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2013年起,江苏就启动"带着公众看环保"活动,选择部分环境监测站以及污水、垃圾、电子废弃物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组织公众深入其中,学习环保知识,感受环保变化。面向公众开放环境保护设施,是落实《环境保护法》,扩大环境信息公开,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展示环保发展成果,把环境教育课堂搬到现场的生动实践;也是带领公众亲历环保,进而促进了解、消除隔阂,缓解环保"邻避"效应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绿叶》2012,(6):110
5月15日,创绿中心举办了"绿色信贷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论坛。论坛以"公众如何监督银行是否把钱贷给破坏环境的企业和项目?银行是否要公开与污染企业相关的贷款信息,是否有相关法律的支持?"等内容为主题,介绍和探讨了如何通过绿色信贷政策等金融杠杆遏制环境破坏、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并对当前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行业环保绩效评  相似文献   

3.
文摘     
《绿叶》2007,(5)
信息公开为公众参与环保提供平台公众对参与环保的理解已不止于植树种草、清理垃圾等,如何从立法层面、从监督企业守法层面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公众的责任意识渐渐明晰。  相似文献   

4.
正为使公众近距离感受环保,从而更好地认识、支持、参与环保,自2013年7月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每月固定组织"环保开放日"活动,目前已连续组织50余期。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环保公众开放工作,并做了很多尝试,围绕"创新形式、引导公众、提升质量"三条主线,不断强化环境信息公开,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环保工作大格局。扩大公众参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求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开展创  相似文献   

5.
正创建绿色社区要成立以区内居民为主体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制定公众参与环保的有效措施,鼓励居民监督和纠正社区内外破坏环境行为。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针对城市社区在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全国开展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面回顾10多年来的绿色社区创建过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绿色社区创建在本质上是政府推动、公众参与的绿色活动。在创建过程中,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进而促进社区的环保工作。但社区环保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工作指导上注重引导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忽视  相似文献   

6.
公众如何有效参与环境保护?一直是湖南省环保宣教中心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2012年,策划了一系列环保宣教公众参与活动,使公众参与环保的形式有了新的突破。湖南省环保宣教中心以《纲要》为指引,积极探索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新途径,着力创新环保宣教的新形式,普及公众环保知识,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2012年,湖南省环保宣教中心秉承"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指导思想,在新闻宣传、舆情监控、公众参与等方面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力求宣教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以下简称《新环保法》),并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新环保法首次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作为单独的一章,从权利、义务及形式等多方面,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做出具体要求。这一变化,显示了中国在环保问题上采纳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经验,用公众参与、公开透明的制度,将环保放在最有力的监督之下。这一变化既是务实的,更是深远的。它甚至将会促使政府机构的整体运作乃至整个社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紧接着,5月28日,环保部出台了《关于推进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广西以推进"公众参与"为主线,连续四年举办了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汇聚社会力量,提高环保工作透明度。新常态下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紧跟新形势推进环境宣传教育成为了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广西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了"环境安全年""基层建设年""监管执法年""全面治污"等环境主题年,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紧密围绕主题年来组织开展,各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进程缓慢的历史和参与意识日益提高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存在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公众主动了解环保知识不足、参与机制不健全、渠道不顺畅等问题,提出了以加强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决策民主化,建立和发展环保社团等办法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海英 《环境教育》2012,(10):50-52
他在沈阳践行"决策由市民参与、成果由市民评价、思想与市民共享、政务与市民互动"的以民为本的公众参与模式,使得沈阳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实实在在地做到了百姓的心坎上。"推动环保工作的原生力来自于百姓,任何重大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都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过程。""环保工作发源于百姓需求、服务于百姓疾苦、回归于百姓满意,必须以民为本"……这是沈阳市环保局局长李超对环保工作的领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2004年出任沈阳市环保局长至今的8年多时间里,在布置工作时,他始终强调,一定要把环保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在有效改善地区环境质量的同时,要重点针对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和历史遗留环境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1.
薛梅  贾辉 《环境教育》2016,(4):12-14
正开展环境教育,是弘扬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的有效渠道,也是建立公众参与、良性互动的环保工作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环保宣教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战略部署,紧扣全省"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的环保中心任务,围绕"创新形式、引导公众、提升质量"的环保宣教主线,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在环境教育领域开展了卓有成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分析,建议要从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工作管理体系等举措入手,建立环保公众开放的长效机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让公众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重要手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关于"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要求,2017年5月原环保部与住建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环保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环保工作监管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珲春市环保局近日召开了环保义务监督员聘任大会。这标志着珲春市环保局监管工作将朝着更加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向发展,今后"民众环保眼"将代表民声、民意更加全面地监督珲春环保工作。在聘任大会上,义务环保监督员们观看  相似文献   

14.
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众参与是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立法、确定利益相关者、完善公众参与方式和内容、提高信息交流透明度、完善公众参与监督体系、完善公众意见筛选与评价方法、提高公众环保知识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体系,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让公众深度参与环保?浙江省杭州市在这方面可谓动足了心思。该市以"服务中心、服务百姓"为目标,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媒体联动的环保宣传教育大格局。通过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环保事业。围绕中心,借势借力抓宣传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的重大环保决策,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环保中心工作的开展,是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写在前面的话近几年,山东省经济社会处于变革过渡时期,发展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利益博弈更加激烈,环保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山东省环保宣教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紧扣环保中心任务,以尊重、理解、顺应、维护主流民意为工作目标,按照生态山东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引导环保公众理性参与,提升宣教能力和队伍素质,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营造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以来,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立足《南京市环境教育促进办法》,面向以学校为主体的社会公众等不同人群,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工作。公众参与多点铺陈,推进绿色共享共治组织召开"绿色力量,共治共享"南京环保公众参与年会,表彰了一批先进环保工作人员、环保民间组织、环保志愿者、环保观察员以及环境守护者;开展中华虎凤蝶同步调查,采用多地点直播方式对调查过程跟踪记录;全国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现场观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以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环境生物监测公众开放工作实践为基础,结合往年工作成绩,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并规划了对未来公众开放工作的行动与构想。针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公众开放是落实《环境保护法》、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的重要措施,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8年提出了进一步要求[1]。环境保护工作的公众开放也是现场环境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政府、企业和公众促进了解、消除隔阂的有效办法[2]。  相似文献   

19.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腾退采用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规划、大规模外迁和"一刀切"的补偿方案,导致大拆大建后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面临"千街一面"趋同化、文化脉络断层、多元利益主体间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腾退过程中公众参与乏力,降低了原住居民的社会归属感,导致无法留住各具特色的城市"文脉基因"。以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文创谷"项目腾退为例,通过387位受访者的调研数据分析,得出传统腾退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不同阶段的公民参与过程中存在腾退意愿低、公众意见表达方式和反映渠道少、腾退补偿满意度低等结论,提出在腾退前应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并提升公众的积极性,腾退中完善公共参与制度保障和丰富公共参与形式,腾退后建立健全后续监督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湖南省涟源市环境保护局围绕公众关注的华润电力(涟源)有限公司有哪些污染物产生,污染物是如何治理和排放等公众迫切希望了解的问题,联系企业开展环保开放日活动。随着公众环保认识的逐步提升,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热情也愈发高涨。近年来,公众出于对周边环境和自身安全考虑,对一些重大项目产生"邻避效应",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现象,"邻避"事件不断出现,并且有蔓延之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公众对环境保护知识不了解、不掌握的因素,也有部分政府监管措施不到位,企业履行环保责任不到位、以致破坏整个行业形象,使群众产生不信任感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