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微反技术考察了CrOX负载型催化剂对CO+O2和CO+NO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微量Pd加和CrOX基双组元催化剂对上述反应的催化活性,中间产物N2O生成和N2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CuO/r-Al2O3催化剂对正已烷的氧化活性及CuO负载量对活性的影响;通过CO-流动法技术考察了在CuO/r-Al2O3上添加稀土CeO2在贫氧和富氧条件下对CO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稀土CeO2的添加提高了催化剂在贫氧条件下的氧化活性;该催化剂台架试验结果亦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一氧化碳(CO)和烃类(HC)的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用TPD,TPSR-MS活性评价等方法,用Cu-Zn-Al催化剂,对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原料气掺入适量CO2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2能占据催化剂表面部分CO2的吸附位,能抑制CO2加氢的逆水汽变换反应和促进甲醇合成,从而大大提高了CO2加事成甲醇的选择性和收率。  相似文献   

4.
原位络合的超临界萃取技术开辟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萃取金属离子的新途径。本文综述国外有关SC-CO2萃取环境样品中金属离子的原理、流程、应用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加理想的络合剂和SC-CO2携带剂的发现,必将使SC-CO2萃取金属离子的技术在环境样品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前处理和分析以及有害金属离子的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5.
以硫脲为硫的源物质,以钛酸四丁酯为TiO2的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硫改性TiO2光催化剂.以活性艳红X-3B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对硫掺杂量、催化剂焙烧温度、溶液pH值以及催化剂添加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RD分析手法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掺硫改性后的TiO2的催化活性有了很大提高,且硫的掺杂有一个最佳值,即Ti:S的摩尔比为1:1.经掺硫改性的TiO2在可见光区具备一定的催化活性,180 min内对活性艳红X-3B的去除率可达35.1%,且在紫外光区的催化活性优于纯TiO2.  相似文献   

6.
以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和钛钨粉(5%WO3-TiO2)为载体,制备了系列钒和钨负载量不同的钒钛催化剂,考察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钾、钠和钙)对催化剂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钾、钠和钙对钒钛催化剂的中毒影响大小顺序为钾钠钙。提高钒钛催化剂中钒的含量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SCR活性和抗碱金属中毒性能,但高钒负载量(4.5%V2O5)造成催化剂氮气选择性明显下降,氧化亚氮生成显著增加。钨的添加有利于提高钒钛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抗碱金属中毒性能,对氮气选择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型煤燃烧过程中氧化钙固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改进的自动测硫仪对固硫型煤的硫析出特性进行了研究,后在不同温度,不同CaO用量,不同煤粒径条件下对CaO固硫型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aO的最佳固硫条件为:固硫温度为400-800℃,Ca/S=2:1,采用大粒径型煤有利于固硫。  相似文献   

8.
以硫脲为硫的源物质,以钛酸四丁酯为TiO2的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硫改性TiO2光催化剂。以活性艳红X-3B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对硫掺杂量、催化剂焙烧温度、溶液pH值以及催化剂添加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RD分析手法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掺硫改性后的TiO2的催化活性有了很大提高,且硫的掺杂有一个最佳值,即Ti∶S的摩尔比为1∶1。经掺硫改性的TiO2在可见光区具备一定的催化活性, 180 min内对活性艳红X-3B的去除率可达35.1%,且在紫外光区的催化活性优于纯TiO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ZSM-5分子筛负载Pt、Pd催化剂对CH4还原NO催化反应的性能。实现表明,Pt催化剂在300-50℃温度下,显示出较高的反应活性和N2选择性,d和Pt-Pd催化剂在400-500℃温度下具有较好的反应性能。其活性选择性大小次序为:Pt〉Pt-Pd〉Pd。用铂氨络离子制备的催化剂反应性能优于用氯铂酸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一种低成本的含Cu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CrO_x/Al_2O_3的制备方法,并用于催化燃烧甲苯。结果表明,CuCrO_x/Al_2O_3的催化活性优于CuVO_x/Al_2O_3、CuMoO_x/Al_2O_3、CuCeO_x/Al_2O_3、CuZrO_x/Al_2O_3,其制备的最佳条件为Cu∶Cr(原子比)=1∶1、负载量8%(以活性物质质量/载体质量计)、焙烧温度500℃。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抗硫性和可还原性,在反应温度为300℃下连续催化燃烧77h,甲苯转化率均能保持在90%以上,在SO_2质量浓度为300mg/m~3条件下反应5h,催化活性几乎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