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即使各种各样的灾难片看得再多,但是在亲身体验之前,我们谁也不认为,它真的会来临,它会有多可怕。一旦它真的来临后,我们才发现,原来灾难真的可以来得如此毫无征兆,人类的力量在灾难面前是如此渺小。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就是最好的例子,灾难瞬间降临,惊慌失措的人们,乱作一团,慌不择路,胡乱逃生,不少人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2.
"疏散通道"是指建筑物的走道、楼梯、连廊等;"安全出口"是指符合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的门.它们是建筑物内人员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时紧急疏散、安全逃离灾难现场的通道和出口,是名副其实的生命通道,其状况的畅通、完好、够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郭帅斌 《安防科技》2003,(11):20-22
火警警铃响声大作。全体员工向紧急出口奔去,撤出大楼后在楼外集合。接下来点名查对所有员工的疏散情况,再检查每个人是否又回到工作岗位。凡参加过紧急疏散培训的人都熟悉这种疏散演习,这是英国企业遵照英国的卫生与安全法律实施的,每年举行两次。 由于历史的原因,英国一直深受IRA(爱尔兰共和军)的威胁。与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幼儿园安全出口台阶设计的合理性,填补幼儿在幼儿园安全出口台阶处疏散行为数据的空白,在2所全日制六班型幼儿园开展防火疏散演习试验,获取幼儿在4种不同设计的安全出口台阶上的疏散行为数据;对比分析行走速度、疏散时间和疏散流率。结果表明:4~6岁幼儿在非光滑台阶上的行走速度在0.52~0.98 m/s之间;安全出口台阶的设计差异对幼儿疏散行为及疏散效果影响显著,双面式踏步可提高1.8倍疏散流率。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9月11日上午,应急管理部召开台风防范应对工作会商部署会,紧急部署第22号台风"山竹"和第23号台风"百里嘉"防范应对工作。应急管理部紧急派出由应急办、救灾司、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消防局、安全生产监管、国家减灾中心等单位组成的2个工作组赶赴广东、海南等地,协助做好台风灾害防范应对各项准备工作,并开展抢险救灾和安全防范工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背景9月18日,甘肃某中学开展防火防空应急演练时,为模拟火场真实效果,在教学楼内释放大量烟雾。由于烟雾过量导致疏散过程中大量学生吸入烟雾,出现休克、呕吐、抽搐等症状。事发后学生被紧急送医救治。@Z-GULi麻麻:真是物极必反啊。@贝尼的茉莉花:用力过猛,好心办了"坏事"。@I_Lbr_x:这种现象恰恰说明了演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疏散通道”是指建筑物的走道、楼梯、连廊等;“安全出口”是指符合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的门。它们是建筑物内人员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时紧急疏散、安全逃离灾难现场的通道和出口,是名副其实的生命通道,其状况的畅通、完好、够用至关重要。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  相似文献   

8.
地下商场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过程非常复杂,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人员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等。通过设计并实施人员疏散实验,同时对实验参与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了地下商场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特性及借用相邻防火分区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对疏散过程的影响;从疏散演习实验过程中人员出口选择、疏散时间及出口流率、疏散行为等三方面内容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安全与健康》2023,(12):54-55
<正>酒吧员工在全是可燃物的房间里抽烟、疏散通道的紧急逃生门被锁死、面料城长期存在重大火灾隐患……这是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第十一组5月7日至11日在上海开展明查暗访时发现的问题。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隐患,暴露出上海一些地方安全出口管理薄弱、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不到位等深层次问题。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存在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见而不改,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安全出口将变成“危险出口”,逃生通道无异于“死亡通道”。  相似文献   

10.
人员疏散既有疏散运动,也有行为和心理反应,因此对同一人群在疏散前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可以有效地对第3类人员(一般人员)和第2类人员(参加疏散演习和试验人员)的问卷结果进行对比,更准确地分析人员疏散时的心理行为特征.在某高校教学楼进行模拟疏散演习试验,用火灾报警器做疏散警报,重复8次.在演习前5天和演习结束时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出口发生堵塞时,67%的人在第1份问卷中选择其他出口,而演习结束时的问卷中,这个选择的人数降至35%.这说明很多人往往会高估自己在面临危机时的反应.担任过一定社会职务的人比一般人群更倾向于独立证实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速读     
《安防科技》2013,(11):8-9
百万师生疏散逃生9月份以来,陕西省各地消防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开展了以"畅通生命通道,增强自救技能"为主题的生命通道体验系列主题活动。消防部门针对校园火灾规律特点,重点抓好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教工宿舍、教学楼、实验室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提升师生火灾报警、火场自救逃生以及校园安保人员初期火灾处置、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等方面的能力。"生命通道"体验活动,使广大师生熟悉疏散逃生路线、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基本的自防自救技能,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紧急避险的能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吴永胜颜明君)  相似文献   

12.
<正>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的经验证明,紧急疏散和安置受灾民众已经成为政府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灾难降临,如何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并且有保障的地点作为临时住所,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本刊特邀国家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应急协调处侯建盛处长为您详细介绍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出口条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及其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宋卫国  于彦飞  陈涛 《火灾科学》2003,12(2):100-104
采用社会力模型对紧急情况下(如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现象进行了模拟,重现了实际疏散中出现的典型现象,着重研究了出口宽度、出口厚度等建筑结构特征以及期望速度等人群特征与疏散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述建筑结构特征对疏散时间的影响存在一个渐近关系;随着人群期望速度的变化,疏散时间存在一个最佳值。这些结果可望指导建筑物的疏散设计和建筑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14.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人员疏散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选择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的氯气泄漏爆炸事故,运用问卷和访谈对当时的人员疏散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疏散人员事先的中毒或疏散经历有助于缩短疏散准备时间,而心理顾虑对疏散准备有不利影响。基于调查分析结果,提出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通知主体与通知方式,合理利用疏散人员的从众心理,开展疏散演习和宣传教育活动,消除疏散人员的心理顾虑等措施提高疏散行动效率;并认为此次事故中的部分人员不疏散、不选择政府设立的避难所作为疏散目的地、疏散时喜好选择最熟悉的路径、疏散中途返家以及疏散过程中以步行方式撤离为主等现象值得今后开展区域疏散分析时注意。  相似文献   

15.
环球要刊     
<正>美国Occupational HealthSafety 2016年第3期消防演练检验疏散策略提前通知消防演练的问题是,员工知道这并非真正的警报,不会产生紧迫感,也不能检验员工的紧急疏散策略。文章认为最好实施未通知的演练,并注意设定好紧急出口;指定人员,让其关停关键设备后再撤离;疏散后收集全体员工的位置信息。演练中可让出口看似被堵,考验员工;注意保护关停设备的员工;员工会因寻找其他出口,疏散至不同地方,因此疏散后要明确所有员工的位置。文章还总结了从演练中得出的5条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的国庆节假期,是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小长假,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工作人员都在严格值班值守,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做好节日期间各项应急准备。在10月1—4日,仅全国消防部队就派出2.1万个检查组,检查单位9.4万家,依法对624家单位实施"三停"处罚;共接警出动8 361起,出动消防官兵10.65万人次,出动消防车1.86万辆次,疏散营救群众5 331人。10月4日,针对强台风"康妮"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规模和功能的不断扩大与增强,特大城市在面临战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威胁时,遭受损失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世博召开在即,上海市民在遭遇突发事件及紧急情况下,会有怎样的认知和应急措施?是否会出现异常的心理与行为?为此,上海市民防协会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特大城市紧急情况下民众的社会心理及其行为研究"课题组,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本刊编辑日前就相关问题对课题组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可控的人群疏散实验来分析紧急情况下的人群疏散规律。实验选取了建筑物出口位置、出口宽度设置作为实验变量开展。主要关注的参数有疏散时间和疏散速度。疏散人群在实验中自行选择认为最合适的路线。实验结果指出,在紧急情况下出口的距离和宽度共同影响了疏散的整体效率和疏散过程中的拥挤程度。女性的疏散行为值得关注,并且行人在疏散过程中,是分阶段决策疏散路径的,在仿真模型中可通过局部路径规划算法实现。疏散场景的布局对疏散效率的提高有较大影响,单纯增加局部出口的宽度以及缩短疏散路径对于提高整体疏散效率帮助不大。本研究成果对疏散模型的改进以及建筑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6月2日下午,厦门市"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演习在位于海沧区港南路的中石油厦门油库库区举行. 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詹沧洲担任总指挥,现场观摩了这场演习,并接见、慰问了参演队伍.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人员习惯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安全疏散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习惯心理和恐慌、从众心理影响下的人员出口选择计算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人员在熟悉环境中产生习惯心理的原因,采用Pathfinder软件模拟某高校学生食堂的安全疏散情况,得到习惯心理及恐慌、从众心理综合影响下安全疏散时间、出口使用效率以及人员个体疏散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目的导向”是人员在熟悉环境中形成习惯心理的主要因素;在人员聚集程度大的方位设计宽度较大的出口,以及在人员习惯的行进方向设计建筑物的主要出口,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紧急疏散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