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南京市机动车发展现状、道路交通现状和机动车污染监测情况,对机动车排放因子、机动车污染、交通干线的污染物日排放特征、机动车源排放污染物的分担率以及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指出南京市机动车污染状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并提出了贯彻机动车尾气控制标准,完善污染控制管理机制;重点控制公交、出租和专业物流的机动车污染;严格控制车用油品质量;建立车辆污染数据库;加快道路建设,运用交通综合管理制度削减污染;实施保护区和控制区管理以及实施机动车标志管理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和原理对营运机动车排气污染实质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阐述了降低营运机动车排气污染外部成本的两种方法即明晰产权法和“内部化”法,提出了营运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4年佛山市8个国控大气自动监测点位的O_3监测数据,分析了佛山市的O_3污染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O_3日最大8 h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为167μg/m~3,O_3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为43d,占比46.7%;ρ(O_3)区域变化不大;ρ(O_3)月变化呈现\"三峰型\",全年高ρ(O_3)集中在6—10月份,其中7月份出现全年最高峰值;ρ(O_3)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夜间浓度较低且变化平缓,14:00—16:00左右达到峰值,并存在一定的\"周末效应\",但并不明显;ρ(O_3)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湿度、气压、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风向、风速的相关性相对较弱;总体上看,高温、低湿、微风、偏南风、低压、无雨的天气条件下高ρ(O_3)更容易出现。  相似文献   

4.
深圳地狭人多,特区人口密度高达7310人/平方公里,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拥有量的急剧增加,汽车排气污染已成为深圳市最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文章分析了深圳市汽车排气污染的状况及其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深圳市在控制汽车排气污染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机动车排气污染新标准颁布对管理模式变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机动车排气检测方法和相关标准。根据国内外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管理经验,提出了上海市实施新标准后机动车排气污染的7种管理模式,并对限制高污染机动车行驶范围和行驶时间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6.
公交车已成为当前北京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主要束源之一,针对公交车声源模型缺乏而沿用大型车声源模型所致的噪声预测误差问题,在北京市选取了两类常见公交车进行了537辆车的单车通过噪声测试,在无效数据剔除和背景噪声修正后,利用回归分析法获得了北京市公交车声源模型,通过与现有《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大型车声源模型的比较,显示出建立北京市公交车噪声声源模型的必要性。基于《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提出了符合北京市实际情况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7.
高光谱遥感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高光谱遥感直接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利用植被重金属胁迫光谱数据间接监测重金属污染区域的各种方法,分析了反演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高维矩阵和数据挖掘算法,以及寻求更好的数据同化模型等提高反演精度的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3年佛山市8个国控大气自动监测站点ρ(PM_(2.5))监测数据,分析佛山市PM_(2.5)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诊断诱发PM_(2.5)高污染过程的关键天气类型。结果表明,佛山市2013年PM_(2.5)年均值为53μg/m3,高于国家二级标准,污染主要集中在三水区中部、南海区中部和禅城区北部。佛山市ρ(PM_(2.5))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秋、冬季是PM_(2.5)的高污染季节,其值夜间略高于白天,呈典型的双峰型分布,08:00—09:00短暂出现一个浓度的小峰值,推测与上班交通高峰有关。对PM_(2.5)持续高污染发生的地面天气形势分析表明,高压出海是诱发佛山市PM_(2.5)高污染事件最主要的天气类型。  相似文献   

9.
结合江苏省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强化督查实践,分析了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强化监督检查的措施要点,对汽柴油油品质量,柴油大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道路监测抽查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比选分析,并提出监督监测和检查工作中,要做到源头控制、法律前置、准确监测、全面追查,以促进移动源污染治理形成监管闭环,进一步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燃煤、工业、扬尘等大气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源的排放贡献率逐步增加,已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江苏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22年11月25日通过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 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施行将为协同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监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法规支撑。介绍了这部法规的背景、立法修订的必要性、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亮点,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为未来移动源立法工作提供地方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