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混凝-PAC-超滤膜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混凝、粉末活性炭(PAC)与超滤膜联用对微污染原水中的浊度、有机物等有很高的去除率.经过550 min的连续运行后,其组合工艺的出水浊度仍稳定在0.350 NTU,对UV254和TOC的去除率稳定在60%和40%.通过对膜过滤特性的研究可知,组合工艺中超滤膜过滤性能经过短暂的快速下降阶段后一直处于较稳定状态.膜污染由小分子有机物引起.  相似文献   

2.
超滤工艺净化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混凝沉淀-超滤工艺对微污染原水进行试验,对组合工艺的除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浊度、颗粒物和藻类的去除效果非常好。出水浊度稳定在0.1NTU以下,水中粒径>2μm的颗粒数约19个/mL,藻类平均数量约为2.2×104个/L。在去除有机物方面,组合工艺对高锰酸盐指数、UV254和DOC的去除率分别为38.0%、15.2%和32.6%,其中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较为突出,出水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为2.69~2.87mg/L。组合工艺去除的有机物是分子量大于3KD的大分子有机物,对小分子有机物去除效果不明显。其中,混凝沉淀主要去除了水中的疏水性有机物和亲水荷电有机物,超滤膜去除的有机物则以亲水中性有机物为主。在工艺运行期间,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增加了约12.3%,跨膜压差的升高主要由被超滤膜吸附的小分子有机物产生。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超滤膜系统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和TN的去除效果,并降低超滤膜污染速率,改善超滤膜性能,分析了沸石粉、硅藻土2种预涂膜工艺在超滤膜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沸石粉/超滤工艺对超滤膜系统的膜通量恢复良好,反冲洗后能恢复到原来的膜通量;而硅藻土/超滤工艺中膜通量较初期下降0.01 L/(m2·h),对照组下降0.04 L/(m2·h). 沸石粉/超滤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CODCr、UV254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17.5%、13.5%和11.7%,相比对照组均有较大程度提高. 通过电镜扫描分析发现,沸石粉能够在超滤膜表面有效形成一层保护膜,降低有机物在膜表面的沉积,保障膜系统的高效率及长期稳定运行. 通过比较各实际运行工况效果并进行筛选,确定沸石粉为预涂膜工艺的最佳材料.   相似文献   

4.
针对印染废水回用时水中有机物浓度、盐度和色度高等问题,以苏南某污水处理厂中试试验基地(70%以上为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对混凝沉淀-超滤(以下称组合工艺1)、BAC(生物活性炭滤池)-超滤(组合工艺2)和混凝沉淀-BAC-超滤(组合工艺3)3种工艺进行比较研究,系统考察其作为反渗透预处理技术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组合工艺3对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CODCr、TCU(真色)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0%、49.2%和99.5%,UV254下降了50.0%,均高于其他2个组合工艺. 对超滤膜表面污染阻力分布的测定可知,组合工艺3中不可逆污染造成膜污染的程度最轻. 此外,3种组合工艺的出水通过反渗透装置后的平均脱盐率分别为98.0%、97.5%和98.2%. 可见,针对该研究中涉及的二级生化出水,组合工艺3预处理工艺是反渗透预处理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5.
初永宝  周绪芝  王燕  王倩 《环境科学》2010,31(5):1206-1210
采用铝基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PAC-JY01)对含有腐殖酸与高岭土的模拟水样进行强化混凝处理,取混凝后出水进行超滤,通过测定超滤前后出水水质以及超滤膜运行状况,探讨PAC-JY01对超滤膜工艺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化混凝-超滤联用工艺中PAC-JY01的最佳投加量为3mg/L,最佳pH=6.在最佳条件下,UV254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9.30%、99.70%;在实验运行条件下,较大的絮体容易在膜表面沉积而造成膜污染.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滤-纳滤、超滤-反渗透2种膜集成工艺对印染废水二级生物法的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比较2种不同材料和结构的超滤膜预处理的效果,并研究了纳滤和反渗透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纳滤和反渗透预处理的有效手段,超滤能有效去除部分COD.PES超滤膜综合性能较PVC超滤膜好;在深度脱盐方面,与反渗透膜相比纳滤膜在较...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二级出水超滤膜污染与膜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孟晓荣  张海珍  王磊  王旭东  赵亮 《环境科学》2013,34(5):1822-1827
以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为过滤介质,考察了PVA、PVP、PMMA等与PVDF的二元及三元共混超滤膜的过滤污染行为.结果表明,共混优化了PVDF超滤膜的结构参数,添加剂PVP、PVA可有效改善膜的亲水化程度,提高膜渗透通量.超滤膜的亲水性和结构特性对膜抗污染性能影响较大;堵孔阻力是二级出水过滤膜污染不可逆的主要原因.亲水性较强的超滤膜,二级出水过滤初期易因浓差极化而导致滤饼层污染,造成一定的通量衰减,但易清洗恢复,不可逆污染指数(rir)为0,抗污染性能好.致密的超滤膜表面有利于防止二级出水中的中低分子量污染物进入膜内部,而断面通透大孔和疏松海绵层结构的超滤膜,能减少二级出水中的污染物在膜中沉积形成堵孔阻力.膜表面多孔,内部大孔发育不充分,易形成堵孔污染,通量衰减大且不易清洗恢复,膜污染不可逆.  相似文献   

8.
超滤处理洗涤污水循环利用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锦  蒋金辉 《环境科学》2007,28(2):387-391
采用不同材质国产超滤膜聚丙烯(PP)、聚丙烯腈(PAN)和聚砜(PS),进行了洗涤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的现场中试研究.结合超滤工艺出水水质和膜污染分析,3种膜材质中PAN膜较优,有效去除了水中浊度、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一定程度保留了游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长期循环洗涤对衣物的白度无不良影响.根据相关性分析,超滤出水较高COD值很大程度上是由水中LAS引起的.超滤膜对细菌、大肠菌群的去除率较低,出水通过紫外消毒,当紫外线密度≥3?750 J/m2时,微生物水平能够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根据不同水力反冲洗条件下膜渗透通量和净产水量比较,PAN膜最佳水力反冲洗条件为0.5 h反冲洗2 min.长期运行时超滤膜化学清洗方法采用碱洗法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浓差极化现象和膜孔堵塞效应,建立了污水深度处理中超滤工艺对有机物的截留模型.利用中试试验数据率定模型参数并验证模型的模拟效果.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超滤工艺出水UV254值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基于最优参数得到的模拟值与相应实测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低于10%.并且模型参数区域灵敏度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应用该模型研究了过滤时间、通量和进水浓度变化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滤初期膜孔堵塞效应占主导地位并增加超滤膜对有机物的截留效果,在过滤后期浓差极化现象占主导地位并降低超滤膜对有机物的截留效果;当进水UV254浓度恒为0.1cm-1时,通量从5×10-5m/s增至1×10-4m/s,导致UV254截留率降低13%;当通量恒为5×10-5m/s时,进水UV254浓度从0.2cm-1降至0.1cm-1,使得出水浓度降低50%.因此,模型可应用于模拟进水水质和操作条件对污水深度处理中超滤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为从预处理、过滤周期和通量等方面改进和优化超滤工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原油田东濮老区采出水成分复杂、处理安全环保压力大的现状,为解决现有水处理工艺药剂用量、污泥残渣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的难题,采用微生物活性污泥法,同时配套管式纤维超滤膜,开展"微生物活性污泥+膜过滤"水处理技术。通过将筛选出的适应中原油田污水复杂水质特性的最优微生物菌群投放至微生物反应池,集成管式超滤膜装置,在污水处理站开展"微生物活性污泥+膜过滤"处理技术现场试验。现场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油田污水,出水悬浮物(SS)、含油量、悬浮物颗粒粒径中值、平均腐蚀速率、硫酸盐还原菌(SRB)等各项指标均达到SY/T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回注标准;同时污泥产出量和处理成本较原处理工艺降低,实现了油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合氯化铝混凝与超滤膜联用技术净化微污染水,考察该工艺净化COD、氯离子、浊度和铁离子的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1),混凝+超滤联用技术不仅能有效地净化有机物、浊度,对铁离子和氯离子也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且出水中悬浮物、细菌和大肠菌群数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12.
市政污水A/DAT-IAT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物表征与生态安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赛  周启星  华涛 《环境科学》2014,35(2):633-642
为了解决市政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安全与无害化问题,以改良的SBR——A/DAT-IAT工艺为依托,对A/DAT-IAT工艺进水,连续曝气池(DAT)上清液及间歇曝气池(IAT)出水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采用超滤膜法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并进行了TOC、UV254、3D-EEM及发光菌毒性测试,探索市政污水毒性的主要物质来源.结果表明,实验室规模的A/DAT-IAT工艺对市政污水各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腐殖质是污水处理厂出水中主要物质,且天然水体中难去除的腐殖质及处理过程中形成的腐殖质成分是二级出水中主要的荧光物质.沿污水处理流程,DOM的组成呈现出由低分子量向高分子量转化的趋势,相对分子质量<1×103区间的物质芳香性显著增加,导致IAT出水与氯的反应活性增高,产生消毒副产物的风险增加.与进水毒性主要来源于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的小分子物质相同,IAT出水的毒性也主要来源于相对分子质量<1×103的小分子物质,但与原水中的小分子物质不同,主要是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类腐殖质.结合对TOC、UV254、3D-EEM及毒性的分析,小分子的类腐殖质是二级出水有机物含量达标、氯化消毒副产物控制及毒性控制应该重点考虑去除的对象.在之后的研究中,应该根据这部分物质进行工艺调节及针对性处理单元的添加.  相似文献   

13.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杂排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膜 -生物反应器处理小区生活杂排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膜 -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处理单元是生物接触氧化 ,膜分离单元是中空纤维超滤膜。试验表明膜 -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杂排水具有稳定高效的特点 ,在试验确定的工艺条件下 ,出水可达到我国《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 5 1- 89)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水务公司西水源水厂以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采用臭氧/活性炭+超滤膜(UF)处理工艺;自2014年投产至2019年底已经运行5年,水厂出水浊度、有机物(CODMn)和菌落总数等水质指标均稳定达标,但超滤膜污染导致膜性能变化。为了探究5年运行过程中超滤膜处理性能演变情况,对膜出水水质、膜通量、跨膜压差和膜污染层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滤膜对浊度和微生物的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对CODMn平均去除率维持在9%。运行5年过程中,超滤膜的比通量每年下降2.1%~4.6%,恢复性化学清洗(CIP)对超滤膜的通量与比通量恢复率分别维持在73%~91%和85%~92%。污染层分析结果表明,超滤膜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是腐植酸和蛋白质等;无机污染物包括锰、铁、硅、钙和铝等。高价金属元素与有机物形成络合污染物,在污染层中起到支配作用;另外,钙和硅的无机盐垢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胶束强化超滤是一种污水处理的新工艺.对于去除污水中的痕量金属和有机物有着很好的效果.本文研究了用胶束强化超滤法除去污水中的无机氮和磷,使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在污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硝酸根和磷酸根离子形成胶束.胶束的粒径大于所用超滤膜的孔径,无法通过超滤膜而被截留去除.本次试验对时代广场人工湖进行了胶束强化超滤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工艺对无机氮和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2.6%和83.42%,并且出水水质良好,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和工业回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新疆米东热电厂冬季以城市中水为原水的锅炉补给水系统中超滤膜污堵严重的问题,通过对现场设备运行试验数据、城市中水水质性状、超滤反洗污堵物的综合分析,认为超滤膜污堵的主要原因是中水厂出水CODCr和氨氮超标,调整运行工况可作为减缓超滤膜污堵的防治措施。通过调节工况参数,使得超滤设备运行跨膜压差和进水流量满足电厂运行要求,证明该措施可有效减缓中水水质对超滤膜的污堵。  相似文献   

17.
PVC合金超滤膜在油田采出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采用改性的PVC合金超滤膜法对油田采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其处理出水水质达到榆树林油田特低渗透油层要求的回注水水质指标,通过超滤膜组件的运行,采用死端过滤,运行周期为12min,正冲线速度为0.4m/s,时间为10s,反冲洗通量为150L(/m2.h),时间为10s,进水压力为0.1MPa最佳;化学清洗时,采用表面活性剂+酸洗+碱洗,可以获得最佳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铁盐絮体预负载-超滤”耦合工艺,有效提高了水中金属锑的去除效果,缓解超滤污染.结果表明,当水样pH<7时,锑(V)的去除效率高达98%以上,且出水锑(V)浓度远低于5μg/L;腐殖酸去除效果在不同化学条件下均能保持95%以上.铁盐絮体预负载层能作为超滤膜的屏障,减少了超滤膜接触污染物几率,当水样pH=6时,不可逆污染的相对值最低为0.015.  相似文献   

19.
中空纤维超滤膜处理油田清水注水中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注水水质,采用PVC合金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了油田清水注水处理的现场中试试验,对超滤膜的工艺运行、影响因素和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确定了超滤膜用于清水注水的最佳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水温与膜通量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线性相关性;产水SS、TI、SRB和FB满足且优于SY/T5329-94《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中的A1级标准,DO不满足A1级标准;产水量保持在40 m3/h左右,满足注水水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该文综述了超滤膜在饮用水净水工艺中的技术优势;重点分析了膜污染的机理及防控措施;提出超滤膜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