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美国的Ebara新近研究成功用电子束氨注入法除去燃料气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此法的简单过程为:将热的燃料气冷却增湿,再用电子轰击,引起原子的离子化,然后与硫及氮相互作用生成酸.最后注入氨,形成铵盐,经分离作肥料使用.实验表明,该法能除去燃料气中90%以上的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印第安纳州能源部在五个发电厂及三  相似文献   

2.
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斯坦利.H.兰格发表文章指出,用电再生还原工艺可将燃料气中的一氧化氮转化为一氧化二氮、羟胺和氨等有用的化学物质,从而减少NO_x的排放. 近年来,人们在消除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实际上,由发电厂或其它工业燃烧装置排放出的NO_x也是一  相似文献   

3.
一些树木受到伤害通常只归咎于二氧化硫,现在看来可能是氨气与二氧化硫共同作用引起的[Nature,347,277(1990)]。据英国国家电力技术与环境中心的A.R.Moleod及其同事研究,对针叶树以13PPb和22PPb的二氧化硫开顶薰气,发现这样薰气增加了大气中的氨气在叶子上沉积。于是他们假设,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二氧化硫或氨气各自在溶液中的可溶度受到各自形成的溶液中pH的限制,然而两种气体结合在一起,pH就可保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硫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在以煤作为工业和生活燃料的地区,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以石油为燃料的地区,二氧化硫的污染同样存在。因此,如何对二氧化硫进行净化,对于保护城市和工矿区的环境是个重要课题。一些大量产生二氧化硫尾气的工厂,应该注意净化和回收利用二氧化硫。但是,总会有一部分排放到空气中来。因此,利用生物尤其是植物来净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的过程中,可以把二氧化硫  相似文献   

5.
吕凤林  黄智民 《环境》1995,(4):17-18
顾名思义,烟气脱硫是一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燃料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处理而除去二氧化硫的方法;英文缩写名为FGD。这种方法的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的1850年。烟气中的硫主要是以二氧化硫的形态存在,脱硫看似简单,但因其烟气量极大,而二氧化硫浓度又非常低(大多在0.5%以下,如25万  相似文献   

6.
余小芳 《环境》2004,(10):58
大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清洁而新鲜的空气有益于人体健康,但严重污染的空气会导致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大气中二氧化硫严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影响了人类的健康,故空气污染指数中有二氧化硫含量这一指标。在冶金生产中,所用的燃料、原料均含有硫元素。对其采用快速检测方法加以监控,以减少二氧化硫的空气中的排放量.保障空气质量。因而在冶金生产中,监控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排放量很有必要。下面介绍几种运用先进的仪器分析方法取代流程长的化学分析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燃料构成与大气环境质量密切相关.重庆市燃料构成以高硫煤为主.1981年,由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达106.72万吨/年,占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80%.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50.4万吨/年,占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9.54%;烟尘达41万吨/年,为  相似文献   

8.
据上海市环境卫生监测站,黄浦·南市区卫生防疫站最近提供的一份联合调查报告表明: 上海市区使用不同燃料结构的居住区大气污染状况有明显差别:燃煤地区(以烧煤球炉为主)大气污染各项监测指标显著高于以使用燃料气(煤气)为主的地区。其中: 一、二氧化硫: 冬季:燃煤地区浓度为0.48毫克/立方米,使用燃料气地区浓度为0.13毫克/立方米。夏季:燃煤地区浓度为0.33毫克/立方米,使用燃料气地区浓度为0.03毫克/立方米。燃煤地区平均浓度是同期全市大气污染浓度五点六倍,且浓度变化时间分别在上午十时和下午四时出现两个高峰,这与居民烧午、晚饭时间有关,而使用燃料气地区则无此变化,比较平稳。二、飘尘: 冬季:燃煤地区浓度为0.42毫克/立方米,使用燃料气地区为0.29毫克/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和环境样品中乙酸和溴化氢浓度的方法和步骤.测定结果显示乙酸和溴化氢的检出限分别为0.03 mg/m3和0.011 mg/m3.方法的回收率93.2~102%和97.1~ 101%.相对标准偏差为1.9%和1.7%.线性范围为0.00~50mg/L和0.00~15mg/L.本法是一种简单快速测定降水、空气和废气中乙酸和溴化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硫酸雾     
大量密集的硫酸微粒,在大气中弥漫,称为硫酸雾.其粒径多数小于3微米.硫酸雾既发生于直接生产或使用硫酸的工厂,也来自以煤、石油或重油为原料及燃料的工厂排烟.排烟中的二氧化硫气体成为三氧化硫后,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即生成硫酸雾.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为50%时,二氧化硫为20%可成为硫酸雾.  相似文献   

11.
<正> 监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时,须对气样除尘除湿,因为尘和水都严重干扰测定.我们研制了一种简易的除尘除湿器,除尘率近100%,当除湿率大于80%时.对气样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即可消除影响.下面介绍这种除尘除湿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各种性能的验证.一、结构和工作原理这种除尘除湿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在抽气泵作用下,气样入进口经螺  相似文献   

12.
厨房微量油烟气浓度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一、前言众所周知,燃料燃烧可在厨房内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等;而当烹调食物时食物油加热到150~200℃时,将产生一定量的油烟气。据报道,油烟气中含有近200种化学物质。主要是各种醛、酮、醇及其衍生物,还会有各种低级脂肪酸。它们刺激人们的眼睛及呼吸道,诱发心血管疾病。醛类衍生物能使动物细胞产生致突变现象。油烟气还将损害家用器具,特别是家用电器。  相似文献   

13.
一、煤燃烧前的控制技术从公用事业发电厂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方法是在燃烧矿物燃料之前设法减少燃料内的硫含量。这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既可以将燃料配置成低硫燃料,也可以用洗煤的方法除硫,或燃油除硫。现在要讨论的最重要的技术是从含硫高的煤配置成含硫低的煤以及煤的净化。煤的配置及煤的净化是保证减少排放量的技术,它们曾被许多地方采用过,以保证通过1970年颁布的空气净化条例。美国公用事业发电厂燃煤的平均含硫量从1975年的2.2%降低到1985年的1.4%。美国能源部估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旋流水膜脱硫技术,烟气经过电除尘器除尘后,从脱硫塔底部进入塔内,循环吸收液则从脱硫塔上部进入。烟气自下而上流动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气液接触,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循环吸收液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而将二氧化硫除去,脱硫效率高,对烟气进行脱硫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硫对作物游离氨基酸浓度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观察了四种作物接触二氧化硫后游离氨基酸,特别是十种昆虫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二氧化硫引起油菜、大豆和小麦叶片中昆虫必需氨基酸浓度明显增加,非必需氨基酸中,增加或减少趋势不一.玉米没有这种反应.二氧化硫熏气的大豆上叶螨生长繁殖快于对照.讨论了植物中氨基酸浓度的增加和大气污染诱发虫害加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矿物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火力发电站排放出来的污染物,在烧煤时主要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次为二氧化氮;在烧油时主要为二氧化硫,其次为二氧化氮;在烧天然气时主要为二氧化氮。这三类发电站排出污染物的平均量,据美国统计如下表。表中“S”代表含硫量,以%计,“A”代表灰分,以%计,“E”代表燃烧效率,以小数点计。三种燃料的单位发热量,每公斤煤为6300大卡,每公斤油为9800大卡,每立方米气为9300大卡。以同一单位发热量计,三种主要污染物的排出量一般都以烧煤为最大,其次为烧油,再其次为烧天然气。  相似文献   

17.
垃圾填埋场的二次污染物以渗滤液和填埋气最为普遍。渗滤液含多种有毒、有害及致癌物质,一旦渗漏将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防治渗滤液污染一是要做好防渗.一是要对渗滤液收集后进行净化处理。可通过探地雷达(GPR)和垂向电阻率测深(VES)等物探方法监测渗漏。填埋气存在140种以上的成分.90种以上普遍存在,这些气体含量虽低.但其挥发性强,毒性较大.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通过溶剂吸收、吸附分离、膜分离等方法对填埋气净化后可用于发电、加热燃料和民用燃料及汽车燃料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区划及实施政策研究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阐述了中国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现状,分析了划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的依据和原则,绘出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的范围,重点分析研究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内的控制目标以及用燃料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确定的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政策,并研究了政策实施对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上,借鉴美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的政策和方法,设计了一套广州市实施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框架,旨在为广州市控制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提供一种基于市场的环境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20.
X382.1X820.6200602693含氧生物质燃料的生命周期评价/易红宏(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5,26(6).-28~32环图X-5为公正评价汽车代用燃料的能耗与环境效益,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了在燃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乙醇和甲酯2种生物质,带来的生命周期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变化,并对含氧生物质燃料的未来情景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乙醇代用燃料未降低化石燃料消耗,甲酯代用燃料可降低约20%的化石燃料消耗;几种配比的代用燃料均可降低石油消耗,甲酯代用燃料降低的趋势更加明显;各种代用燃料的温室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