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Visual C#为开发工具,以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03建立污染源数据库,开发了基于高斯模式的工业多点源污染扩散环境影响预测系统,实现了对工业点源下风向敏感点污染物浓度的快速、准确计算。通过加载Surfer9 Type Library COM组件,绘制污染物浓度分布云图,结合电子地图上,直观地显示了污染源对敏感区域的环境影响程度,为城市空气环境问题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 ,对高架点源排出的大气污染物扩散进行模拟预测 ,不同的扩散模型代表着不同污染气象条件下的扩散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扩散模型客观地反映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结果才有助于指导建设项目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封闭型扩散模型的使用条件分析 ,提出了正确使用该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高斯模式出发,以SO_2的扩散为例,对关中地区点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各影响大气污染扩散规律的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模拟表明,环境风速、大气稳定度和污染物的有效排放高度对点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Matlab,以某企业高架点源Pb污染扩散为例,采用高斯扩散地面浓度模式计算了下风向区域的地面浓度,并绘制了浓度等值线分布图,识别出了下风向区域内受影响的村庄,为Matlab在高架点源大气污染扩散模式中的应用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5.
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系统模型,预测某化工厂地下水流场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Visual Modflow中MT3DMS模块,以Cu2+为溶质进行污染物运移模拟,预测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污水处理站在非连续型面源污染和非连续型点源污染2种不同情境下,Cu2+污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非连续点源污染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大,浓度分布高于非连续面源污染;非连续面源污染羽的面积远远大于非连续点源污染,其中水平向污染距离达到67 m,垂向上的达到2.8 m。  相似文献   

6.
区域持久性有机物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工业点源和机动车排放了大量有毒污染物,加剧了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在传统的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持久性有机物的健康风险评价思想,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在GIS的环境中,集成了ISCST3(复杂工业源扩散模型)和传统风险评价中的多种风险源累积的风险评价模型,建立起以GIS为基础的RHRA(区域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区域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对由该区域固定源和移动源排放的有毒污染物引起的区域人类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浦区的致癌风险值为500~1.0×104,非致癌风险指数为1.32~85.70.模拟得到有毒污染物产生的健康风险等值线图显示,区域中健康风险的大小与道路机动车流量和工业点源的分布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点源污染扩散模拟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头号问题之一.大气环境污染直接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以某工厂烟窗点源有害污染气体SO2和NO2排放为例,获取了污染物实地扩散浓度观测值,基于GIS技术和大气点源扩散高斯模型,研究SO2和NO2在特定大气条件下的扩散规律,实现了有害气体扩散的可视化表达,为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讨论瞬时点源三维超标污染区域的几何特征,给出超标污染区域中心位置、长度、宽度、高度、体积等特征参数的计算公式。证明了瞬时点源最大超标污染区域的体积Vm=6π·MC0e3/2(M为污染物瞬时投放量,C0为环境标准与背景浓度之差),此公式可用于点源事故排放最大超标污染区域体积的估算。  相似文献   

9.
为查明污染场地污染源分布特征及其扩散运移路径,提供合理有效的勘查钻孔位置,并验证环境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有效性.基于某搬迁后的化工场地初查污染严重区域,开展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运用光滑约束最小二乘法二维反演,获取了4条电阻率剖面,构建了勘查区40 m以浅地层电性结构模型.结合已知钻孔岩性及污染物超标情况,成功圈定区域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埋藏位置和扩散路径,并预测了污染物的扩散区域,经钻孔验证该推断可靠可信.认为高密度电阻率法可在污染场地调查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降低成本,提高污染物探测精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家口市排污工业点源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佳  于慧  刘邵权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6):1402-1415
基于工业污染源普查数据,采用缓冲区分析和热点分析法,分析冀西北张家口市工业点源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工业点源集中分布在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东南—西北轴上的邻近区县。张北县和宣化区工业点源污染负荷最重。(2)工业点源在永定河水系分布最多,并在洋河流域形成带状分布,高负荷工业点源分布具有临河性、临城性,污染物排放高密度区在张北县、宣化区和万全区。(3)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都主要集中分布在坝下永定河水系,其次是内陆河水系。重度污染行业集中排放源分布在张北、沽源和康保县,轻度污染行业集中排放源分布在坝下永定河水系中洋河与清水河交汇处。通过分析工业点源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政府部门调整规划工业和重点治理水污染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