清除液的净化效果取决于其稀释比例。(2)3种净化方法中基于物理吸附法的活性炭的甲醛净化性能最优,基于光催化氧化法的光触媒净化产品次之,之后是基于生物酶降解法的生物酶甲醛清除液。(3)净化产品的联用均提高了甲醛去除率,但提高程度有限。活性炭分别与光触媒、生物酶联用时表现出比光触媒与生物酶联用更高的甲醛去除率。研究结果对设计和开发具有高效甲醛净化能力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旋转风幕隔尘机理及其隔尘效率,对旋转风幕隔尘下的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分布及其隔尘效率开展了模型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相同工况下,旋转风幕对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隔尘效率高于普通空气幕,且对呼吸性粉尘的隔尘优势更为明显;(2)出口风速对隔尘效果的影响较大,存在一个最佳的出口风速,在该风速下旋转风幕对全尘和呼吸性粉尘均保持较高的隔尘效率;(3)当出口风速低于最佳风速时,旋转风幕对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隔尘效率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出口风速高于最佳风速时,随着出口风速的增加全尘隔尘效率不断下降,且呼吸性粉尘隔尘效率提升不明显;(4)旋转风幕对于不同粒径的粉尘的隔尘效率存在差异,随着粉尘粒径的增加,旋转风幕的隔尘效率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5.
单波  陈杰  肖岩 《环境工程学报》2013,7(2):649-656
胶合竹材GluBam的甲醛释放情况是现代竹结构住宅环保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竹结构住宅推广中最受关注的指标之一。采用1 m3气候箱对温度、相对湿度和封边情况与GluBam的甲醛释放量和释放速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测试,并以一阶单衰减模型为基础提出了GluBam的甲醛释放分析模型。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GluBam板材在各模拟条件下甲醛浓度峰值均小于规范要求;初始甲醛释放量E0和衰减率常数k可以用来评价GluBam的甲醛释放特征;GluBam的醛释放量和释放速率随环境温度和湿度增加而显著增大,且温度因素的影响更大;封边处理可以有效降低GluBam板材的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16.
室内甲醛污染治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顺喜  杨洁 《环境工程学报》2008,2(11):1539-1541
针对装修所带来的室内甲醛污染危害,采用活性炭、甲醛清除剂来去除室内甲醛,并对其去除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活性炭、甲醛清除剂最佳使用量下,甲醛清除剂的去除率显著高于活性炭去除率,且持久性较好;最佳量的甲醛清除剂在治理不同板材所含的甲醛时,中密度板的甲醛去除率均高于木板、细木工板和装饰单面贴面胶合板的去除率;环境温度升高时,甲醛清除剂其去除效率有所降低。甲醛清除剂对室内甲醛有明显的去除。  相似文献   

17.
利用质量平衡方程建立了一次回风定风量系统室内PM_(2.5)浓度模型,并对新风PM_(2.5)浓度、新风量、室内污染源、过滤器效率、过滤器安装位置等因素对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新风PM_(2.5)浓度和室内污染源强度的变化对室内PM_(2.5)浓度均有较大影响;新风量越大,室内PM_(2.5)浓度受新风PM_(2.5)浓度变化的影响越大;将过滤器分别安装在送风段、新风段和回风段新风比为0.1时,过滤器安装在送风段效果最好,安装在新风段最差,新风比为0.8时,过滤器安装在送风段效果最好,安装在回风段最差;过滤器安装在送风段时,过滤器效率越高,室内PM_(2.5)浓度越低,波动越小。  相似文献   

18.
生物通风技术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土柱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通风技术是将土壤气相抽提和生物降解结合起来的原位强迫氧化降解方法,对于修复因地下储油罐泄漏引起的土壤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室内土柱模拟柴油泄漏污染土壤,分析了不同历时残余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的平衡分布规律以及土壤中不同深度柴油量、总柴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各柱残余TPH剖面分布差异的原因受土柱的初始装填情况的影响较大;(2)残余TPH平衡分布曲线呈双峰型的土柱,柴油的去除主要以挥发作用及生物降解作用为主;(3)挥发作用主要是由通风孔隙体积数及土壤含水率来影响的;重力作用则主要是由初始油浓度、土壤含水率、C∶N∶P影响的;除通风方式外,其余4个因素都对生物降解作用有影响;(4)初始油浓度较大,土壤含水率较小的柱8和柱11,生物降解作用最明显,柴油去除效果最好。该成果可为生物通风过程的强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4—2016年广州PM_(2.5)浓度逐时观测数据,研究了广州PM_(2.5)污染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了影响广州大气能见度的PM_(2.5)浓度阈值。结果表明:(1)2014—2016年广州PM_(2.5)质量浓度平均为32.7μg/m3,广州1月PM_(2.5)污染最重,轻度、中度、重度污染频率合计达20.16%;(2)PM_(2.5)浓度与风速、降水、气温、能见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气压呈正相关;(3)广州地区在南风的条件下PM_(2.5)浓度最低,风速小于2m/s的偏北风下易出现污染;(4)PM_(2.5)浓度与相对湿度共同影响广州能见度的变化,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PM_(2.5)浓度的敏感阈值不断减小,通常当PM_(2.5)高于37.3μg/m3时,控制PM_(2.5)对改善城市能见度成效相对缓慢,而当PM_(2.5)浓度低于此阈值时,降低PM_(2.5)将显著提高大气能见度。  相似文献   

20.
利用PCO技术,针对现有的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设计一种能与建筑空调系统的通风换气设备相结合的折流式管状反应器,以甲醛为目标污染物,对其净化效果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折流式管状反应器对于甲醛的降解处理效果高于传统的管状反应器,其转化率及矿化率均大于传统管状反应器;相较于波长较长的黑光灯,波长为254 nm的杀菌灯利用率更高,实验效果优于黑光灯;不同初始浓度下甲醛的反应有效度η基本不受催化层厚度影响;以波长254 nm的杀菌灯为紫外光源时,由于光强衰减快,使得催化层厚度对传质速率无明显作用;以波长为365 nm的黑光灯为紫外灯源时,甲醛η值随催化层厚度增加而增大,故在此实验条件下的光催化反应中,紫外光吸收量、反应速率以及反应有效度均会随催化剂负载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