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灌云县委书记左军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审视过去、谋划未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灌云崛起振兴的必由之路,灌云必须也完全可以走好绿色发展新路。"深秋的灌云大地,稻黄树绿,生机盎然。伊山镇伊甸园景区内,秋菊怒放,梨香四溢;杨集镇潮河湾风景区内,繁花似锦,碧波荡漾;同兴镇伊芦山风景区内,枫叶如霞,姹紫嫣红;临港产业区内,碧空如洗,风电林立。灌云县委书记左军说:"我们已经拉开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后发先至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2.
正特色小镇建设具有重要时代性意义,是我国新常态下加快经济转型的产业发展新平台,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同步"新载体,更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抓手。目前,特色小镇建设存在行政主管机构多头、开发区模式倾向凸显、市场主体定位不准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我们应充分理解中央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真正建设一批"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就是以低碳为方向,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灵魂,以康养为品质,以旅游为核心,以产业为基石,打造旅游新兴增长极。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把生态作为立市之本,把"生态立市"放在总体发展思路之首,厚植生态底色,发展低碳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2016年,广元市第七次党代会坚持绿色发展、巩固生态立市,提出未来五年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奋斗目标,作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特色小镇不同于建制镇或产业园区,建设特色小镇对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特色小镇建设大致经历了孕育成长、全面铺开、提质规范三个阶段,建议地方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密切关注与监控,及时纠偏;编制高质量的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快特色小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科学评估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选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新时代"三农"工作和美丽中国建设都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以及路径。要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率先实现乡村绿色振兴,第一,要形成绿色治理模式,使全民参与保护并能共享保护成果;第二,要形成与保护互促的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的技术路线。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浙江仙居国家公园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龙头带动社区参与保护、共促发展方式转型,构建了以绿色公约、绿色资产清单、绿色货币为标志的"三绿"治理机制,与国家公园产品品牌增值体系一起初步实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使乡村振兴的绿色化道路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梳理和比较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为探索新型小城镇之路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发现,我国特色小镇在形态上"小"而"特",却具有城镇化功能、经济引擎效应和生态宜居特征;各具特色的小镇在区域和省际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并呈现出主题定位不明、整体规划滞后、资源整合不畅、运营模式落后的共性问题;参与主体、开发主题、盈利渠道三个因素对特色小镇的运营—开发—盈利具有决定性影响。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关键是遵循科学的产业定位,寻求有创意的规划引领,确立具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特色品牌,保护和塑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小镇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并指出要"发展环保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作为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支撑,此刻环保产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机遇。在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组织,通过搭建产业共性平台、参与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  相似文献   

8.
<正>东营市第二中学以"建设绿色校园"为载体,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生态文明社会实践、建设绿色节能校园,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校风。倡导"绿色文化",走上文化立校之路学校领导确立了"立实成搏"的绿色文化理念和"能行教育立本,多元发展育人"的办学思想。以"创规范、求改革、谋发展"为工作思路,以"能行教育观"引领师生,  相似文献   

9.
《绿叶》2018,(9)
按照有关规定,旅游景区的外延在相当程度上与自然保护地重合,地方政府也习惯于将自然保护地打造成大众观光旅游景区或旅游度假区。但两者在管理体制、发展理念和目标、具体工作内容上都有明显区别,尤其在中央明确"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后,这种区别将使两者的发展分道扬镳。虽然不是旅游景区,但国家公园可以发展以国家公园体制和国家公园品牌体系为基础、依托国家公园特色小镇的国家公园旅游,采用三次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将生态产品的价值可持续地增值变现,实现以旅游景区为定位的传统发展方式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宗旨的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绝不把降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条件,绝不把园区变成新的污染集中区,绝不在接受产业转移时接受污染转移。"建设生态文明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江苏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的"八大工程"之一。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绿色阜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宜居环境,已成为阜宁县委、县政府"十二五"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步  相似文献   

11.
《绿叶》2018,(9)
新时代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走低碳智慧的发展道路,才能适应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转化、高质量发展和动能转换的时代变革要求。与新型城镇化基本要求一样,低碳智慧特色小镇建设也要求产业集约、人口集聚发展。但是,低碳智慧特色小镇更强调以传统产业高端方向或高端产业方向建镇,并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和新型发展模式推进低碳化、智能化发展。为加快推进低碳智慧特色小镇建设,我们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树立新时代城镇生态伦理观,从特色小镇的产业、交通、建筑、环境等方面系统推进,并创新碳汇交易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智慧城镇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坐落于名闻遐迩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作为学校的党总支书记,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践行"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是吴吉书记经常思考的问题。建校十余年来,她以对"绿色"不懈的追求,带领师生谱写出了美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正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坚持甘肃绿色发展取向,打造生态安全屏障,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以产业发展体现生态多元价值,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探索出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新途径。甘肃省通过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使每位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营造了人人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共建"生  相似文献   

14.
正大连市甘井子区郭家街小学始建于1948年9月,是一所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34个,教师80名,学生1800余名。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马惠文,以培养学生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绿色发展理念为宗旨"以从生活开始,为生命奠基"为办学理念,以"生活教育"为办学特色,一直致力于生态环保教育工作,使该校成为大连市独树一帜的环保特色学校。营造绿色的教育环境学校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绿色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绿色技术和高新技术关系密切。因此可以说,研发绿色技术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长期任务。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很多地方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虽然各地经济发展速度不同,能源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各异,但综观规划与计划不难发现,各地在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方面都有浓墨重彩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从集群商品的相似性、集群企业的竞合性、集群产业的支柱性等集群特性来看,"旅游商品产业集群"是一个伪命题。重视并发展旅游商品产业是提升旅游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而张家界发展旅游商品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在建设全国旅游商品市场时,张家界需正确处理好园区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工业区与交易区;正确处理好本土商品与外来商品的关系,以集聚全国甚至全球优质的特色旅游商品,打造旅游商品市场的"小义乌"。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有着7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秉承"和美生态,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以生态教育为特色,构建了"和美校园、生态课程、绿色成长"三大活动体系,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为学生的快乐成长、建设和美生态校园开辟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建设和美校园,营造生态环境为了更好地彰显学校的生态特色,学校投资新建了生态教育馆、太阳能发电和雨水  相似文献   

18.
低碳发展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可持续的综合发展模式,对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两个跨越"具有重大意义。2006—2014年间四川低碳发展水平逐年增长,但增速缓慢,经济、社会、能源等高碳化特征依然明显,针对四川低碳发展的现状和资源禀赋,建议从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低碳环境、低碳科技等探索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以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国家战略,涵盖范围广泛,涉及国内18个省域和沿线65个国家,研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回顾认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是促进我国经济绿色转型、消除国际社会担忧、推进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国内18个省份之间的环境污染状况和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省份,绿色发展水平相对领先,但同时污染物排放量也明显较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省域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即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地区间同质化竞争严重、污染性产业向中西部省份梯度转移、生态环境脆弱,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广泛开展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利于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的普及传播,从总体上提高社会生态文明素质,而且能够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为实现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