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中论述了城市消费系统可回收资源在建立循环型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根据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从不同层面分析了可回收资源的发展趋势及利用途径,提出在城市的循环经济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充分考虑对消费系统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井工开采不同阶段对土地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阶段土地复垦和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性,并赋予了不同阶段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绍兴夏履为例,分析了镇域内不同地域生态环境的差异、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对夏履镇进行镇域生态功能区划即第四级生态功能小区的划分。并为每个生态功能小区提出了主导功能和相应的生态建设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尽论述了齐齐哈尔市水环境战略规划的重要性,规划基点,目标及内容,并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锰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成矿带及潜力预测,勘查程度及利用现状等方面皖赣相邻区锰矿资源,讨论了该区锰矿勘查工作远景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主要介绍了洁净室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洁净室环境监测的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农用塑料的来源及废塑料的污染入手,综述了农用废塑料的管理现状及对策,强调了农用废塑料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采用滑块式压延模的重要性,提出了模具设计方案,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对我国的产品出口造成很大的冲击,本文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研究了绿色壁垒的产生背景、世界贸易组织和技术贸易壁垒协定(WTO/TBT)的宗旨以及质量进化的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壁垒的产生源于消费者需求层次的不同,是质量观念的不同,出口产品要适应国外的市场环境,强调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蒙山茶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蒙山茶业生态环境特征,指出目前传统茶区存在的弊病,提出在蒙山建立生态茶区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SDI作为RO膜污染的预测指数,选用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四种混凝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厂二级出水。考察了二级出水经不同混凝剂混凝后上清液残留金属浓度、SDI随用量的变化关系,找出了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的各种混凝剂的用量范围及最佳用量,研究了残留金属浓度与SDI的关系。对RO膜污染的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聚硅铝系列絮凝剂 ,利用透射电镜 (TEM)和准弹性激光散射 (PCS)进行了粒径分布和结构表征 ,发现聚硅铝系絮凝剂具有与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不同的结构形态 ,聚硅硫酸铝 (PASS)聚集体之间的距离与颗粒直径成线性关系。通过对原水的混凝处理对比 ,发现聚硅铝絮凝剂在降低浊度、去除有机物和某些元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中PASM和PASFⅢ对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的去除效果最好 ,尤其是经PASFⅢ处理后水中残留铝的去除率为 1 5 .3 % ,解决了使用铝盐增高铝含量的难题。经济分析也表明聚硅铝系絮凝剂价格低廉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The applications of natural polymeric flocculants due to their green feature has been recently received much more attention. In this work, the combined usages of a cationic starch-based coagulant and 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l) were extensively evaluated for various addition sequences in the coagulation of both raw (surface water from the Jiuxiang River) and synthetic turbid water (two kaolin suspension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turbidities). Two typical cationic starch-based coagulant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St-G and St-E) were tried. In comparison to St-G, St-E and PACl used individually as well as St-G and St-E dosed after PACl,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tarch-based coagulants fed before PACl showed higher turbidity removal efficiency, which featured not only less optimal doses of both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agulants but also lower residual turbidity. On the basis of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article size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solution supernatants before and after coagulation by two starch-based coagulants and PACl, polymeric coagulants preferentially coagulate the small-sized colloids due to their distinct long-chain structures, but PACl preferentially coagulates the medium-sized ones. Thus, the medium-sized particles that were previously formed by the starch-based coagulants would be collectively and effectively removed by the subsequent addition of PACl. The addition sequence of the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agulants in their combined usag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improvement of the turbidity removal efficiency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行制备的具有不同SiO2 :Al:Fe(摩尔比值 )和碱化度的两类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酸氯化铝铁 (PSAFC)和聚硅酸硫酸铝铁 (PSAFS)各 7种 ,直接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从中选出 2种混凝剂 ,考察了pH值、混凝剂投量等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并对混凝处理后 ,印染废水出水中残留混凝剂主要成分Al、Fe、SiO2 的含量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氯化物型 (PSAFC)和硫酸盐型 (PSAFS)混凝剂对印染废水的色度、浊度、CODCr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总体而言 ,PSAFS的混凝效果略优于PSAFC ;混凝处理后印染废水出水中残留铝、铁、硅的含量均比较低 ;pH值和碱化度对混凝剂在水体中残留铝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3种混凝剂(三氯化铁(FeCl3)、高效聚合氯化铝(HPAC)、聚合氯化铝(PAC))对滦河水进行强化混凝中试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混凝剂成本条件下,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时,PAC和HPAC对浊度的去除效果都很好,HPAC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效果最好。在滦河水正常水质期,不同的投加量均能使出水浊度和CODMn达到《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混凝实验,比较了明矾、碱式氯化铝、聚合铝、聚铁以及硫酸铁5种混凝剂强化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并分析了pH对COD、总磷去除率的影响。铝系混凝剂处理效果好于铁系混凝剂。  相似文献   

17.
混凝法处理锰矿选矿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和六水合氯化铁(FC)4种常用混凝剂,采用正交试验,以去浊率与去锰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探讨了不同混凝剂处理锰矿选矿废水的效果及最佳混凝条件。结果表明:在以上混凝剂中,FC的混凝效果较差;PAM对锰矿选矿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优,最佳的混凝条件为:处理500 ml的废水,投加1.5 ml的PAM,pH为7.0,搅拌后沉降20 min,废水经处理后去浊率与去锰率分别为96%、92%,其中废水的pH及投药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复合混凝剂用于夏季太湖水混凝脱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特征粘度系列化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聚合氯化铝(PAC)复合得到稳定的复合混凝剂,用于夏季高藻太湖水强化混凝脱浊处理.通过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无机/有机复合比例、PDM特征粘度对脱浊效果及絮团沉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浊度为30-33 NTU,温度为28~30℃,藻含量为2.6×107个儿的太湖水,在与某市水厂混凝强度相近的搅拌强度下.当达到该水厂2NTU沉淀池出水的余浊标准时,PAC需7.00 mg/L的投加量.质量复合比例为5:1、10:1、20:1的PAC(以Al2O3计)/PDM复合混凝剂所需PAC投加量随PDM特征粘度0.52、1.53、2.46 dL/g的增加分别为3.00-2.83 ms/L、3.50-3.49ms/L、5.37-4.67 mg/L,相对于PAC减少投加量57.14%-59.57%、50%-50.14%、23.29%-33.29%;作为深度处理的技术准备.当沉淀出水浊度要求提高至1NTU的情况下,复合药剂依然可发挥好的作用,PAC需10 mg/L的投加量,PAC(以Al2O3计)与PDM质量复合配比为20:1、10:1、5:1的复合混凝剂需8.33-3.91 mg/L的投加量,能比PAC减少投加量16.7%~60.9%.可见,PDM明显提高了PAC的混凝脱浊效果与沉淀性能,且PAC/PDM质量复合配比越低,PDM特征粘度越高,脱浊效果与沉淀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9.
徐永利  刘斌  赵逢念 《环境工程》2012,(Z2):23-25,78
选用两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与传统混凝剂Al2(SO4)3处理微污染地表水。以浊度和CODMn去除率为主要指标,考察投药量和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通过考察沉淀时间对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合实验现象,讨论三种混凝剂生成矾花的大小和沉降性能。结果发现,PAC和PAFC在5mg/L的投药量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混凝效果,出水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三种混凝剂的最佳pH为6,PAFC受pH影响较小,当pH为5~8时可取得较好的CODMn去除效果。PAFC生成的矾花体积较大,沉降性能较好,在实际应用中可缩短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20.
藻形态及混凝剂组成对混凝-超滤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大为  徐慧  王希  门彬  王东升  段晋明 《环境科学》2017,38(8):3281-3289
为了保证藻类暴发阶段优质的饮用水供应,提高藻类的去除率,缓解藻类对水处理过程的影响,本研究以铜绿微囊藻(蓝藻)、小球藻(绿藻)和小环藻(硅藻)这3种不同形态藻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了3种具有不同铝形态分布的混凝剂[Al_2(SO_4)_3(AS)、Al_(13)、Al_(30)]进行混凝-超滤实验.在分离胞外有机物(EOM)的情况下,考察混凝过程中絮体的特性(粒径,强度因子,恢复因子)以及不同条件下形成的絮体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l_(13)与Al_(30)的混凝作用以静电簇作用为主导,AS主要是以电中和作用为主导.对于铜绿微囊藻与小球藻体系,由于藻颗粒表面存在一定的凹陷,当Al_(13)与Al_(30)做混凝剂时,在投加量较低的情况下,吸附在颗粒表面凹陷处的混凝剂“失活”,其他部位由于仍带有一定的负电荷而造成絮体形成不明显,而AS做混凝剂时,混凝机制主要是电中和作用,可以明显降低颗粒之间的排斥力,在较低投加量下即可形成絮体.对于小环藻体系,由于其藻细胞呈现光滑的表面,Al_(13)与Al_(30)可有效发挥其静电簇作用机制,絮体在较低投加量下即可有效形成.膜通量与絮体粒径有明显的相关性,絮体粒径越大,超滤过程中形成的沉积层越疏松,膜比通量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