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助推城市安全软实力建设,夯实城市安全文化的理论基础,首先参考城市文化和安全文化的概念界定城市安全文化的定义,然后从主体、目的和内容解析城市安全文化的重要内涵,最后基于城市安全文化的"个体-群体-组织-城市"4层演化结构讨论城市安全文化的建设思路。结果表明:城市安全文化以城市组织及其成员构成的城市体系为主体,由城市观念安全文化、城市制度安全文化、城市行为安全文化和城市物质安全文化等4个层面组成,城市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由个体到城市逐层拓展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国家对城市的发展规模和方向、城市建设和布局的总体计划。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划分城市的功能和结构,让城市的规划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由于城市所辖的地域范围与需要规划的区域存在着包含关系,因而《城市规划法》对城市规划区概念予以了明确规定,即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城区、近郊区和城市的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长期以来,城市建设过程中很难把城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建设已经开始从平安城市发展到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数据显示,中国100%副省级以上城市、89%地级及以上城市、47%县级及以上城市都在推  相似文献   

4.
正智慧城市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宽带网络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的全面感知数据融合、智能决策,并通过城市各个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整合与优化各种城市资源,提高城市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上海市根据"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围绕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市民生活等重点领域,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的辨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基于生态城市内涵建立的城市特征性指标对城市特征性要素的量化和评价,是将生态城市个性这一主观观念变为可操作性目标的主要途径.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城市"健康、安全和发展"内涵,探讨了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的辨析方法.以厦门为例构建了厦门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揭示了厦门城市特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总体状态为亚健康状态(0.69)、比较脆弱的中警状态(0.39)和一般持续的发展状态(0.63).与现实的分析调研结果相符.这表明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有助于研究者辨识和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定复合特征,更有针对性地明确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的重点行动领域,从而为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从广义上来讲,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城市管理是指城市管理的智能信息化,它既是智能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概述,又是城市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它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采用智能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智能化城市管理技术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性的一种描述。  相似文献   

7.
智慧城市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宽带网络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的全面感知、数据融合、智能决策,并通过城市各个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整合与优化各种城市资源,提高城市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上海市根据“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围绕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市民生活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即《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安全生产信息化作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生命线管理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实现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及时、准确、智慧”的信息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火灾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运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 ,引入城市火灾危险指数、城市火灾风险指数、城市火灾载荷指数和城市消防抗灾指数的概念 ,建立了城市火灾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以单元系统模糊优选理论为基础 ,构造出城市火灾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论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出发,结合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从城市工业危险源、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恐怖袭击等存在的风险,探讨其风险的特点;提出风险管理的步骤和原则;强调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和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风险管理的经验;就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现状,提出具体对策并构建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重点阐述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并指出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曹国辉 《中国安防》2011,(10):59-6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巨大的空间集聚作用使城市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最强力的引擎,但同时也对城市原有的公共设施、生态环境、资源供给、城市管理等诸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城市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对此深感忧虑,都热切希望在保持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并做了种种有益的尝试,构建"智慧城市"便是其中的主流思想。所谓"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的高级发展阶段,具体来讲就是集成多种高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泛在互联、云计算、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等手段再现城市的各种资源分布状况及空间地理信息,促进城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整合,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城市的聚集、扩散与辐射功能,进而提高城市的规划、管理与发展水平,满足人们对城市各种信息的获取、转换、存储、检索、共享、处理、分析、显示和应用等一系列要求,便于人们最大限度地实现智能感知、资源共享及合理使用,是人们认识、改造和保护城市的一种新手段。但囿于技术的发展水平,借助智慧城市实现对城市先进管理的实践一直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1.
正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城市发展实际,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红利和技术创新红利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蓬勃发展。据悉,目前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日益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典范,城市服务质量、治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与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城市人居环境的良性循环,针对城市运行和具有防灾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和日常生产生活的社会单元专属空间等时域连续的城市安全空间,提出包括突发事件、承灾体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城市安全空间构建理论;通过物联网监测、风险评估与精细化管理,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综合防控体系和社会专属空间安全保障体系等城市安全空间构建技术,并在合肥市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城市安全空间构建理论与技术,融合城市公共空间安全运行感知、动态风险监测与预警、决策指挥、统一调度及效能评估等功能,能使社会专属空间具备独立安全防御的能力,使城市安全保障模式从被动反应到主动引导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历经古代、近代、现代城市,今后将逐渐发展成未来城市。目前正处于产业革命以后产生的现代城市逐渐转移到智慧城市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和基础设施逐渐得以进化,并构建尖端未来城市所必需的尖端智能型城市的基础环境。因为城市的复杂性,我们正在面临着很多问题:爆炸式的城市人口增长、达到扩张极限的城市空间以及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在国家政策引领和支持下,我国各省市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纵观这几年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说相当程度上是由安防系统发展过来的,从城市公共安全防控延伸到交通、环保、医疗、教育、国土治理和监测。可以说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安防。  相似文献   

15.
正一、城市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应用定义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度发展的阶段,城市人口占比从1978年的17.6%增加到2017年的58.5%,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70%,中国城镇化率的快速提高将为城市安全和秩序带来众多的高风险。中国的众多城市尤其是超大和大型城市,其现代城市的典型特征越发明显: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社会矛盾存在诸多不稳定、不可预见  相似文献   

16.
<正>安徽省合肥市政府于2015年5月起,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实施应用。系统运行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城市中的桥梁、燃气、供水、排水、电梯等城市基础设施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的功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生命线。城市生命线工程涉及水、电、气、热、交通等,  相似文献   

17.
徐黄 《安全》2011,32(3):58-59
城市地下管线、燃气、热力等城市公共设施是维系城市运行和城市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基础,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能否安全、平稳、高效、有序运行,对于保障城市良好运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市民正常生产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时刻面临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致灾因子的干扰。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现阶段,城市安全管理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和重要工作,需要提前谋划、综合施策。导致事故灾难的城市风险源主要包括城市工业风险源、城市人员密集型场所、城市公共设施、外部威胁等。其中,城市燃气属于城市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国内的安防市场主要分为四个层级:平安城市级、行业用户级、电信运营商级和独立用户级。其中平安城市级主要是指2007年全国各地区相继启动的以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为核心的城市平安工程建设项目。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城市平安工程逐渐演进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以公安社会治安和交通管理应用为主导,兼顾城市应急、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环境保护等应用的城市安全综合体系,成为了以城市联网安防视频监控为基础,涵盖公安、交通、城管、安监、教育、环保、应急等跨部门、多行业的城市综合信息化管理应用体系,对城市综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工智能越来越丰富,它推进了社会、城市、人类生活的进步。所谓智慧城市,即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具有智能化特征的新兴城市发展模式,通过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环境。一、智慧城市发展背景智慧城市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划分成四个阶段。智慧城市1.0(2008年-2012年):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智慧城市进入萌芽期(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