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分析上海曲阳公园中心湖水体的污染原因、污染状况和湖体水质分析,确定中心湖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对中心湖的水生植物系统、水生动物系统及微生态系统的修复,使水体具备自我净化的能力,并维持水中生态系统的平衡。结果表明,水生态系统建成1 a后,中心湖水体透明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总磷(TP)等均较构建前有显著改善。此研究结果对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改善、生态建设和后期管理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常熟市昆承湖水质时空变异特征和环境压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近年来昆承湖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该湖2005年水质进行评价,用等级聚类法进一步分析了其水质的空间差异,用TSIM方法分析了昆承湖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1998-2004年间,昆承湖污染总体上呈加重趋势,2003年污染最严重,在各污染因子中,氮污染负荷最大;昆承湖为Ⅴ类水或劣Ⅴ类水体;由于陆源污染差异和围网养殖的影响,湖区污染程度北湖>湖西区>南湖区;昆承湖TSIM>70,呈现较严重富营养化。并分析了昆承湖所承受的巨大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3.
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有机污染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总结了广州地区目前唯一的大量污水处理厂三年来的运行经验,得出仅从BOD、COD、DO等宏观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状况.只有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具体化合物及其数量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客观地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状况.本主要应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手段。对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中非挥发有机物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质和微生物特征分析了贵州省红枫湖及百花湖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同时对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入湖量进行分析,然后阐述了对水体富营养化所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方法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富营养化水体景观的微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士德 《环境科技》2004,17(4):14-15,18
把美国的基因工程菌应用于徐州市黄河故道富营养化水体,对水体中营养性指标进行了测定及分析,并对水体中生物生长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从而了解在富营养状态下水体水质变化的基本情况。在了解水体水质变化状况的基础上,利用消氮细菌及沉淀细菌对实验水体进行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6.
采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及2216E平板计数法对深圳海域水体细菌数量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细菌总数普遍高于可培养细菌总数1~2个数量级,可培养细菌所占的比例为0.13%~88.65%。清洁水域YMK001站位及污染严重的深圳湾GDN053站位始终是细菌总数的高值区。可培养细菌总数与细菌总数、CODMn及BOD5相关关系不显著,不能准确反应细菌总数的变化趋势及环境水体有机物的存在状态;而细菌总数与CODMn及BOD5相关关系显著且相对稳定,与环境水体有机物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可见细菌总数相对于可培养细菌总数更适合于大范围海域的水质监测及不同海域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空气不是微生物产生和生长的自然环境,其中不存在细菌和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足够水份和可利用的营养。但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空气中出现和存在着某些微生物,其中绝大部分为非致病性的腐生微生物。我们可依其数量的多寡来评价空气清洁程度。水体中的细菌密度和代谢强度随着水中有机物质的增多而增强。因此,水体中细菌总数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水体中可利用性有机物质的多少,而测定水体中异养细菌总数即能表示水中有机物质的数量以及受有机物质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较新的调查资料及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百花湖流域的汞污染来源及现状,具体分析了经湖水体、地下水、沉积物、农田土壤的汞污染程度,并提出了分步解决百花湖汞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细菌学方法,对浑河(抚顺段)水质进行了细菌学监测,积累了从1988年至1997年10年的监测数据,对该段水体中微生的的消涨状况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细菌学评价。浑河(抚顺段)水体中的微生物多年来变化波动不大,但总体上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浑河(抚顺段)水段从细菌总数指标上评价为β-中污带;从总大肠菌群指标上评价,除水库出口和阿及桥外,均超GB-3838-88Ⅲ类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月中度污染一重污染。表明该段水体已受到相应程度的有机污染物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三峡大学文思湖近几年水质监测资料,以及对其水质状况、污染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W值水质评价、富营养化评价、有机污染评价4种方法对文思湖进行了水体质量综合评价,以期为文思湖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水环境污染状况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洞庭湖水环境污染状况评价与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洞庭湖的特征污染物及主要来源。结果表明:2008年洞庭湖Ⅴ类及劣V类水质达78.6%,东洞庭湖和洞庭湖出口的营养级别达轻度富营养,总体水质呈现由入湖口水域到湖体水域到出湖口水域,水质逐渐改善的特点;洞庭湖的特征污染物为总磷和总氮;磷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洞庭湖区、沅江和湘江;氮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湘江,洞庭湖区氮磷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和城镇生活污染。  相似文献   

12.
千岛湖水环境质量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1992~1993年对千岛湖水质?底质?生物和污染源的调查,对其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输入作了综合的评价?结果表明:千岛湖水质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水质污染逐年加重,湖泊已属中营养状态?非点源输入量占入湖污染总量的95%,而50%非点源输入量来自上游安徽来水?建立了对流扩散模型并进行水质预测,提出了千岛湖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滇池草海水体景观及水生生态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滇池草海内外源治理前后草海水体有机物及营养盐变化趋势、水体景观及草海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治理滇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草海是滇池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滇池污染治理的重点。通过对草海可调配水资源的量化分析,从空间、时间安排角度提出近期、远期如何利用水资源调配置换草海水体,并指出水资源调配是一条见效快、成本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浅水景观湖泊因其在水循环系统中的特殊性和其景观功能容易产生富营养化污染。针对位于成都市的某小型景观水体,混合了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多种污染源,可持续生态维护难度较大,探索了利用水生态系统模型AQUATOX来模拟和预测该景观水体的水环境状态。根据为期1年的水质参数监测数据,分析不同来源污染负荷对水体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利用实测数据拟合模型结果,分析模型运行的敏感参数,对相关参数进行率定,以增加模型对该水体水生态演变预测的准确性。使用高度拟合模型对水体富营养化关键决定参数TP、TN以及NH3-N对该浅水景观湖泊水质的影响,利用SWMM模型模拟LID措施对入湖雨水污染负荷的削减效果,LID措施后TP和TN的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分别减少59.34%和58.39%,NH3-N的负荷降低21.94%,对降低面源污染效果负荷良好。水体中TP、TN和NH3-N含量的平均削减效果分别为38.57%、42.2%和58.31%,可为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资源调配措施改善草海水质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海是滇池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滇池污染治理的重点。通过对草海可调配水资源的量化分析,从空间、时间安排角度提出近期、远期如何利用水资源调配置换草海水体,并指出水资源调配是一条见效快、成本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有机物的荧光特性被广泛用来解析其在水体中的来源与分布。荧光光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且不破坏样品结构的优点,非常适合用来研究有机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运用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对N市某城市湖泊的有机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进行了监测。实验结果表明,三维荧光指纹技术能有效揭示城市湖泊中有机物的动态变化。从七月份到十二月份,N市某城市湖泊的主要有机污染类型为内源污染;其中七月份到九月份还兼有外源污染,而十月份到十二月份基本没有外源污染。实验期间,此城市湖泊水体中C lass III(类蛋白)荧光峰的荧光强度在416.10~298.76之间,C lass I(类腐殖酸)荧光峰的荧光强度在128.90~123.19之间,此城市湖泊的内源污染远大于外源污染。  相似文献   

18.
污染源调查是在进行流域水污染控制与富营养化治理技术研究和《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基础上,根据调查年环境统计数据、环保局排污企业的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发放以及重点企业抽样调查、监测数据等多源资料,对企业数量及污染排放情况进行校核,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滇池流域工业企业污染源数据库。根据滇池流域工业产业结构、分布和污染现状调查,结合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工业布局相关规划,预测工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提出相应的产业结构布局和相关治理政策的建议意见,为滇池的水污染防治和昆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凤眼莲腐烂分解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南京莫愁湖生态工程围区内,将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Solms)压入水下,待其自然腐烂分解,跟踪监测水质变化情况,研究凤眼莲腐烂分解对湖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冬压入水下的凤眼莲到次年3月中旬左右开始腐烂并对湖泊水体产生一定污染,4月中旬左右达到高峰,到5月中旬左右污染影响明显下降.水质变化呈抛物线状,可划分为4个阶段.由于残体释放量与水体自净力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提高湖泊水体自净能力是降低冬季水生植物死亡污染水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接纳石油化工废水的水体周围地下潜水的监测,发现纳污水体周围地下水污染因素与地表纳污水体中较高含量污染物一致,即都主要为有机污染,纳污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高,则潜水中该污染物浓度相应较高.说明纳污水体所接纳的含高浓度的石油类、化学耗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有机污染废水对周围地下水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污染作用.污染范围是以泡子为中心,向四周呈椭圆形扩散形成污染晕,随着距离纳污水体距离的增加,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在泡子溢流口和进水口处污染晕向外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