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1年12月23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发布命名23个单位为“全国安全社区”的公告,山东省莱州市经济开发区城港路街道位列其中。城港路街道在顺利通过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评定小组评审验收,成为全市首个“全国安全社区”之后,又在2012年1月30日召开的山东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会议上,被山东省政府安委会授予“全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安全示范社区”称号,成为全省表彰的13个安全示范社区之一,同时也是烟台市惟一一家获得表彰的社区。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坚持“人人都享受安全,人人都享受健康”的理念。历时近4年打造安全社区。2010年11月,辖区内的夏港街道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成为广州市第1个“全国安全社区”。2012年,东区、联和、永和、萝岗4个街道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其中,夏港街道于2012年11月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评定,成为广州市第1个“国际安全社区”。本栏目在2011年、2012年先后分享了萝岗、联合、东区街道安全社区建设经验,本期特别介绍广州首个国际安全社区——夏港街道。  相似文献   

3.
古文 《劳动保护》2003,(3):15-16
2001年,为适应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上海市改革创新安全监管模式,首开社区安全管理先河,在城市街道,乡镇一级尝试建立社区安全生产监察管理队伍。到2002年点的基础上,社区安全管理工作在上海19个区县全面铺开,从而基本建立了“市-区-街(镇)”三级安全监管网络,为此,上海的社区安全管理工作成为2002年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记者团关注的一个热点。当然,读者更关心的是这支基层的管理队伍在实践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我们欣慰地看到,这支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并逐渐成为上海市整个安全生产监管网络的基石,透视下面的一些工作实例,其作用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政府主导型安全社区”是沈阳市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最大特色.“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创建了19个全国安全社区,超额完成省会城市规定的安全社区创建任务90%.此外,沈阳还取得了2个单位被评为国际安全社区、2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安全社区、市级安全社区总数达到93个的好成绩.“十二五”期间,沈阳市的目标是“创建安全城区”,即:将沈阳市5个城区70个街道,按80%的创建目标,完成56个街道的创建任务,将沈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全城区”.为了解沈阳市安全社区创建的工作特色和主要措施,本刊记者采访了沈阳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局长陈建智和和平区、铁西区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深入和平区新华街道和铁西区工人村街道了解创建项目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大南街道位于沈阳市沈河区的中南部,面积1.68km2,下辖8个社区,10万人口,是沈阳市人口较多的街道之一。2007年10月,街道正式启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2009年10月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联合命名为第87个"全国安全社区"。2010年11月,街道通过了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安全社区认证中心专家的现场评审,成为沈阳市首批2个国际安全社区之一。大南街道是沈阳市第一轮城市改造地区,辖区内人口密集、小规模生产经营商业网点众多,濒临五爱市场、南塔鞋城,安全形势比较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9日,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获得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授予的“福建省安全社区”证书,临江街道成为全省仅有的3个“安全社区”之一。另外两个“福建省安全社区”为厦门篑笤街道与龙岩西城街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3):118-118
2006年3月1日上午,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社区为“安全社区”的仪式,在山东省委党校礼堂举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作为第一主办方,组织了隆重的命名仪式。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世界第97个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安全社区。  相似文献   

8.
梁加新 《安全》2009,30(8):45-47
“安全社区”是近10年来世卫组织倡导的安全理念,强调人人都享有安全与健康的平等权利。安全社区的基本思想是将社区内各类组织机构和人员紧密联系起来,整合资源,开展以实现社区群众安全、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活动,加强社区安全预防,为区内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提高社区人员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事故发生和人员伤害。基于这种先进理念,结合中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社区,是提高国民安全素质,弘扬安全文化,促进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实现根本好转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金磊夫 《劳动保护》2004,(11):11-12
“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从2002年开始启动,到目前已成功开展了3年,行程3万余里,覆盖13个省(区、市),几十个城市,涉及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军工、冶金、煤炭、石化、电力、工商贸等20多个重点行业、上百个各类企业,并深入到基层社区和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安全生产法》实施两年来,“安全生产万里行”成为加强我国安全生产宣教工作,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重要手段和品牌工程,在全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75年,瑞典的Falkoping社区开始实施伤害预防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1982年,瑞典的Lidkoping社区开始推行安全社区计划,拉开了世界各国创建“国际安全社区”的序幕。2006年3月,山东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被命名为中国内地第1个“国际安全社区”。从此,“国际安全社区”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1.
张滇 《劳动保护》2005,(5):76-76
4月6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在北京召开“安全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会”,会议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办事处等4个单位介绍了建设安全社区经验的基础上,呼吁全国各地搞好社区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杨璇 《劳动保护》2009,(9):42-44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元,居民的安全和健康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我们要将安全工作做到社区,做到最基层,让安全走进千家万户!”提起国家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河北省石家庄市安监局副局长姚爱军这样说到。  相似文献   

13.
林静 《劳动保护》2009,(9):31-34
从2005年开始,上海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安全社区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在浦东新区花木等社区陆续启动了“国际安全社区”创建活动。短短5年时间,上海市不仅在全市50个街道、镇正式启动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培育出20个市级安全社区,11个全国安全社区,4个国际安全社区,还打造出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安全社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100-100
为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步伐,北京市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决定,进一步扩大安全社区创建范围。2006年3月30日,北京市扩大安全社区创建范围启动仪式暨创建安全社区经验交流会在朝阳区望京社区安全健康促进中心召开。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25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召集北京、上海、无锡、济南、大连、长沙和开滦、平朔、潞安等城市和社区有关负责人,研究城市安全社区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城街道是菏泽牡丹工业园所在地,是牡丹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城市建管中心。辖区22 km2,13个社区,4.8万人,有省、市、区直单位94个,企业43家,大型商业网点12个,个体工商户1060户。2007年以来,西城街道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全员参与,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2011年连续7年被山东省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4月被评为“全国安全社区”,是菏泽市“平安菏泽建设先进单位”,并被牡丹区授予“安全生产特殊贡献奖”。  相似文献   

17.
4月27日,“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纪念活动暨“全国安全社区”命名仪式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举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杨元元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分别为菏泽市牡丹区西城办事处、吴店镇颁发了“全国安全社区”牌匾。  相似文献   

18.
《安全》2009,30(10):1-4
第五届亚洲安全社区会议暨全国安全社区会议将于10月18日~20日在北京举行,这也是亚洲安全社区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国家安监总局把安全社区建设纳入了《中国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和《安全文化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要在全国创建500个安全社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委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负责安全社区的建设宣传、技术支持、培训和推广工作。为此,就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社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安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燕 《安全》2009,30(9):49-50
2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办了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会上正式提出了“安全社区”的概念,来自50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在会上一致通过了《安全社区宣言》。宣言指出:任何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这一原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进全人类健康及全球预防意外及伤害控制计划的基本原则。世界卫生组织为了推广安全社区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安全社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截至2009年8月28日,全世界共有159个社区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命名的“国际安全社区”称号,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已有15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