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xplainingonSeveralMainSubjectsofTheViewsonFurtherPromulgatingThe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Resource一、出台《意见》的必要性1985年国务院批转原国家经委《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5]117号),是指导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原国家经委会同有关部门又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步,117号文的一些内容已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2.
赵乐 《绿叶》2006,(11)
“365个蓝天,100万人的梦想”。这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积极“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的响亮口号。攀枝花富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休闲旅游资源和生态农业资源。注重环保建设,攀枝花正在收获更多的蓝天碧水和适宜人居的环境资源。而这一切幸运,不能不感谢一个人:现任攀枝花市长,睿智、勤勉的“产业经济学教授”——孙平市长。他为没有历史的攀枝花缔造了新的工业可持续发展史。他为没有“根”的攀枝花人在阳光碧水间精心培育了“深深的根”。他为寻求幸福生活的108万攀枝花人民,圆了一个“享受蓝天和阳光”的梦。他“铁腕治污”,经济列车却…  相似文献   

3.
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新的主导产业,加速生物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回顾攀枝花生物产业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立足攀枝花市生物资源与产业现状,对生物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政策分析法,对比中英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及实施手段,着重剖析英国政策工具及经验,为我国相关政策的硕层设计提出建议。分析指出:英国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属于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框架,优点为管理部门职责清晰、政策实施的动力明确。本文建议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顶层设计可以从五个方面借鉴英国模式。第一,我国有必要明确资源综合利用概念中“资源”的内涵;第二,引入抑制型、强制型政策工具,以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实施;第三,明确企业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可享受的具体优惠政策;第四,结合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现状,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标准,让相关的政策更具有可操作性;第五,规范各行业的综合利用活动并加强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我国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巨大潜力、发展目标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以促使实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顶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于2006年9月7日联合发布了《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200B]1864号)。现全文刊登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较齐全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口众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作者根据中国的矿情提出立足国内,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增产与节约并重,提高矿产品深加工,加强综合利用,重视二次资源的回收,增加地勘投资,加强地勘工作。  相似文献   

8.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张志刚强调:“十五”时期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重点是:①组织修订《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进一步完善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②加快研究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金属尾矿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和《废旧家电、废旧电脑管理办法》;③组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④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全民“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12月24日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引导投资及决策重大项目的依据。全文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国家计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司、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局于1992年8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对策研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与趋势,研究宏观发展对策,并交流了资源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会议共收到全国各地有关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撰写的论文230多篇,经过会前送专家评审,挑选出86篇优秀论文,编印了论文集,供会议宣读和交流。参加会议的人数120多人,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记者到会采访。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勘探程度低,可供建新井的储量不足;煤种齐全,但分布不均。在煤资源利用中应尽快改变煤资源严重浪费的状况。我国煤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大,除提高煤炭回采率、入选比、保证炼焦用煤外,还应开采煤的共生、伴生矿产,大力发展煤炭液化、气化、煤化工等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攀枝花市资源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枝花市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和资源开发型城市,矿产、水能和农业自然资源是其最具开发优势的资源。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促进了现代钢铁工业基地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针对攀枝花市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资源开发结构单一、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作者提出了实现资源合理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SamleEngineeringrofTechnologyImprovementforResourceComprehensiveUtilizaionImplementedinChinaduringtheNinthFive-YearPlan来自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原材料工作座谈会的信息,“九五”期间我国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向纵深发展。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九五”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纲要)的要求,“九五”期间将重点组织实施10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技术改造示范工程,以这批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示范项目带动全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这10项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产流通领域每年有价值二百五十亿元以上的资源未被综合利用,而当作“三废”扔掉。国家经委有关部门在对国务院十三个部进行调查研究后提供的材料表明:我国王交财贸系统每年可以综合利用而至今仍然未利用的资源,总价值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橡胶资源消耗量的增大和废旧橡胶总量的增多,正确合理地引导扶持废旧橡胶综合利用产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分析了我国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现状,提出了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冶金工业综合利用的实践,证明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论述是完全正确的,验证了我国实施奖励综合利用的经济政策是成功的,综合利用投资效果是好的,综合利用产品成本是低的。一、综合利用是一项划  相似文献   

17.
我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作为我国工业经济的一支新军—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正在持续快速发展,私营工业企业是该行业的主力军。《循环经济促进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实施,为该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加快自主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该行业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简论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周 《环境教育》2007,(11):38-39
排污收费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促进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排污收费制度实施20多年来,对促进企事业单位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提高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发展废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发展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产业,打造"资源-产品-废旧资源-废旧资源再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直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是缓解经济发展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废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13,(10):93-9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未来15年,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因此,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原则,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宣化金隅水泥有限公司抓住了发展契机,于2011年5月18日正式注册成立,2011年7月开工建设完成日产2500t/d电石渣制水泥的生产线,主要原材料为100%电石渣,其中电石渣来源于盛华集团PVC生产线产生的工业废料。该项目是国家提倡的、绿化环保的、前景美好的废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