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介绍1992年~2012年,对浙江省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的监测结果。1992~2002年秦山核电基地周围环境2.5 km范围内高压电离室连续监测系统测得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年均值范围为63~119 n Gy/h,平均值为95 n Gy/h,接近于核电厂运行前的平均本底值(93 n Gy/h)。2002~2012年周围环境5km范围内高压电离室连续监测系统测得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年均值范围为90~116n Gy/h,平均值为102 n Gy/h,低于同期杭州对照点监测平均值(107 n Gy/h)。1992~2012年周围环境50 km范围内测得的陆地瞬时环境γ辐射剂量率(已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年均值测量范围为52.7~69.9 n Gy/h,平均值为62.1 n Gy/h,与运行前本底调查值和对照点监测值相比,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2.
天然铀的水平和危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然铀是既有化学毒性又具有辐射损伤的双重危害元素.除核工业排放大量铀之外,矿藏开发、煤炭、化肥、冶金和热电站也都向周围环境释放铀.因而,环境中铀的水平不断升高,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测定自来水中铀浓度及其变化规律,对评估饮用水质量及公众接受的铀放射水平有较大意义。该文介绍了经过一年连续监测所获得的上海市自来水中铀浓度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上海市自来水中铀浓度在0.025 ̄0.28μg/L之间,年均值为0.112μg/L;一年中的12月-15月浓度较高,6-11月浓度略低,其中3月份浓度最高,8月份深度最低,上海市自来水中铀浓度较低,比全国平均浓度低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论述了内蒙古包头放射性废物库现状、扩建工程及环境整治工程概况,通过对库区、库外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放射性处于一般环境水平,废物库运行20多年来,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通过整治工程的建设,达到了预期治理要求,废物库运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一分析仪对上海市天然水体中的铀含量进行了10年连续监测,并比较了不同水体的铀含量,描述了其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上海天然水体中铀含量的范围为0.05-089μg=L,属我国天然水铀含量本底范围。  相似文献   

6.
大亚湾核电站运转前后动物细胞微核现场监测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遗传毒理学的微核测试技术对大亚湾核电站运转前后周围环境中的动物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核电站的运行对距电站4.7公里的东山,没有产生遗传毒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SZD10—13/350—A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改造张国恒南阳市能源监测所1、前言河南省方城县酒厂的一台SZD10—13/350锅炉是1982年投入运行的,主要担负为该厂的蒸煮工段提供蒸汽。但投入运行以来,运行情况不佳,主要表现在:升压慢;运行效率低(经...  相似文献   

8.
监测并分析移动通信基站在高层建筑天台架设的定向天线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水平,探讨高层建筑天台电磁辐射环境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氡是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是铀系衰变链中的一个衰变产物。章简要介绍了对氡辐射危害的认识过程,综合分析了住房内氡气辐射时的水平及其监测方法,提出了降低住房内氡气浓度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环境监测贯穿于CO2地质封存项目的前期准备、项目运行和项目结束各个阶段,对于确定CO2地质封存的安全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直接决定了CO2地质封存环境监测的监测对象、监测频率、监测布点和主要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1.
自然环境中存在天然放射性核素铀及其子体,它的含量一般在ppm水平,过去常用于微量铀的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固体荧光和中子活化法,这些方法由于灵敏度低和实验条件繁杂给分析带来一定困难。七十年  相似文献   

12.
利用Ca3(PO42对模拟铀污染土壤进行钝化处理,分析了Ca3(PO42投加量对其中有效态铀的钝化效果,基于此,采集粤北某铀矿下游水系沉积物,利用逐级化学提取法开展了Ca3(PO42固定前后铀赋存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铀主要赋存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中,添加Ca3(PO42可降低沉积物中有效态铀的含量。溪流沉积物、池塘底泥、水稻田土壤中可交换态铀含量分别平均下降58.27%、58.04%、52.62%;碳酸盐结合态铀含量分别平均下降33.58%、47.98%、32.58%。Ca3(PO42的投加显著增加了活性较低形态以及活性最低的残渣态铀含量;溪流沉积物、池塘底泥、水稻田土壤中有机质结合态铀含量分别增高32.95%、46.86%、30.50%;残渣态铀含量分别增高252.67%、61.90%、98.96%。钝化前,原处于中等风险的池塘底泥、水稻田土壤降为低风险,原处于低风险的溪流沉积物中有效态铀含量占比下降1/3。Ca3(PO42能有效降低沉积物中铀的危害,可为放射性核素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铀矿石堆浸尾渣的充填处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此描述了铀矿石堆浸尾渣的充填处置的工艺和结果。在水力充填过程中加入渣量的 1%的石灰 充填滤水碱性循环工艺,可使它们均匀混合,以中和渣中的余酸,满足充填要求,减少铀矿石堆浸尾渣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浸采铀技术与工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地浸采铀是世界上十分先进的采矿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按一定网度布置工艺钻孔,从注液注孔入地浸液,使地浸液与铀进行充分反应,经铀液孔提出地表,在地表工厂进行萃取铀的过程,地浸法分为酸法和碱法两种,地浸采铀能使低品位砂岩型铀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由于对环境污染小,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但是并非所有的砂岩铀矿都能地浸,只有符合地浸地质-水文评价指标的砂岩铀矿才能地浸。地浸工艺包括钻孔的布置、浸液的配制、地下水的复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我国的地浸采铀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90年代中期开展了大规模的地浸砂岩铀找矿与开采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疆512矿床是就是利用地浸技术评价与开采的我国第一座大型地浸铀矿山。  相似文献   

15.
火电厂炉内喷钙法烟气脱硫改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对1×350 MW燃煤电厂原有炉内喷钙尾部增湿脱硫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运行表明:脱硫效率!95%,确保在常用煤种情况下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00 mg/m3,同时年运行费用相对改造前直接降低数百万元,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某铀尾矿库土壤核素污染与优势植物累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野外采样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法,测定某铀尾矿库内自然生长的14种优势植物及其根系土壤中核素的含量,并针对植物对核素的耐受性和富集性能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L.)、圆果雀稗(Paspalum orbiculare Forst.)、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 (Rottb.) C. B. Clarke〕、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和碎米莎草(Cyperus iria L.)的地上部分及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 (Linn.) J. Sm.〕的地下部分对铀(U)和钍(Th)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 莎草科的碎米莎草的地上部分对U的富集系数高达6.04,其余植物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一部分植物样对U的转移系数小于1.莎草科的水蜈蚣对Th的转移系数为2.56,其他植物的转移系数均小于0.50.莎草科植物对U的吸收富集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科植物,碎米莎草对U则表现出超耐受性和超富集性.   相似文献   

17.
硼精矿碳碱法浸取过程中,硼精矿中的微量铀同时也被浸取.在保证硼的浸取率较高的情况下,研究对铀的浸取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氧化焙烧温度影响铀的价态.②铀的浸取率随减量的增加而增加.③铀的浸取率随着氧化剂的增加而增加.④硼精矿粒度越细,铀的浸取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地浸采铀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采矿工艺技术发展,地浸采铀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山地工程采矿,其基本原理是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按一定网度布置工艺钻孔,从注液孔注入地浸液,使之与铀进行充分反应,经抽液孔提出地表,在地表工厂进行萃取铀的过程。地浸采铀与传统的山地工程比,地表破坏小、形成的放射性废物和放射性核素的污染少、环境复原成本低,但也会对大气、土壤、地表水,特别是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否则会对环境及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Topo萃取铬天青s光度法测定废水中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锐  唐慧  李连坤  刘汉初 《环境工程》2003,21(1):55-56,61
研制了一种测定废水中微量铀的灵敏光度法。在硝酸酸性溶液中 ,用Topo 环己烷萃取铀 ,然后用碳酸铵溶液反萃取铀 ,在CTAB存在下 ,用铬天青s与铀生成蓝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在 62 5nm ,摩尔吸光系数达 9 5 0× 10 4。0~ 17μg 2 5mL铀遵守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测定废水中的铀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阐述炼油厂硫磺尾气处理装置中常见的的腐蚀问题,介绍防腐蚀技术的进展和应用情况,对装置的防腐蚀提出参考性意见。采用正确的防腐结构设计和先进的工艺防腐控制、严格的工艺生产操作及合理的材料选择,可控制和减轻装置腐蚀,确保环保和安全双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