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是突出预防为主,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经常既要排查辨识重大危险源,又要排查整改事故隐患,这两者之间是一回事吗?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重大危险源指不论长期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而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对各类场所和设施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安全控制措施失效和缺少后的一种状态。  相似文献   

3.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32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第三条 本规...  相似文献   

4.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劳动部1995年8月22日颁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第三...  相似文献   

5.
<正>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效地排查治理隐患,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方针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6.
以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提出建筑业事故隐患的定义,并进一步界定实物隐患和行为隐患,着重强调了管理行为和个人行为对建筑业事故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对建筑业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界定,分别从企业管理行为、项目管理行为和个人作业行为强调重大行为隐患。通过列出重大行为隐患清单、案例分析和绘制重大行为隐患树,体现出行为隐患之间的影响关系。最后,通过建立事故隐患排查体系,明确了隐患排查的主体及其相关责任,以便提高隐患排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吉林劳动保护》2014,(4):12-12
<正>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近日,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吉林省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办法》。发现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大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向当地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当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生产经营单位  相似文献   

8.
新华网消息.近日出台的《陕西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规定,如发现身边存在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非法违法行为,瞒报、谎报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举报人可以通过安全生产举报投诉客服电话“12350”,或者以书信、电子邮件、传真、走访等方式举报身边存在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9.
正确区分事故隐患、危险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辨识隐患与危险源,从而进行隐患治理与危险源监控,防范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高峰矿业公司历经5年不间断的整治,已完成100号矿体事故隐患的综合治理工程,经广西区安全监督部门组织专家验收:100号矿体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消除,永久性关闭矿体再现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