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就将环境教育作为渗透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加以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文明教育被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大建构中,从此启东汇龙中学以"绿色文化、生态文明"为核心概念的课题研究和特色品牌建构进入更深、更高层次。目前,汇龙中学通过长期调研及实践量身定制了一座属于自己的数  相似文献   

2.
正发达国家环境教育起步较早,1970年世界首部环境教育法——美国《环境教育法》颁布实施。发展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境素养是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和重要途径。2015年我国新颁布实施的《环境保护法》要求,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增强公民环保意识。环境教育教学内容综合、学科跨度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必须充分开发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加强体验式教学。发达国家环境教育体验式教学特点对于我国发展环境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文明教育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持续关注和重视。从全球的视野出发,探究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动向、趋势和挑战。全球背景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现代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全球人类发展的需求和地球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生态文明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宜兴市环科园实验小学地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简称环科园),是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节水型学校、宜兴市A A A级特色学校。从1994年开始,学校就利用地处环科园的优势开展环境教育,学校领导将环境教育、生态校园创建列为学校建设和特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任校长李春良更把生态文明教育、构建生态校园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这么多年来,学  相似文献   

5.
<正>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成为20世纪70年代后被生态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美国生态文明领军人物小约翰柯布将"生态文明"归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正是出于对西方现代社会"工业革命"的反思。众所周知,工业文明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推入了灾难性阶段,现代工业革命正在把人类带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路。"超越现代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有很多种,而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推动性作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工业化大发展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自然环境的恶化。100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我国在近40年来,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过程。事实证明:生态文明建设是阶段资源环境约束的有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目前的环境教育所处的阶段是:各界已认可其重要性,并加强培养环境意识,而良好的环境意识从表面知识内化为习惯的过程还有待深入,内化行动已迫在眉睫。今年两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代表们的热议话题,生态文明和环境相关问题继写进"十三五"规划后,再次成为热点。事实上,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后,生态文明在以  相似文献   

8.
马宝建 《绿叶》2012,(10):53-55
在思想领域进行生态启蒙,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环境运动史上的绿色经典著作蕴涵着丰富而全面的生态文明思想,可以作为生态思想启蒙的教材。生态思想启蒙的途径应从大学的环境教育开始,通过教授绿色经典著作,培养高等院校学子的生态思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实验学校依托生态农场、节日活动、项目学习多元化途径,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点滴入手,爱护环境,节约能源,为筑绿色梦想持续助力,做生态文明理念积极的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福建省成为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继而成为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将引领和带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福建省南平市是福建省的重要生态屏障和闽江源头,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在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工作。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为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待提高,这与当下初高中教育仍然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密切相关。建议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以及实践活动,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持续青春动力,培养国家资源环境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高校环保社团在象牙塔里播撒绿色的种子,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创建绿色校园,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高校环保社团作为学校课堂环境教育的延伸,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实践平台。通过高校环保社团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促进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从三级课程视角,提炼出生态文明教育在基础教育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的课程状态,展望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中未来生长空间。生态文明是我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外生态研究基础上长期探索的智慧结晶[1]。在中国,  相似文献   

13.
正泸州高中创建于1954年,学校1981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2003年被评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7年12月,泸州高中获得《环境教育》杂志社、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校委员会评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教育也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环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从思想观念抓起,从道德品质抓  相似文献   

14.
<正>宜昌市"生态小公民"教育实践体现出的鲜明特色与实践智慧,对于其他地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态小公民"教育是湖北省宜昌市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特色实践。自2016年以来,宜昌市就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相继出台了若干指导性文件。在此背景下,宜昌市各地区开始探索本地的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实践。2018年4月,宜昌市将西陵区"生态好市民"教育和夷陵区"生态  相似文献   

15.
滕海键 《绿叶》2013,(3):32-37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凸显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对于环境问题的根源与生态文明的主旨,环境史能够提供更好的阐释和解读。本文结合自己在环境史领域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认为生态文明建设需推进环境教育,特别是环境史教育,以提升全体公民的环境意识,同时普及生态学理论,提高广大民众与政府的生态学素养,在发展理念上应摈弃传统的一维发展观,倡导多维发展观,在环境治理上需要注意解决环境不公正问题,政策上以国家干预为主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  相似文献   

16.
<正>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创办于1957年,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承载着文化教育、文明传承、教书育人的重要社会责任。近年来,学校更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把绿色环保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出"守护绿水青山,留住金山银山"的倡议,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在不断改善环境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校长挂帅,落实生态文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普及生态文明基本知识、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需的公共道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需的价值观转变是环境教育的三个层面。当人们具有敬畏自然的情怀时,就更能恪守保护生态的公德规范。我们已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程。为建设生态文明我们不能不着力强化环境教育。今天的环境教育不仅应包括可持续发展教育,还应该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就是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是一种必须长期坚持的全民教育,其根本宗旨就是培  相似文献   

18.
<正>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程。"同学们,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开学期间,天津市环境保护局邀请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冯银厂录制了天津  相似文献   

19.
<正>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需求《环境教育》: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理念和素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迫在眉睫。如何理解新时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涵?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史根东: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以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已经进入中期,广大中小学校有必要主动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光荣任务。最近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
<正>山东省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作为第七批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建设典型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长期以来,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工作重点,并以创建国际生态学校为契机,积极开展"中职学校环境教育1+1+1模式探索",形成了课堂教学渗透、环境主题教育活动、社团实践活动三合一的中职学校环境教育新模式。课堂教学渗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师是关键,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