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观察邻甲酚、对甲酚、间甲酚和2,4-二叔丁基酚联合作用对斑马鱼胚胎的影响,以研究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毒性.结果表明,4种受试物的联合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不同程度的致死等效应.Ohpf染毒主要表现为:24 h后卵凝结和尾部无延展,眼点发育受抑制及无主动活动;48 h卵凝结和心率异常,无黑色素和心包囊水肿;72 h卵凝结和未孵化等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检索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文献中关于我国河流、湖泊中氯胺酮(KET)的数据,评估其在地表水中的暴露水平,利用风险商(RQ)初步分析KET在我国部分地表水环境中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我国地表水中KET的检出率为20%~100%,最高检出值为420 ng/L,基于发育、繁殖和行为等慢性毒性数据推导出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为1.36×10-6mg/L;基于慢性毒性计算的风险商值为0.03~36.76,表明我国地表水中KET存在风险,其中台湾淡水河、金梅河和广东珠江具有高风险,而北方大部分河流潜在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近岸常见底栖双壳类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紫贻贝(Mytilus edulis)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运用Log-logistic模型及Weibull毒性效应阈值模型计算对苯二酚对2种受试生物的半致死效应浓度(LC50)、非检测效应浓度(NDEC)及无观测效应浓度(NOEC);分析慢性毒性试验对受试生物体质量、体长及消化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苯二酚对毛蚶、紫贻贝的LC50分别为34.10和66.50 mg/L,NDEC分别为0.36和0.50 mg/L,NOEC分别为0.40和0.60 mg/L。慢性试验周期内受试生物体质量、体长的组内与组间差异不显著(P>0.1);SOD酶活性仅在个别时间段对照组和处理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生物综合毒性分析仪的毒性测试方法及适用范围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比较研究了三种常用便携式生物综合毒性分析仪测定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的灵敏度,初步提出了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及建议使用范围。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发光原理的Toxscreen-II和Deltatox仪器对重金属污染敏感,Toxscreen-II测得Hg、Cr(VI)、As的EC50值分别为0.0082、0.07、4.41mg/L;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Eclox对有机污染敏感,Eclox的EC50(苯酚)为1.21mg/L。鉴于综合毒性分析仪中等毒性检测限高于我国地表水标准限值,建议该类仪器更适用于环境污染事故中污染水体的毒性初筛判定。  相似文献   

5.
工业废水毒性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中国缺乏规范的工业废水毒性评估体系的现状,系统归纳了国外在毒性检测、毒性评价标准与方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明确了工业废水急性毒性检测的重要性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全废水毒性测试法(WET)及其在工业废水评价中的应用;并结合对毒性评价标准的阐述,系统总结了发展较成熟的毒性鉴别评价法(TIE)和效应导向分析法(EDA)的流程与应用实例,以期为中国工业废水毒性检测评估和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辐射可引起短期皮肤晒伤、长期皮肤红斑和色素沉着等健康问题,甚至导致皮肤癌等严重病变。为减弱紫外线辐射造成的伤害,防晒剂被添加进各种产品中。综述了近 10 年来紫外防晒剂在水环境 (< LOD~6 969ng/L)、沉积物(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污染底泥中蕴含的能量,提出了一种以煤粉混合不同比例的污染底泥制作蜂窝煤的资源化途径。经检测,当底泥的添加量为30%时,可以生产出各项指标均符合《民用蜂窝煤》(GB/T 13593—1992)标准的底泥制蜂窝煤,同时探讨了高温焚烧对底泥制蜂窝煤中重金属的固化效果,以及不同p H值的酸雨对底泥制蜂窝煤焚烧灰渣中重金属浸出效果的影响,发现5种重金属的残渣态均有显著提高,说明高温焚烧对重金属有很好的固化效果。此外,不同p H值对不同重金属的浸出效果影响均不同。在温州市酸雨的影响下,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量均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可作生活垃圾填埋。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评估厌氧-缺氧-好氧(A2/O)处理工艺对废水毒性的削减效率,采用斑马鱼胚胎急性毒性实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和小鼠L929细胞毒性实验进行测试,结合理化指标,通过毒性当量(TU)法、平均毒性(Av Tx)法、毒性指数(Tx Pr)法、最敏感测试(MST)法和潜在生态毒性效应(PEEP)法对常州市6家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综合废水、化工废水、制药废水)进水和出水的生物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敏感程度最高,3种受试生物的毒性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理化达标的污水处理厂出水仍存在一定的生物毒性效应,出水毒性较大的是综合污水处理厂,排入受纳水体后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生态风险。A2/O处理工艺对各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毒性削减较好,其中对制药废水的毒性削减最高,Av Tx、Tx Pr、MST和PEEP的毒性削减率分别为99.45%、99.64%、99.48%和69.66%。与Av Tx、Tx Pr、MST法相比,PEEP法能够更综合地评价废水毒性。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水环境中合成酚类抗氧化剂(SPAs)及其代谢产物,SPAs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效应、发育毒性效应及机制、内分泌干扰毒性效应和机制,以及代谢过程和产物毒性预测。指出,为准确实现对SPAs及其代谢物的化学品管理及生态风险评估,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对合成酚类抗氧化剂及其代谢物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分布及浓度检测,为该类化合物的生物富集和生物转化研究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开展对SPAs潜在毒性分子机制的研究,并建立起分子水平上的毒理学效应与个体乃至种群水平上的不良后果之间的联系;探究并完善SPAs的代谢机制,并对现已明确的代谢产物(如BHT-Q)开展毒性效应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小清河水体和沿岸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色-质联用分析,共检出有机污染物13类93种。并对其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Wetland sediment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a sink for metals and, in the anoxic zone, may contain ver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reduced state. A comprehens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otal, environmentally available (Env-Av), HOAC, EDTA and DTPA available heavy metal fraction in tailing of the marshy area of a copper tailing pond and the dry tailing.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all the seven metals in the wetland tailing were found higher than dry tailing. Regarding pH, organic carbon, availailable N, P and K also found higher in marshy wetland tailing compare to the dry tailing. This information is need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etland system and to assure that wetlands do not themselves eventually become sources of metal contamination to surrounding areas. But as levels of pollutants increases, the ability of a wetland system to incorporate waste can be impaired and the wetland can become a source of toxicity.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饶河入鄱阳湖湖口重金属污染状况,在鄱阳湖饶河入湖段设置了3个采样点,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沉积物进行了重金属Cu、Pb、Zn的测定,分析了这3种元素在各采样点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饶河人鄱阳湖口处沉积物中Cu、Pb、Zn的污染较为严重,呈现出复合污染的趋势.该区域沉积物中3种元素的分布受水流的影响较大,其形态...  相似文献   

13.
广东某含铊硫酸冶炼堆渣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广东某硫酸厂工业堆渣周围土壤样品,重点研究了土壤剖面T1、cd、Pb、Zn四种重金属元素总量及形态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废渣在自然淋滤条件下已经对周围土壤产生了T1、Cd、Pb、Zn污染,并且T1、Pb、Cd较Zn污染严重.形态分析表明,堆渣场周围土壤中这些重金属主要是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结合态存在.外围土壤受到的这些重金属污染及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大于废渣下伏土壤,其中在堆渣下伏土壤中主要以富集为主,而外围土壤中主要以迁移为主,且已经向土壤深处约30cm处进行了迁移.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在表层土壤中未达到饱和状态,将继续在下伏土壤表层发生累积作用并且使横向土壤受污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4.
XRF法检测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X射线荧光(XRF)法检测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证实土壤样品厚度、粒径和含水率均会对荧光强度产生影响,且影响程度与X射线的能量有关,对低能量X射线的影响显著大于对高能量X射线的影响。为保障分析的质量,在应用XRF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检测时,土壤样品应完全干燥,混合均匀,保持土壤粒径均匀一致,土壤样品厚度统一为10 mm。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重庆段淹没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库区重庆段淹没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标准三级,其中铜含量范围为10.7~80.2mg/kg,均值为37.0 mg/kg;铅含量范围为14.6~51.8mg/kg,均值为29.3mg/kg;锌含量范围为47.5~93.3mg/kg,均值为72.7mg/kg;镉含量范围为0.084~0.765mg/kg,均值为0.321mg/kg;汞含量范围为0.032~0.204mg/kg,均值为0.059mg/kg;砷含量范围为4.63~12.7mg/kg,均值为8.65mg/kg。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主要受镉铜污染和铅镉污染。  相似文献   

16.
钻井废泥浆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及潜在生态效应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化学萃取法对江苏9个油田的不同类型钻井废泥浆的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同时选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钻井废泥浆中的重金属总量进行生态效应评价。结果表明,钻井废泥浆中Cu、Pb、Zn、Cd、Cr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活性形态含量较低;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进行评价,发现Cu、Pb、Zn、Cd都属于轻微生态危害水平,而Cr多属于中等水平,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重金属主要为Cr。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南京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管理经验。指出明确的重金属污染物减量化目标、系统的管理模式设计和科学的政策手段是该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取得成效的关键,包括采取的主要干系人协调合作模式,以及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污染源头控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防范场地环境污染、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加强制度标准建设等政策手段,并对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官厅水库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确保北京市饮用水源安全,2007年对官厅水库中重金属进行了筛选性调查.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官厅水库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中的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水库在丰水期砷含量偏高,整体水质状况良好,重金属污染程度轻微.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光谱分析仪与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重金属光谱分析仪与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土壤中的Cr、Cu、Ni、Pb、Zn和As六种金属,结果发现,重金属光谱分析仪对Cu、Pb、Zn和As四种金属的检测结果较为理想,与原子吸收光谱的检测数据接近,误差可满足现场检测的要求.重金属光谱分析仪测定方法简便,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满足大部分重金属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